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电人物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成电杰出学生】柳建龙:情定科研的“正能量源”
——记成电杰出学生、物理电子学院博士生柳建龙
文:刘映衫 陈朝斌 来源:学生记者团 时间:2014-11-10 6547

  “对科研的兴趣就像爱情,”柳建龙说,“爱情只能持续三个月,但转化为亲情却能恒久弥新。”他认为自己对科研的感情已经是深厚的亲情,“永远痴迷,一天不见都觉得不习惯。”

情之初:学术是非常美的事

  柳建龙与科研的“亲情”来自七年前。他当时在物电学院学生科得知自己报考的曾葆青教授已经招满,心情有点失落。

  谁都不知道他对此抱有多么大的梦想。柳建龙从小就喜欢探究生活中的“奥秘”,大四期间他不畏艰难,独自完成了一个较复杂的毕业设计。他对“探索”的热爱与灵性在平凡岁月里发出耀目的光彩。老师惜才,鼓励他“你不去读研的话,真是可惜了。”

  这句话划过混沌少年的心灵夜空,让柳建龙看到了心之所钟的方向。他把“求学成电”作为敲开科研之门的第一步,毅然开始了考研之旅。

  机缘凑巧,柳建龙在学院办公室遇到了曾葆青。他的诚恳请求感动了老师,顺利通过面试,开始了科研生涯。

  “我认为学术是非常美的事,如果可能的话,我就希望自己沉浸在科研的世界里,认认真真、潜下心来,做心里认为很美的事情。”说到心爱的科研,柳建龙的语气变得和缓而深切。他研究的是石墨烯领域,在这片“蓝海”里,柳建龙认为有太多未知的秘密需要解开。

  在醉心科研的路上,曾葆青对柳建龙影响很大。“如果曾老师现在成都,这个点上我们一定还没吃饭。”柳建龙指着墙上已指向19点的时针。“我们经常在实验室里错过饭点。”恩师在柳建龙眼里是一个幽默的人,但只要说到学术就非常严肃。这让柳深刻感受到“学术是神圣的东西,容不得一点玩笑”。

情之苦:“辛酸事儿”一大把

  “第一篇论文就是我的辛酸史。”柳建龙说,从研二就深深地尝到了学术的“苦水”。那时,他已经完成了第一篇论文,创新之处在于将纳米材料卷成柔性的纸,做成电子发射体。柳建龙满怀信心地将论文交给曾葆青,等来的却是不停地实验验证,不停地修改语法、单词、格式和图。他有点退缩了,请求老师让自己投稿,“哪怕找个档次低一点的杂志,写成中文去投。”曾葆青一句话封堵了他的退路“那样没意思,你不能降低要求。”

  经过山重水复般的艰难修改,柳建龙迎来意想不到的结果。这篇论文虽然没有成功发出,但在此基础上的第二篇论文却一举成功,发表在极有学术影响力的APL上。“回头想想,老师的坚持是对的。”他感激导师的“苛刻”:“没有他的高要求,我很难提升学术水平。”

  “辛酸事儿”还不只这些,“坎坎坷坷”考验着这个初入科研之门的小伙子。在读研的第二个夏天,他一直与实验室的一台机器“较劲儿”。高真空场发射测试平台进油了,柳建龙开着机器,往外不停地抽气,抽到一定程度,再加热,油就被一点点吸附出来。“吸油”的过程十分枯燥,他每天早上来到实验室,开机后就盯着整个过程,直到深夜。机器呜呜呜地响着,房间里非常热。近两个月的时间,柳建龙终于坚持下来,完成这一任务。

  喜欢捣鼓的柳建龙“几乎弄坏过实验室的所有设备”。很多实验过程繁琐复杂, 有时稍不注意就要重新开始。他在修理设备的过程中也颇费一番功夫。高真空设备、泵、电源、搅拌器、烘箱……柳建龙找说明书、查资料、问老师,摸索着自己修理。“大约是我的兴趣使然,但这个过程也特别辛苦。”现在柳建龙对每台仪器的小脾气,每个操作注意事项都驾轻就熟。他用最质朴的方式打下了厚实的科研根基。

