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奖公布,我校光电学院陶斯禄副教授榜上有名。获奖的科研项目名为《高效光/电转换的新型有机光功能材料》,正是陶斯禄在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读博期间参与的研究基础项目。
“能参与这个项目并拿下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这算是对我博士期间及博士毕业后工作的检验和认可!”陶斯禄说。从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的硕士、博士,到香港城市大学的高级研究助理,陶斯禄一直穿梭于“光/电”之间,梦想在“新型有机光功能材料”领域做出一番成绩。
如今,这个梦想初步实现了!从2006年博士毕业,到2013年国家奖出炉。在七八个年头里经受住了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检验,成就学界公认的卓著成果。
学界的认可和国家奖的光辉,让陶斯禄更加坚定地认为,自己所从事的“新型有机光功能材料”研究,的确是一份可以“发光”的事业。
得遇名师 与光同行
陶斯禄从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本科毕业后,于2001年进入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硕博连读;期间,他结缘香港城市大学,并在2005年9月至2006年3月到香港城市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系做研究助理。
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的张晓宏教授是陶斯禄的博士生导师,也是陶斯禄走进“光电”领域的重要“领路人”。张晓宏是国家973重大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一维半导体纳米材料和器件、有机电致发光(OLED)材料和器件等领域的研究。
在读博的第二年,陶斯禄就正式进入了张晓宏的课题组。从此,在导师的指导下,他日有所进。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陶斯禄天天泡实验室,十分投入。这年“国庆”长假,当许多同学在北京的众多知名景点流连忘返时,他却把自己关在实验室整整7天,把师兄留下的一个难题逐步解决,他给的“答案”后来变成了人生中第一篇学术论文,发表在《Chemical Physics Letter》上。
当时,他并没有意识到这项研究的重要意义,后来的发展让陶斯禄深感意外:这篇发表在影响因子仅为2左右期刊的论文,在此后的短短几年中SCI他引次数就超过50次,而其中研究的有机材料也在学术界及产业界有了大量应用。每次一看到别人文献中提到这种有机材料并想到这种材料是自己命名的,陶斯禄就有一种成就感和兴奋感。
以此为开端,陶斯禄正式走上了科研路。第二篇论文接踵而至,发表到了影响因子超过10的国际著名期刊《Advance Functional Material》上,在蓝光有机光电转换材料研究领域打开了新的研究天地,直到现在,在那篇论文上报道的材料性能指标仍然居于国际前列。该论文引用次数很快达到了160次,入选了ESI的“高被引论文”,即“前十年被引次数排名1%”的论文,成为他的学术生涯中又一个“小高峰”。
“在做这些研究的时候,张晓宏老师给了我很大的指导。同时,我也要感谢香港城市大学的李述汤院士。正是得于两位恩师的悉心指导,我才能在学术道路上走到今天这步!”陶斯禄说。
加盟成电 快马加鞭
博士期间的学术训练,为陶斯禄的学术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6年博士毕业后,陶斯禄赴香港城市大学,在李述汤院士麾下做“高级研究助理”,直到2008年来到电子科大,才与香港城市大学依依作别。
离开香港时,陶斯禄当时已经发表了多篇SCI论文,包括《Advance Functional Materials》和《Applied physics letters》等国际知名期刊。当时他有很多种选择,但他是重庆人,且一直想回家乡工作。于是,他最终选择了返回川渝。
环顾川渝地区的各大高校,他认为“在有机光电器件领域,电子科大发展态势良好,配套设施也是较完备的”,于是毅然加盟。他说,“我本人是做有机光电材料的,电子科大做器件的条件及人员非常强,正好可以使材料和器件互补,可谓是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此前,他到过成都很多次,但2008年与学校签定工作协议时,才是他第一次走进电子科大。他很快融入了电子科大的氛围,并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搭建平台、“扩军备战”,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了过来。
2010年,陶斯禄成功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有了自己人生第一个国家级科研项目;2011年,他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还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三);2012年获得校“学术新人奖”;2013年,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并作为副教授身份受聘为博士生导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四)。
从2008年到电子科大,他总共发表SCI论文15篇。篇数相对不多,但每一篇都务求成为“精品”。这15篇论文中,发表在一区刊物的有7篇、二区刊物的有6篇;发表在影响因子达6以上的刊物有4篇、影响因子在3-6的论文有8篇。
今天,陶斯禄已经有了自己的独立研究平台:独立搭建起的固定资产超过100万元的研究实验室,面积虽然不大,但全部都是按照国际标准搭建;独立申请并承担的国家级、省部级及其它项目多项;在读研究生近10名,已毕业研究生4名,且在已毕业研究生中,1人次获得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人次获得校优秀研究生称号。
打造平台 照亮世界
回想起当时建立实验室的经历,陶斯禄不胜感慨。还记得2009年底到2010年初,陶斯禄初来乍到,所有的方面几乎都是“0”:实验室为“0”,科研项目经费为“0”,研究生为“0”。没有研究生,所有的实验都得自己独立完成;没有实验室,就无法对材料进行评价,也就无法完成并验证当初的材料构思是否正确。而且,材料研究最终的落脚点是材料能否很好地应用,这对实验室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大量的专业实验设备及经费支撑,这对当时陶斯禄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我当时甚至做好了干不下去就再次出国或换个地方干的打算。幸好学院领导给予了我大力支持!”此后,学院在实验室建设方面给了陶斯禄一定的倾斜,他的博士导师张晓宏教授又通过科研项目合作的方式给了他10万元经费。“这10万元是我人生第一笔科研经费,也成为我建构‘有机光电转换材料’实验平台的‘第一桶金’。”就这样,他的材料实验室终于建立并运转起来了。
有了材料合成实验室,陶斯禄如虎添翼。同时,他还积极开拓渠道、搭乘便车,努力争取更多资源。他的策略就是,暂时不能做器件,就充分发挥与香港城市大学及其它学校、研究所的良好合作关系。“把学生派到香港去,利用我们的材料优势,充分利用对方的器件平台,这是一个实现多赢的办法。研究生开拓了视野,接触到更多先进知识,都很兴奋。”
通过这种方式,他出成果、出项目,并进一步扩大了影响、争取经费,形成良性循环。不仅争取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经费,还想法设法通过主动展示自己的成果去争取横向合作的机会。
于是,陶斯禄又紧锣密鼓地策划筹建“属于自己”的器件研究平台。这是因为,把学生派出去固然双赢,但进度太慢,有时候一个很好的材料因为无法在自己的平台上高效研究而耽误一年半载,等结果出来时才发现别人已经在国际顶级期刊上报道了。“我们因为这个原因吃了好几个大亏!”陶斯禄说,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他从有限的科研经费里“挤”出近百万元,一个一个设备地把“器件”实验平台“凑”了出来。这为他在学术上扬鞭奋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用他的话说,“做材料和器件的平台都有了,就可以放开手整了!”
“发光”的事业,开始让陶斯禄的科研事业光芒四射。他也逐渐羽化成为自如穿梭于“光/电”之间的又一个新秀。具有自发光、超轻薄、宽视角、低功耗、响应速度快、可实现柔性显示等特性的OLED材料享有“梦幻显示器”的美誉,从2003年在MP3播放器上得到广泛应用开始,迅速向电视、电脑等产业扩张。而陶斯禄就站在这个技术大潮的前端,他的目标就是:不仅会让自己发光,也要通过产业杠杆照亮世界。
编辑:旷野 / 审核:旷野 / 发布:旷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