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实践】藏羌“走廊”:传承与蜕变中的“生命线”
——UESTC-走进藏羌暑期实践队阿坝文化之行
文:电子工程学院 黄仰光 图:电子工程学院 黄仰光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4-09-02 3907

  浮光掠影,无法体会藏羌文化的魅力;走马观花,无法洞察藏羌文化的未来。而要找到答案,就必须去藏羌腹地走一走。

  要深入藏羌,最佳去处莫过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此次,我们选定了几处村寨——桃坪羌寨、休溪村上寨和甘堡藏寨。

  7月11日早晨,我们从清水河校区出发。这次调研活动虽然只有4天,或许并不足以反应藏羌文化走廊的全部,但若能“一叶知秋”,也足以让人快慰。

桃坪:“东方古堡”

  桃坪羌寨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保存完好的羌族古寨,被专家学者称之为神秘的“东方古堡”。它始建于西汉,是羌族建筑文化艺术、原始羌族风情的殿堂。

  在当地居民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当地最大的碉楼——“羌王”。它共分9层、高约30米,是整个寨子的标志性建筑,可以俯瞰整个村寨。各层四方开有射击窗口,顶楼的钟孔则用于传递消息。

  这些坚韧古朴的建筑浑然一体,不绘图、不吊墨、不划线,仅凭眼力铸造而成。古时羌民建造碉楼都是就地取材,片石黄泥和木料就能建成屹立千年不倒的羌碉,不得不称赞羌民的聪明才智。
除了具有浓厚“军事”意义的碉楼、暗道,桃坪羌寨还有许多东西让人叹为观止,羌绣即是其中之一。不论是当地居民身上穿的艳丽服饰,还是街边小摊上栩栩如生的“绣画”,无不体现出羌族妇女巧夺天工的绣工。

  羌绣色彩艳丽,对比强烈,或细腻精巧、清秀明丽,或古朴精美、刚健淳朴。其题材大都是反映现实生活中的自然景物,如花草瓜果、飞禽走兽,无不秀丽精致,栩栩如生,蕴意奇妙。羌绣图样都是吉祥的云朵、羊角、花卉等传统图案和纹样,寓意着天顺人和,幸福美满。

  羌绣能和羌碉、羌笛并称为“羌族三绝”,由此观之确有其理。

休溪:“民俗化石”

  汽车行进在蜿蜒的公路上,不时的轮胎打滑与急转让旅途多了几分惊险。半个多小时后,我们来到海拔2500米的休溪村上寨。

  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羌民生活,我们挨家挨户地做了走访。淳朴好客的村民们在路上一见到我们便盛情邀请到他们家喝茶做客。

  我们特意走访了村里的收藏家——年逾七十的手工艺人孟大爷,他收藏了许多上千年的古物。一进门,院落中摆放的各类农耕工具、手工艺品、民族服饰令人眼花缭乱。

  不仅如此,他还是村里仅有的会做羊皮鼓和羌笛的几个手工艺人之一,也是村里将羌笛吹奏得最好的老艺人。

  孟大爷说,羌笛是我国古老的单簧气鸣乐器,已经有了2000多年历史。羌笛两管数孔,用当地高山上生长的油竹制成。笛长13-19厘米,吹嘴正面用刀削平。独奏时,声音如泣如诉,十分动听。古诗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或源于此。

  傍晚,寨子里的几个青年拿起羊皮鼓为我们展示“羊皮鼓舞”,羌语称为“莫恩纳莎”,原是由巫师表演的法事舞蹈,用来祭神、驱鬼、求福、还愿以及送死者灵魂归天等。由于其特殊性,只在祭祀和出殡时表演,后逐渐发展成群众自娱性舞蹈。

  羊皮鼓舞开始时鼓声沉闷,盘铃声轻,舞步单一、迟缓,形成虔诚、神秘的气氛,祈求天神下凡附体。节奏转快后,动作力度加强,蹲跳、转打,情绪振奋,表示得到神力,已将鬼怪邪魔赶走,羌寨可保平安。

  几个羌族妇女还进行了口弦琴表演。羌族口弦是产生并流传于北川羌族自治县境内的一种民间器乐,每当节日庆典、婚嫁、男女青年恋爱等时候,都能听到用口弦演奏出的优美动听的曲子。

  据当地人介绍,口弦的制作工艺简单,是用一块长约10厘米的青篾,中间挖削出一块小的簧片。弹奏时,右手将口弦置于两唇,左手扯动麻线,竹簧即发出声音。口弦弹奏十分讲究,通过一侧的麻线拉动产生的震动来传音,弹奏难度大。