情之韧:独挑重担的团队正能量源

  2013年,一个新的挑战来到柳建龙的面前。曾葆青即将前往电子科大中山学院任职,留下二十余人的课题组该如何管理呢?他曾想请学院其他老师托管,但是由于研究方向等问题未能实现。在对几位博士生做了慎重考虑后,曾葆青决定把团队运行的重担交给柳建龙。物电学院院长蒙林曾问:“你不在,课题组的工作怎么办?”曾葆青肯定地答道:“柳建龙,顶得住! ”

   “人”的问题首当其冲。他安抚师弟师妹,让他们安心学习。有的人摸索了很久后成果仍不明显,十分焦虑。柳建龙便帮着想办法,找方向,寻问题。“有时自己心里也没有底,但也得打肿脸充胖子,让大家觉得大师兄很笃定。”在老师的授权和远程指导下,柳建龙负责数名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指导工作。

  科研项目的管理同样“压力山大”。 对项目的申请,不但要考虑项目的申请目的、技术路线、 项目进度和最终成果, 还要考虑各种项目经费的安排和分配。既要从学术角度考虑项目研究的可行性, 还要统筹安排研究进度以及在研究过程中可能用到的材料、 设备和仪器;甚至要从市场的角度调研各种原材料和仪器的价格、外协加工和测试的费用等等。

  课题组的管理还面临着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实验室“搬家”,包括水电气的规划,危险化学品甲烷、氢气等的处理,甚至撬掉部分墙体,都是柳建龙担任“甲方代表”,监工大半年。为符合实验室的严格管理,拆掉不符合规范的实验室架子,排除安全隐患。

  在各项任务的完成过程中,他成长为一位可以信任的“问题终结者”。“这一切也是逼出来的”。柳建龙坦言,七年来从没有放过假,周末、元旦、五一、国庆这些假日对他都形同虚设,早上九点到实验室,晚上11点才回去。

  柳建龙在学习、工作中,始终扮演着一个热情坚韧的“正能量源”,使得他在科技创新实践中冲在最前线,带动团队共同进步。

情之喜:求索的过程远胜于结果

  虽然柳建龙一再强调自己“不是一个聪明的人,成绩很普通”但是事实最有说服力。

  他在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文章十余篇: SCI收录12篇,第一作者 SCI分区 2 区以上的6篇;获发明专利授权一项。其中在本领域国际重要期刊 APPL.PHYS.LETT.发表论文 4 篇,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发表论文一篇。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出多种新颖的石墨烯结构”是柳建龙走出的一条新路。把碳管剖开,“故意让它不完美,有缺陷”。在有缺陷的地方长出石墨烯。这不仅有很好的场发射效果,还有可能成为下一代石墨烯超级电容器的电极。审稿专家认为:该研究成果会对探索并最终解释石墨烯的生长机制起到重要的启示作用。

  他在韩国参加真空微纳电子学国际峰会——第 25 届国际真空纳米电子学会议时,工作成果受到来自美国、德国、韩国和日本等国家的同行及此领域的奠基人—C.Spindt 博士的关注。世界见证了这个成电学子的热情与执着,他获得了第26 届国际真空纳米电子学会议的大会口头报告机会。

  在柳建龙看来,成绩不是最重要的,他享受着在科研领域求索的过程。正如他一再强调的“亲情理论”,“激情已成为一种习惯,所以坚持并醉心于此。”

  柳建龙将自己视为一个“厨子”,将研究视为烹饪:“实验研究并不神秘,有点像炒菜。炒菜不外乎各种食材的处理与搭配,而实验研究则是不断地更改各种参数和条件。”但他强调这种比例的更改绝非随心所欲,而是要建立在对知识的了解和技术允许的条件之上。

  对于如何才能节奏适中地进行创新,柳建龙言简意赅:“要有足够开阔的视野。”无论在科研还是实用领域,学科的融合与交叉是当今世界的大趋势,这就需要不断涉猎相关领域的知识,拓宽眼界。

  “我希望在科研的世界继续遨游,这是我心之所向,情之所钟。也希望能为学校,为国家做出贡献。”

编辑:林坤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