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堂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国际学堂】让我们一起做自信的成电人
——经管学院2014级学生卢茜的暑期国际学堂学习收获
文: 卢茜 来源:经管学院 时间:2015-07-31 5022

  一直以来都有看报纸的习惯,组团门口每周准时摆放新出刊的《电子科大报》,我都会及时拿一份仔细阅读。从校报上,我了解到学校将在7月份举办“暑期学校-国际学堂”,筹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届时将会邀请国外的一些教授来学校为同学们上课。当时,很多同学要么已经报名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要么买好了回家的车票。而我打算在暑假留校一周参加“国际学堂”,让这个暑假也过得充实。

  我一共选了两门课,上午和下午各一门,共40个学时,同时还旁听了一门课。旁听《知识产权保护与专利申请》这门课的时侯,来自法国蒙彼利埃二大的Roger Frutos教授在课程一开始就开门见山地用法式英语和我们说到,“在我的课上你们不需要记笔记,因为记笔记的时候你们就停止了思考。知识是很容易被遗忘的,可能这一周的课程结束时,你们能够记住的知识只有不到百分之二十,只有课程中带给你们的思考才是最重要的。”

  听到这一席话,我觉得心中的某些东西被触动了。从小学到高中,一直以来我接受的教育模式都是,专心听讲,老师说什么都要一字不漏地记下来,老师讲授知识,我们被动接受。而现在有一个来自法国的老师告诉我,“我不需要你们记笔记,我不需要你们记这些繁多知识点,我只需要你们能够思考。”主动思考的习惯正是很多中国学生缺乏的,却又十分需要的。虽然因为时间冲突,我只能旁听一次,但我相信它带给我们的收获远不只这一节课。

  我十分期待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Chris Hamnett教授的《现代社会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变迁》课程,但又担心是外国老师上课,大家可能会有些胆怯,万一没有人回答问题,课堂会不会很沉闷?我会不会因为这种种原因没有办法及时消化理解课堂的内容呢?毕竟,语言首先就是一大障碍。但是课程一开始,我的顾虑就被打消了。Hamnett教授虽然大名鼎鼎,却丝毫没有教授的架子,他更像是一位来自英国的风度翩翩的绅士:穿着整洁干净的衬衫,对学生十分有耐心。为了照顾中国学生的语言问题刻意放慢语速。

  与我的担忧不同,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同学们的问题层出不穷。每到提问环节,大家都争相提出自己的问题与见解,而Hamnett教授都给予细致地解答。他课后甚至开玩笑地和助教抱怨,说要收我们额外的咨询费,因为每天都被问得口干舌燥。到了这次课程的最后一节课,Hamnett教授对我们说,他觉得这次的中国之行很开心,中国的学生思想都非常活跃,而大家的英文水平也大大超乎他的意料。

  结束了课程学习,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应该对中国的基础教育水平充满自信。以我选修的《跨文化管理》和《现代社会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变迁》这两门课为例,外国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其实有不少在高中的地理、英语、政治、历史等课程中都出现过,就整体的知识框架而言,中国学生的知识水平完全可以驾驭,我们不仅能够提出问题,甚而能够侃侃而谈。

  事实上,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中国的教育水平一直在大踏步前进,实力不容小觑。从近年来学校在各省节节攀升的高考录取分数线中也可以看出,电子科大也走在快速发展的道路上。很多人总认为,电子科大是一所工科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薄弱。但在暑期学校的课程里,我见识到了大家厚实的人文素养和广阔的视野。在这些文科类课程的课堂上,踊跃提问的学生中不乏来自通信、微固、电工学院的同学。他们用课堂上优异的表现告诉大家,理工科的院校并非文化的沙漠,更能够有语出惊人的见解。

  或许源于理工科思维一贯的严密与谨慎,我们学校有很多同学不善于发声,但不善于发声并不代表我们不能够发声。这次的暑期国际学堂的课程就是一个很好的开端。我们要用自己实际行动告诉大家,电子科大的学生不仅能够编程序、写代码、做电子设计、玩转机器人,更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展示成电学子的风采。目前,也许我们的声音还不够成熟并且略显稚嫩,但是我相信我们今后一定能够做到。因此,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做一个自信的中国学生,做一个自信的成电人。  


编辑:罗莎  / 审核:罗莎  / 发布:一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