困境:想传承却后继无人  

  但这些代表着羌族传统文化的技艺到如今却遭遇后继无人的尴尬,甚至面临消失的危险。

  在孟大爷家,他亲自示范了编草席和打铁的功夫。虽然他经常受邀到理县参加演出,许多游客也将他家视为旅游的必经之地,但这份手艺却很难找到真正的传人。

  孟大爷说,村里会做羊皮鼓和羌笛的艺人,一般只能将自己手上的功夫传承给自己的孩子,他们更期望这份手艺能在更多人的手里流传。

  同时,作为羌民族独特的乐器,口弦正面临断代的命运,会弹奏者寥寥无几。老一辈羌民中能“扯”口弦子的越来越少,年轻人对这一古老的民间音乐的自觉传承意识显得弥足珍贵。

  随着在休溪村上寨调查的进一步深入,我们分组去每家每户调查孩子们对自身民族文化的了解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羌族女孩都会跳羌族舞蹈、会唱羌语歌曲,但很多十五六岁的羌族男孩却不会这些。

  据了解,当地学校以羌族学生为主,文化基础差、学习氛围淡漠,加之学校太偏僻、老师调动频繁,学生升学的前景并不乐观。一个女孩告诉我们,“如果考不上大学,就会像村里的其他孩子一样去打工”。当传统文化不能解决生存问题时,这一文化便失去了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破题:作为双刃剑的旅游业

  此次藏羌文化之行的最后一站为甘堡藏寨。

  甘堡藏寨位于山脚湍急的河流旁边,被称为“博巴森根故乡”的甘堡,是嘉绒藏区规模最大、保留最完整的藏族村寨,曾遭遇汶川地震。

  藏寨的石屋像一组壮观的群雕,给人艺术的美感。走进藏寨的民居,我们立刻就被四周墙上富丽堂皇的壁画和家具吸引了,赤橙黄绿青蓝紫无所不有,浅蓝、红色、黄色、绿色和金色用得最多,有着明显的藏家风情。

  当地的老人们说,甘堡藏寨通过汶川大地震的洗礼,涅槃重生,熠熠生辉,成为阿坝州旅游线路的初始站。

  与甘堡藏寨类似,发展旅游业,似乎成了我们所经之地的共同选择。

  一位导游告诉我们,1996年,有一位文化专家曾来到桃坪羌寨考察,调查了全村所有人家的住宅,并将羌寨里的杨家大院定为“重点保护民居”。没多久,杨家大院开始有了游客的身影。随后,寨子里的其他村民也相继开始从事和旅游相关的产业,各种住宿、餐饮、土特产品销售等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越来越多游客的到访为羌寨优秀文化的保留和传播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也使得对当地民族传统文化的需求日益增加,羌绣、羌笛、莎朗锅庄等在旅游大潮的触动下得到复苏,并已融入旅游市场,得到了重构和新生。

  我们从当地人那里得知,现在主动学习羌族歌舞、吹奏羌笛的年轻人也明显增加。如今,桃坪羌寨已有多项文化项目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羌族歌舞、羌笛、羌绣、羌寨建筑技艺等。

  在引进旅游业之后,为了更好地促进发展,当地政府和居民又积极地进行调整和改变:第一,邀请附近山区古老羌寨(如休溪羌寨)的文化传承人来此表演羌族歌舞、羊皮鼓舞、羌笛等;第二,为缓解接待能力不足问题,在保持原有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建设新寨,并增加现代化色彩,如建设茶楼、设立无线网络等;第三,加大网络宣传力度,设立自己的门户网站。

  迅速发展的旅游业带动了当地经济的飞速增长,群众逐步过上了殷实的幸福生活。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唤起了羌寨人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促使他们重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文化,激发他们恢复现已消失或几近消亡的羌族传统文化的热情,从而推动传统民族文化的复兴。

  然而,随着对外交流的深入,藏羌村寨的固有文化习俗和文化景观也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我们走访发现,旅游业给每个家庭带来的收入参差不齐。发展旅游业之后,外来游客唤醒了居民的经济意识,也打乱了他们原有的生活节奏。

  随之而来的心态失衡、价值嬗变、急功近利等,也正在把这个古老的文化“走廊”带入“传统/现代”的价值冲突当中。这是传承和蜕变中不可避免的“阵痛”,我们只是希望这种转型的“阵痛”不会太久!

编辑:林坤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