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海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摩托日记2
文:王雪峰 图:王雪峰 来源:学生记者团 时间:2014-11-06 3201

  “写下这些日记的人,在重新踏上阿根廷的土地时,就已经死去。我,已经不再是我。”

                                                                  ----《摩托日记》

  夜风疾且寒,吹开了房门,吹冷了体肤,吹皱了秋水。皱褶间夹不住落下的,就成了一季的秋雨。那么在这不幸的季节幸运地得到滋润的土地,就变得愈发桀骜自负起来,让人忍不住要去“践踏”一番!

  换上皮夹克,系一条围巾,计划是到太平、沙湾一带,老路。不得不承认,大雨后的山路确实有桀骜的资本,或乱石飞溅,或淤泥滑胎。在这种路上,车身的滑动漂移与不可控是常有的,可偏偏又不能情急刹车来停止或是手抖加油以摆脱,你只能放松顺其自然,人车配合默契,于是就滑出困境了。刚开始不太习惯,但在你明白不得不接受这个道理后,你就顺从了,进而便是习惯。

       

  来看张图片, 路面看上去似乎平整,但平整处尽是泥浆充填的坑洼。我的摩托骑进去后半个轮子都淹没在泥浆中,泥浆下与胎面直接接触的是“棱角分明”碎石,你可以感觉那车轮在不足两毫米的棱角上颠颠撞撞,车乱的咆哮和泥浆的飞溅,这还真是秋雨滋润后山路的骄傲。说实话,从平常的泊油路换到这样的山路,确实激发了我的征服欲。当然,技术上的应对细节就不废笔墨了,毕竟那不应该是用笔写出来的。

  这些路我以前是走过的,坐在老爸的摩托后座。时间是70摩托时代,季节是过年的冬天,旅途的目的是拜年。那时的感觉并非现在这般,在路上颠簸一个小时,让冬风吹一个小时…除了千篇一律的山以及偶尔驶过的货车,别无他物。环境安静时觉得寂寞,发动机轰鸣时又厌烦嘈杂。而现在,车身的起伏是节奏,秋风的呼啸是和弦,山路是舞台,青山是听众,云雾是喷气,流水是灯光。

  以前觉得旅途应该是舒适的,坐在轿车里面,摇起车窗,以旁观者的角度去听风吹雨,看山凝雾,而不会为车内恒温的环境担心。稳当的车身、柔软的座椅,可以犯困睡去、刻意谈笑风生,这种享受体验过一次就让人欲罢不能。现在认为旅行应该是刺激的,如果是四个轮子,那么我至少想在弯道听见后轮突破抓地力极限的尖叫;如果是两个轮子,那么我非得让它在路面不平处高高跃起。我不要听别人跟我说的故事与八卦,我要听引擎的不安和低语,就在这样的路面上听:

  安分满足于当下,这是一件很难做到的小事。起初认为一台电视就可以给自己带来无尽的乐趣,后来觉得需要一个小霸王游戏机,而后是VCD影碟机,然后是“万能”的电脑。千辛万苦得到梦寐以求的电脑后,不久却又将视线转到AR增强现实…但当你在追逐路上越走越远时,突然想起最初电视上的《雪花女神龙》,想起小霸王上的《魂斗罗》…会有阔别已久的怀念吗?答案是肯定的。那这份怀念又如何该来如何看待呢?

  一个朋友跟我说起他的第一段感情。不同学校,女孩周六放学后在校门口等了几个小时等到他一起回家,这样等了一次,但也只有这么一次。因为那段时间的交通问题,于是一起走路,走过十字路口,走过河口桥头,一个在前,一个在后,羞赧地像是夕阳旁的晚霞,映上桥下的流水,波光流转,却一句话也说不出。俩人各自陪着影子走到桥尾,上车,再到下车,有心里倒腾了千百遍却陪着羞涩埋进了沉默的情意,也有挪动了无数次想牵却终没勇气牵上的小手。这过后的后来,就熟悉了,拥有了,再之后自然就淡了。纯白如栀子花开的初恋,开始变成陌路。如今想起,他有说不尽的怀念与可惜。若是因这份怀念而“朝花夕拾”呢?“就像娃娃吹出五彩的泡泡,可以或近或远的欣赏,但一拥抱就破了。泡泡就应是泡泡,因为我并不是孩子。”他这么说到。

  其实这次的摩托日记才刚开始…但我却不想再继续下去了。因为我突然发现把所有的藻饰去掉后,无论是文学的,人性的,都让我觉得有些残忍。若继续下去,在更多的文学、人性等等之类的同时,必然会有更多的华丽的藻饰。这些藻饰如同我正在喝着的葡萄酒,香甜的口感下,不自觉便容易让人沉醉、迷恋。

  于是一饮而尽,一切只自知。

编辑:旷野  / 审核:旷野  / 发布:旷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