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初秋的成都凉爽宜人,从图书馆出来,微风吹拂空气中弥漫着银杏淡淡的清香,十分惬意。沿着银杏大道徐徐前行,秋日的清水河校园,宁静而幽然。柔和的灯光下,不时与相伴而行的同学擦肩而过。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传来妈妈温暖的提醒:中秋节快到了,给你寄了一些月饼、葡萄和石榴。“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时间真的就像流水一样,不知不觉间我已离开故乡在成都度过了两个中秋节,而转眼间又到一年仲秋时。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又到一年仲秋节时。记得小时候每逢周末,爸爸都要去看望曾祖母。每年“仲秋节”,我和爸爸、妈妈都要和曾祖母一起过节。听奶奶说爸爸从小由曾祖父、曾祖母养大,曾祖父去世时,爸爸曾三天滴米未进,和曾祖父、曾祖母感情非常深厚。曾祖父去世后,曾祖母独自住在我家的老屋。老屋的前院有棵古朴苍劲的葡萄树,爸爸说是三十多年前从曾祖母的老家移植来的,搭架的杆子也是曾祖母从竹竿巷买来的棍棍棒棒,正好从房东架到房西。没几年葡萄树枝藤就爬满了整个前院,遮挡了火辣辣的太阳,绿萌掩映的小院洋溢、充满了家的温馨。
爸爸说:老家的葡萄树发芽迟,总是在“树头花落未成阴”的时候,才开始长出嫩绿的小叶,慢慢的开出一串串嫩黄色的小花,这时候会引来成群的蜜蜂飞来飞去,蜜蜂采过蜜之后,花落了,满地的小黄花宛如鹅黄色的薄地毯,褐色藤蔓上长满了枫叶状的叶子,满架翠绿,蓬蓬松松,看着果实慢慢膨大着色,露出了玛瑙般的小葡萄,煞是可爱,小院荡漾着沁人心脾的清爽。
中秋节前后正是葡萄熟了的时候,葡萄叶泛着青翠的绿,小小的葡萄悬着、挂着,或青、或紫,晶莹剔透,挂满枝头。繁星满天的夜晚,月光如水的小院,葡萄架下,我和爸爸、妈妈与曾祖母相拥而座,一边聊天,一边吃着葡萄、月饼欣赏皓月当空的夜景。曾祖母最爱吃马大兴糕点,在济宁提起马大兴糕点,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听曾祖母说:马大兴糕点创业者,是祖籍南京的回族大户,在清道光14年(1834年)7月间,乘船经古运河准备到北京做生意,当船行到济宁,看到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市容繁华昌盛,遂打消去京城的念头,就在济宁运河西岸的响铃阁街开设马家糕点铺,前店后厂。马大兴糕点货真价实风味清香,油而不腻十分爽口,历经100多年的风雨历程,至今已薪火相传至第六代,现在,马大兴糕点和玉堂酱菜一样,是济宁驰名中外的食品。
因为曾祖母爱吃,爸爸每次看望曾祖母都要买些马大兴糕点铺的“芙蓉果、鸡蛋糕”。中秋节时,还要特别买些马大兴糕点铺做的枣泥月饼,这个是我和曾祖母都爱吃的。中秋节的夜晚,微风拂过,丝丝清凉,满天熣灿的星光,透过繁茂的枝叶,洒下了清辉斑斑驳驳,葡萄架下,曾祖母轻轻地叮嘱爸爸:“不能耽搁扬扬学习,过节了让她来看看我,你看看我给扬扬特意留着的葡萄蜜甜蜜甜的”。我家老屋前院那棵古朴苍劲的葡萄树结出的葡萄是真甜啊,捏一棵大紫色的,剥掉外皮,那透明的淡绿色果肉带着那柔软的香甜滑肺腑心田,捡一颗比较小的碧绿透明的,放到嘴里轻轻一咬,如水的温柔无限的甜蜜回味无穷,清爽的味道令人难忘,这时再吃一口枣泥月饼真是美得很。那时的我常常对爸爸说:如果能让我天天吃葡萄和枣泥月饼,我保证听话。
时光荏苒又到一年仲秋时,“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难过的是时光从指间匆匆流淌一去不复还了,曾祖母在我读高一那年就永远离开了她终生疼爱牵挂的长孙—我的爸爸;欣慰的是她最娇宠的曾孙女—我已慢慢长大,离开故乡到千里之外的成都求学两年多了,而我家老屋前院那棵,曾祖母亲手移栽的古朴苍劲的葡萄树,依然枝繁叶茂、果实累累……
编辑:罗莎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