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视点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改革视点】经管学院深入探究“互联网+”
——打造特色化和国际化的“一流商学院”迎来新机遇
文:刘振华 图:刘振华 来源:经管学院 时间:2015-06-15 5252

  【编者按】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互联网+”行动计划提升为国家战略。它将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变革,更重要的是商业思维的变革和商业模式的创新。而这正是经管学院“英雄用武”的良好机遇和广阔舞台。近日,经管学院在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双管齐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深入探究“互联网+”的内在机理,从而掀开了经管学院求实创新的新一页。

LCHL6692.JPG

把握时代脉搏  热议“互联网+”

  从最初作为信息传播的“工具”,到作为商品销售的“渠道”,再到如今无所不包的“基础设施”,“互联网+”正在与各个行业融合羽化,衍生成为十万亿元量级的“互联网经济体”。这是“互联网+”带给整个时代的机遇。在这一背景下,经管学院推动了针对“互联网+”的一系列探索。

  “互联网+”究竟怎么“+”?这是产业界在“互联网+”风生水起的阶段最为疑惑的问题。原因很简单,不同的产业与“互联网+”之间的“亲和性”参差不齐,越是传统的产业就越是在“互联网+”时代困惑重重,因而也越是需要学术界给予建设性回答。

  “经管学院必须行动起来!”经管学院院长马永开教授表示,“学院必须抓住国家战略层面对‘互联网+’的重视与发展,不断探索自身的教学与科研发展。”

  而教学的良好发展,必须以坚实的教学和科研基础为依托。针对“互联网+”经济模式的不断涌现,经管学院提出,“新的商业模式背后的技术难题,可以由相应的技术团队来解决;但涉及客户定位、盈利模式、扩展性、市场规模、竞争对手、成本结构、边际成本等问题,都需要有经济管理专业知识的人来分析。”经管学院对此必须努力做出深入的研究、科学的解释和积极的回答。

  “互联网正在成为新的基础设施,‘互联网+’也正在从价值链形态、经济活动的空间、经济价值的空间、技术-经济范式的转移等多个维度深刻推动传统经济模式的转变,这将对经济与管理研究的对象产生广泛的影响!”经管学院博士生导师杜义飞教授在题为《理解“互联网+”要有新思维》的报告中强调。

  正所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经管学院敏感地意识到“互联网+”对产业和学术的深远影响,因而从教学与科研两个方面捷足先登,向“互联网+”研究领域快速进军。

  近来,经管学院以兼容并包的态度和海纳百川的情怀,举办了以“互联网+”为主题的各种学术研讨和创新创业活动,并和成都研究院携手共建了“移动互联商业协同创新平台”,为探究“互联网+”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_DSC7342.JPG

  “移动互联商业协同创新平台”将聚焦各大研究所的研究及相关成果的应用,以移动互联网为载体,有效汇聚创新资源,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融合“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实现新平台下的深度合作、协同创新,为更多追求成功的年轻商业人士提供更专业、更系统、更全面的信息与知识。

  基于移动互联商业协同创新平台的有力支撑,经管学院发布了四川省首份《互联网金融行业白皮书》;从成立“互联网金融与商务研究所”,从营造整个学院的“互联网+”研究氛围,到2015年中国互联网金融学术研讨会的成功举办——经管学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在西南地区“互联网+”研究中绽放异彩。不过,在“经管人”的心里,这仅仅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着眼未来发展  创新育人体系

  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正在成为推动技术变革和管理变革的重要力量,“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的融合交互也正在改变甚至颠覆人们的生活和消费模式。

  过去几年,经管学院依托学校在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学科优势和平台优势,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探索电子信息技术与经济管理相融合的科学研究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

  在5月7日举行的全院大会上,经管学院领导班子提出了以下几个十分严肃的问题:“我们正步入‘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什么样的人才最稀缺?教育该如何变革?如何理解‘互联网+教育’?又如何修订本科培养方案?”

