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时讯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科技日报》深度报道我校科技创新
文:陈伟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5-05-29 4995

  2015年5月28日出版的《科技日报》在第7版“教育观察”中,刊登了题为《一所西部高校为何频频“露脸”国家奖台》的文章,对我校发挥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举措和成果进行报道。全文如下:


一所西部高校为何频频“露脸”国家奖台

  7年,14项国家级科技奖励,一所西部高校在国家奖舞台上频频“露脸”的奥秘何在?

  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王志强在接受采访时说:“近年来,电子科技大学充分发挥自身学科和人才优势,在推进产学研合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等方面着力创新,勇做民族电子信息产业振兴的正能量源。”

  承载电子信息产业创新使命

  1956年建校的电子科技大学,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所电子信息类高校。这所在周恩来总理亲自部署下成立的大学,被人们誉为“民族电子工业的摇篮”和“电子类院校的排头兵”。

  首任院长吴立人同志在开校典礼上就鲜明提出:“建校目标之一是解决我国科学技术(无线电)方面落后的矛盾”。学校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和7所重点国防院校之一,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的重点高校,从建校之初,学校就承载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振兴和强大的创新使命。

  从科技强军到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再到国家重大专项启动实施,电子科技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在教育部2012年学科评估中,学校“电子科学与技术”排名全国第一,“信息与通信工程”排名全国第二。

  立大志、成大器、为国家作大贡献,这是电子科大人矢志不渝的追求。1956年,二十多岁的刘盛纲离开了条件相对较好的东部地区,来成都艰苦创业,成为杰出的物理电子学家,荣获世界电磁波科学最高奖“BUTTON奖”。上个世纪90年代,他又敏锐地将目光转向了新兴的太赫兹领域,带领中国向这一国际前沿领域发起冲击。

  在电子科大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言荣看来,学校取得显著成绩的根源在于电子科大人的创新使命感。“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形成了两个好传统,那就是始终追求学术、崇尚学术,以学术为先、以学术为大;始终牢记创新使命,以振兴民族电子信息产业为己任”。

  做国家需要的科研

  “面向学科交叉的国际前沿、面向制约行业发展的国家战略需求,加强基础研究,攻克关键技术瓶颈,承担起科技创新的时代使命,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的引领者。”李言荣说。

  早在“十二五”初期,面对瞬息万变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和振兴,电子科大就提出了“加强基础研究、增强承担任务能力建设”等“提升水平、突出特色”的科技工作发展思路,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在电子信息与能源、生命、环境等交叉学科领域重点布局。新建了航空航天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医学院等,进一步优化和整合队伍,促进新的创新优势的形成。

  学校2011年承担的首个过亿元的科研项目“毫米波与太赫兹无线通信技术开发”,是学校与校外多家高校、研究所协同攻关的典范。“瞄准国家重大需求,重大专项、国防重大工程等多个重大重点项目的承担和高水平的完成持续推进了电子科大创新队伍的积聚和团队化发展。”

  2012年电子科技大学形成了具有稳定科研方向和任务承担能力的大团队14个,2014年达到18个,这些团队是学校在面向国家创新目标攻关过程中形成的重要创新活力单元,具有扎实的科研基础,能够孕育和取得高水平科研成果,是未来学校发展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的重要支撑。

  “不仅要巩固我们的优势领域,还要在未来发展的战略必争领域及早布局。”李言荣信心十足。2014年,电子科技大学又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拳出击,在未来发展战略必争领域谋划和布局,打破院系行政区划、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推进校级跨学科特色研究中心建设,首批确立了大数据、信息医学、集成电路、机器人、光电探测与传感集成技术5个中心,营造氛围、优化科研环境,全力推进新的创新高地的形成。

  面向国际前沿招揽人才

  “青年教师是科技创新的中间和骨干力量,更是学校发展的未来,建设好这支队伍,既有现实意义,又有战略意义。”王志强说。

  近年来,电子科技大学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引进和培养并举,通过多种举措和形式面向国际前沿延揽人才,学校目前引进的国家级杰出人才达到108人。

  “我们希望来校工作的教师,都能在电子科大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王志强表示。在国家人才体系框架下,电子科大通过丰富层次、强化资助、扩大覆盖面,积极构建校内阶梯式人才成长体系,为创新人才成长架起跨越的桥梁、铺平成才的道路。

  与此同时,学校又积极推进教师分类管理,设立教学科研、科研、专职实验、专职科研等不同岗位类型,致力于让每位教师都能选择到符合兴趣爱好的岗位,搭建适合人才成长的软环境,努力让每位教师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1981年出生的王子南,2010年9月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被电子科技大学聘为副教授。在美国光学学会组织评选的2014年全球光学重要进展中,王子南主研的“随机光纤激光器成果”从参与竞争的200项成果中脱颖而出,成为该年度全球光学领域最突出的30项研究成果之一。

  该校研究生院院长饶云江教授说:“一个30出头的小伙子,能跻身这30项之一,殊为不易。”据悉,这是2014年中国大陆作为第一单位入选的两个成果之一,也是中国大陆单位第二次入选,标志着电子科大光纤随机激光器的研究已经步入国际一流水平行列。

  攻克关键技术是成电人的不懈追求

  作为一所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研究型大学,站在国际前沿、打破技术垄断、服务国防建设、推动产业发展始终是电子科大人开展科技创新的驱动力。

  “2011年我国进口新型电子元器件花费2574亿美元,远远超过了进口2.5亿吨原油花费的1967亿美元。面对发展迅速的国际电子信息产业,高附加值的新型元器件匮乏,如果不尽快追赶国际步伐,将会制约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由大到强的战略实施”。这是一段在电子科大广泛传播的“盛世危言”,也是全体电子科大人的“忧虑”。

  中国印制电路版核心技术缺失、“洋电路”占领中国,这是长江学者张怀武教授团队的担心。我国功率半导体行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瓶颈技术如何突破,这是张波教授团队的担心。只有美国和法国拥有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探测器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和技术封锁局面如何打破,这是蒋亚东教授团队的担心……

  面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攻克制约行业和产业发展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这是电子科大教授们夜以继日的不懈追求。近年来,电子科大的核心电子材料与器件、太赫兹科学、抗干扰及宽带无线通信技术、数据挖掘与信息安全、复杂信号自动检测等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维护国防安全方面等方面成果斐然,相继载入国家奖的名册。

  报道链接: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


编辑:林坤  / 审核:一戈  / 发布:一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