成电人物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启梦成电】胡江平:永葆挑战的心
——记校“学术新人奖”获得者、自动化学院胡江平副教授
文:汪文雯 王海 刘泽芳 图:汪文雯 王海 刘泽芳 来源:学生记者团 时间:2014-03-24 9464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这是胡江平一直坚持的科研信念。胡江平将这种深切的体会内化为自己的科研动力。2008年进入电子科大以来,这位勤奋的年轻人已经在《Automatica》、《IET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IEEE Trans. Automatic Control》等期刊发表40余篇学术论文,并担任IEEE Trans. on Automatic Control、 Automatic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rol、 Systems & Control Letters、自动化学报等诸多学术期刊的审稿人。2011年,他获得学校“学术新人奖”。

执着追求勇挑战

  2004年,胡江平从兰州大学计算数学专业获得硕士学位后,进入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导师洪奕光研究员将当时复杂系统控制领域国际上刚刚兴起的一个前沿课题“多智能体系统协作控制”交给他。

  带着憧憬和忐忑,胡江平踏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学科领域。这位1977年出生的年轻人,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学习的都是数学学科相关专业,自动控制领域基础可谓是一片空白。

  当时,中科院系统所的博士生导师大多只带一个学生,除了自己的导师几乎没有人可以交流。面对研究方向的一无所知以及控制理论的大量空缺,胡江平一度陷入迷茫与不知所措。“选择了,就别轻言放弃!”他心里暗暗给自己鼓劲。

  凭借坚韧的毅力和扎实的学术基础,胡江平很快理清思路。在新环境、新领域里,他积极调整心态,一边争分夺秒、踏踏实实地阅读大量相关文献,一边结合项目找寻科研突破点。

  从进入中科院系统所那一天开始,胡江平每天花近十个小时泡在实验室和图书馆查阅文献。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逐渐从卷帙浩繁的学术资料找到了自己的“路”,在半年时间内就撰写了一篇学术论文投往自动化领域顶尖期刊《Automatica》上,并最终顺利发表。这篇论文博得了导师的赞许和业内人士的认可,至今SCI他引次数已经达到了278次,并获得了该期刊在2006年至2010年最高引用奖。

  “科研的路上没有任何的捷径可言。”回想起这段经历,胡江平感慨万千。面对新挑战时,只有不畏艰险、迎难而上才能成功。尤其在探索学术新课题中,只有通过大量参考前人学术成果,广泛而积极地进行学术交流,不断扩充知识储备,才能逐步融入科研氛围。

  胡江平说:“做研究最怕的就是你刚遇到困难就放下,一定要做到底……可以先放下,但是不要轻言放弃。只要努力付出,总会有收获和感悟。”只有这样,才可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成为学科领域的拓荒者。

  博士毕业后,胡江平在瑞典皇家工学院从事了为期一年的博士后研究。这一年,他再次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传感器网络中的智能信息处理。因为有了之前类似的经历,胡江平很快找准了关键的科学问题,在目标跟踪的非线性滤波器设计上寻求新的突破。

  当然,每项科研工作都有遇到瓶颈的时候,面对困难,胡江平不急不躁,试着转换角度思考。他在一次尝试中意外发现,采用自动控制领域中的非线性观测器方法可以很好解决滤波器的收敛性问题。正所谓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灵感和汗水凝聚出意想不到而又顺理成章的成果。这一结果也发表在《Automatica》上。

国际视野求突破

  “搞学术不能闭门造车,拓展国际视野也是寻求突破的很好途径。”

  2008年9月,胡江平加盟我校自动化工程学院,并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之后,在学校的支持下胡江平先后到了香港城市大学、日本东京上智大学、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等境外高校进行短期学术交流访问。

  国内外的求学经历,胡江平感触最深的是学习氛围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国内科研工作往往是问题驱动模式进行学术研究,很多时候受到传统思想和定式思维的束缚,顾虑太多。忙于解决问题,恰恰缺乏了对问题原创性的探索和扬弃。

  而在国外,人们从事科研的出发点更多是兴趣使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胡江平最深切的感受就是国外轻松自由的学术氛围,大家都乐于跟好友、同事分享讨论自己的科研成果和最新突破。

  历史上很多伟大的发明都是来源于生活,科研中的灵感往往存乎一念之间,当自己摸索不到那道门时,或许别人的只言片语能为你开启一扇窗。讨论的同时不仅能激发自己的思维也能激发对方的思维,也会迸出很多好的想法。

  敢于跟别人分享自己的科研成果,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合作方式。因为分享的同时你也会有所收获。对胡江平而言,科研是一个很纯粹的东西,不应该有一些其他的杂质和顾虑,只有这样才能有新的突破。

  胡江平还善于从中外著名科学家身上,吸收正能量,促进自己的成长。他特别喜欢维纳和钱学森。

  维纳是控制论的奠基人,先后涉足哲学、医学、数学、物理学和工程学,最后转向生物学,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丰硕成果,包括电子计算机的发明、控制论的开创。维纳对控制论的研究是来自生命学科的启发。当认识到物理学、相对论等纵向发展的困难时,维纳很快转换思路,寻求交叉学科发展的真空地带。

  钱学森是工程控制领域的巨擘、中国航天之父。钱老带着对科研的痴迷和对祖国的热爱,不畏艰难险阻,坚持回国。与美国相比,当时国内的科研环境相差甚远,但是钱学森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研究,继续坚持着自己的道路,不断为国家和社会做出巨大的贡献。

  “大师们留下的启示是什么?”通过学习一些国际大师的科研历程,胡江平总结道:要想做好科研,首先要痴迷于科研,要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不要轻易被琐事所牵绊;其次要重视交叉学科的研究,善于寻找学科发展中横向发展的真空地带。

  胡江平说,自己毕业后之所以选择电子科大自动化工程学院,也是为了寻求研究方向的横向发展,同时加深对控制系统在工业领域的理解与应用。

传道解惑育英才

  从2008年起,胡江平在成电拿起了教鞭,承担起繁重的教学任务。他认为,教学是有计划、有系统地传授前人的科学研究成果,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客观规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没有科研就没有教学。”

  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因此“教、学、研”应是现代教育的一个完整过程,从事科研工作也应该是高校教师必须履行的职责。

  “教学相长是一条真理,”胡江平说,“我认为老师要有虚怀若谷的心态,不定期的进行自我整理,积极与学生沟通交流,也可以从各样学生的反应与回馈中,看到很可贵的教学相长的奇迹”。

  同时,针对当下不时被报道的与大学生有关的热点问题,胡江平认为大学生人格塑造十分重要,“我们首先是一个人,所以必须学会踏实做人、诚实待人,这比什么都重要。”他对待学生非常谦和,但对少数学生的不诚信行为坚持零容忍。

  胡江平说,根据自己对电子科大学子的观察,“动手能力普遍很强,解决问题的能力毋庸置疑,但是作为一所重点高校的学生应更加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理论体系的建立,学会理论联系实际。”他认为,一个真正高水平的大学是需要勤于学习、思考的学生和热衷教学、科研的教师共同建设,相信电子科大在内涵式发展道路上会越走越好。

  他希望学生都有一颗积极向上、不畏艰难的雄心,敢于挑战权威,勇于涉足学科未知领域。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在不久的将来,能在电子科大形成一股朝气蓬勃的以多智能体系统控制为核心的应用基础研究热潮,涌现出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人才。

编辑:旷野  / 审核:旷野  / 发布:旷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