  学院深刻地认识到,在“互联网+”时代,电子科技大学作为985高校,其人才培养目标并不是培养单一的技术型人才,而是要培养懂技术、有互联网思维、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目前,经管学院的毕业生就业趋势喜人,绝大多数同学都在世界500强或者电子信息技术100强工作。然而,在“互联网+”时代,知识的革新非常快,高校人才培养需要适应变化并随之进行变革。目前,经管学院已充分利用学校的工科背景探究互联网大潮,并从培养方案、授课方式、招生等多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在本科生教育层面,全面总结梳理“管理-电子工程复合培养实验班”的办学经验,并针对学子的个性化需求进行大班化教学和小班化研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把学生看作用户,为学生传授真正需要的知识,使他们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得到拓展。”

  在研究生教育层面,改革MBA、EMBA等项目招生及课程安排,其中,MBA的“创新与变革领导力”培养方向的课程体系不再以课程为主线,而是以创业过程为主线,按照创业通常要经历的重要阶段,将这一个过程划分为“创新机会的识别与获取”、“战略设计与选择”、“资源整合与实施”、“评估与持续创新”四个阶段,学院针对每一阶段所需的管理知识与技能对原有课程进行重构与衔接,形成“面向创新的管理知识与技能”课程平台。

  在EDP项目课程设置上,学院率先融入了互联网知识,开设“互联网金融高级研修班”,联合学校大数据研究中心推出了“大数据分析与应用”专题系列培训。今年学院将继续推出“大数据时代的互联网金融高级研修班”,助力学员更好地掌握大数据背景下的“互联网+金融”。

  此外,学院还针对慕课(MOOC)等新兴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研讨。马永开表示,“学院将借鉴这一模式,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出经管学院自己的富有特色的数字资源,并利用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从而培养出更具互联网思维、更适应互联网经济的新型人才!”

  “经管人”正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地做好“互联网+”时代的“解惑者”。教师和学者们在“互联网+”时代不断涌现的创新商业模式下,融会贯通、创新思考,以满足时代对经济管理人才的新要求;求知若渴的莘莘学子也保持着对互联网的敏感,充分认知“互联网+”的机理,并灵活运用“互联网+”的思维,以成长为“互联网+”时代的优秀人才!

专注行业深耕  打造学术高地

  通过热议“互联网+”的内在机理,经管学院以更加开放兼容的态度一步步逼近“互联网+”的真谛。凭借在互联网教学、“互联网+”研究方面的有效积累与成果,经管学院的专家学者屡次受邀参加大型讲座、论坛等活动,并接受知名媒体采访,传播“互联网+”相关信息与前沿理论,塑造学院的特色化和专业化形象。“互联网+”的研究,正在成为学院科研探索的“新常态”。

  5月15日,由经管学院和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编辑部、互联网金融西部联盟、互联网金融创新及监管四川省协同创新中心共同主办的2015年中国互联网金融学术研讨会在清水河校区隆重举行。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汪寿阳院士等学者专家围绕“互联网+”时代的金融创新、风险管理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讨论——这是近日来经管学院进军“互联网+”学术高地的又一次学术盛会。

  此前半个月,经管学院举办的“2015年电子科技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分论坛讨论,以“中国经济新常态:互联网+对中国传统行业的影响”为主题,邀请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吴俊杰教授等专家进行深度讨论。

  时间再往前推进,2014年底经管学院互联网金融与商务研究所牵头,协同西南财经大学、毕友网等研究机构及单位,共同发布了以“成都市P2P平台和众筹融资平台发展现状调查”为主题的首份《四川省互联网金融行业白皮书》。

  “这将为四川省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提供有力依据,对政府进一步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相关制度与法规、支持四川省互联网金融企业健康发展做出重要参考。”经管学院认为,互联网金融正在以超出人们想象的速度和规模冲击着整个传统的金融行业,这就要求相应的学术研究必须大有作为,以尽到一所大学及其学者对社会发展的使命和责任。

  经管学院以开放兼容的心态促成了一系列的学术研讨活动,并联合四川省科技交流中心召开“从‘互联网+’行动计划谈产业互联网的机遇和痛点”座谈沙龙等等活动。与此同时,“互联网大篷车”公益活动也由经管学院牵头,圆满地走进电子科技大学。

  据了解,近年来,经管学院所获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重点支持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在某种程度上都与“互联网+”相关,也反映出了“经管人”的学术敏感和对社会发展的高度责任感。


编辑:旷野  / 审核:旷野  / 发布:一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