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7月18日,英才实验学院2012级首届暑期“成电英才创课”结题答辩会在清水河校区工程训练中心举行。朱宏副校长,教务处、英才实验学院相关负责人及导师参加答辩会。
“成电英才创课”是英才实验学院开设的本科生基础科研训练课程,首次尝试将课堂教学和“创客”模式相结合。该课程以跨学科系统集成设计与实现为主题,学生通过构思、设计、实施和运作(简称CDIO)等环节,以团队方式共同完成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软硬件结合的科研实践训练任务。它以科学技术研究能力提升为基础,旨在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应用、学习与创新、沟通与协作能力,提升学生“科学与工程”、“艺术与人文”、“知识产权与法律保护”等综合素质。与传统授课方式不同,该课程不包含知识讲授环节,学生通过课外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课内讨论并动手实践,集中开展一周左右的极限学习,协作完成规定任务。本次“成电英才创课”的主要任务是,基于统一提供的素材,要求学生以团队方式设计实现一个智能实验室沙盘。
英才实验学院2012级60余名学生按3人一组,自由组合。每组选定导师组拟定的其中一项任务,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所有人都从零开始,熟悉材料与器件功能、大量查阅文献并共同研究、探讨设计方案、绘制设计图、制作沙盘、设计Windows及Android上位机。
经过8天的学习、讨论和实验,在答辩会上,各个小组都通过设计方案展示、实物成果、总结报告、PPT汇报、工作日志与体会等汇报展示了学习成果。原创者学会了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并允许别人合理引用,原创与引用双方都培养了知识产权意识。第8组、第16组等4个小组的研究成果被其他组多次引用,获得了相应的知识产权贡献“因子”。制作沙盘时,很多小组从实验室布局、桌椅形状、窗帘色彩、走廊文化、茶歇室和太阳能电池板等细节设计上,充分体现了人文情怀和艺术素养。
在认真听取同学们的答辩展示后,朱宏说,“成电英才创课”是英才实验学院在电子信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又一次大胆尝试,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颠覆性改革。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和设计者,而非知识传授者;同学们凭借自身努力,通过研究性学习和团队协作,在有限的时间内共同完成极具挑战性的课题。他鼓励同学们在学习与成长的道路上,要勇于尝试,敢于犯错误,认真总结本次创课活动的得失,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注重沟通合作、探索创新。他表示,英才实验学院实行电子信息大类培养,更应该注重对学生在科学、工程、人文、法律、经济、艺术等多学科的交叉培养,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奠定基础。
导师代表唐续副教授在点评时希望同学们通过训练进一步提升科学与工程视野,注重“科学与人文”的融合。高级工程师李晓宁建议将来的创课可以尝试开展远程校际合作。
编辑:林坤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