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新闻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省老科协科普宣讲团查有梁教授与微固学子分享钱学森成才之路
文:李帼婧娴 图:钧业班 来源:原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 时间:2015-06-02 2859

  “能创新,会创价。作为新时代的创新型人才,我们不仅要能发现价值、实现价值,更要拓展价值,把价值最大化。”5月28日下午,四川省老科协科普宣讲团成员查有梁教授做客“微固新视野”系列讲座活动,从钱学森的成才之路切入,与微固学院钧业班的同学们分享了对于“创新与创价”的理解。电子科技大学原党委书记王明东、微固学院学生科科长于淼、钧业班班主任秦森参加活动。

  “具有战略性的科学家和具有前瞻性的教育家”,这是查有梁教授给予钱学森的评价。学生时代的钱学森便已立下远大志向,并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非凡的创造精神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国家危难之时,钱学森怀着满腔强国热血艰难地回到祖国,承担起中国航空航天科技的重担,成为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查有梁教授总结了钱学森先生一生,并以“志向远大,博学深专”、“超越名师,重在贡献”及“理工结合,全面发展”三点,对钱学森的成才之道进行了概括。

  在提问环节中,同学们结合钱学森先生的生平,就在校大学生如何做好“创新”与“创价”等问题踊跃提问,部分同学还向查有梁教授请教了对自己的学习以及职业规划的建议。查有梁教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耐心、详细的解答,高度评价了钧业班同学的积极性与思维活跃度,他鼓励同学们在以严谨、求实的态度对待学习与科研的同时,大胆发散思维,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QQ截图20150530223901.png

  讲座开始前,微固学院钧业2班班长张博尧同学从钧业班的日常管理、活动开展以及各类制度和培养方式等方面,向在场嘉宾介绍了钧业班的整体情况,并在交流环节中针对钧业班的班级建设及创新能力培养等,与查有梁教授进行了交流。

  本次讲座由电子科技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办,微固学院承办。校关工委长期以来一直关注并支持微固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王明东老师对学院的人才培养及关心下一代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

  讲座结束后,杨佳函同学表示,“通过了解钱学森先生为人做事的态度,我更加明确了未来的方向与现在要做的努力,同时也对未来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心。相信大家都能像查有梁教授勉励我们的那样,“心怀凌云壮志,沿袭先辈精神,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相关链接:

  查有梁,1942年1月,生于四川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1980年以来,先后在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和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研究。被评为四川省先进工作者、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四川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曾任四川省智力开发与专门人才研究所所长,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教育理论组成员(1987—2002)。北京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成都体育学院等多所大学的兼职教授,北京吉利大学荣誉教授。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学术顾问。被北京、天津、广州、深圳、石家庄、泰安等地教育研究部门聘为顾问。中国科学技术馆新馆内容建设专家委员会专家(2005—2009)。成都市政府教育督学。1991年获得韩素音中国/西方科学交流基金资助。1992—1993年应邀成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物理系高级访问学者,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以及哈佛大学科学史系高级访问学者。


编辑:旷野  / 审核:林坤  / 发布:罗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