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视点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改革视点】15名“国字号”人才受聘为电工学院“林为干班”导师
文:李忠阳 图:电工学院 来源:原电子工程学院 时间:2015-09-18 13637

  近日,电工学院“林为干班”导师聘任仪式在清水河校区举行。学院15名二级以上教授及“国字号”人才接过聘书,成为首批“林为干班”导师。林为干院士夫人朱建华老师为“林为干班”授旗。

DSC_3299.jpg

  今年5月,电工学院成为学校成立“立人班”的首批七个学院之一,组建了以“中国微波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林为干名字命名的“林为干班”(立人7班)。“林为干班”依托“成电栋梁”工程,并作为学院综合配套改革内容之一,将学术大师指导前移到本科阶段,构建本硕博连贯式的优秀人才培养模式,为优秀学生开辟成长成才特殊通道,助力学业专长学生提前规划学术发展,以培养行业精英和领军人才为理念,旨在传承林先生“做一辈子研究生”的学术精神和爱党爱国的崇高品德。

  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电工学院、空军驻我校选培办负责人及全体学员参加聘任仪式。

 DSC_3156.jpg

培养模式:“本硕贯通培养”与“双重导师引导”

  “林为干班”通过整合校内外优秀资源,搭建起学术大师与青年学生之间的桥梁,聚焦学生学术能力提升,通过“六个百分百”计划(即100%科研计划,100%论文计划,100%实践计划,100%出国计划,100%健康计划,100%领导力计划),助力学生成长为基础宽厚、视野开阔、思维独到、德才兼备的精英人才。

IMG_8784.JPG

  班级采用虚拟班级模式,学制三年,即本科3至8学期,采用“本硕贯通培养”加“双重导师引导”模式。“本硕贯通培养”指班级学员在本科期间可以提前选修高年级课程,学生毕业后可以在大四阶段提前选修研究生课程。“双重导师引导”即为每名学员配备校内学术导师和校外学术导师,其中校内学术导师由电工学院优秀教师担任,主要负责学生学术科研的全过程指导和培养;校外学术导师由学术见长的知名院友、学术大师担任,与校内导师共同负责引导学生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参与学术会议等。

2.jpg

师资力量:班导师“大牛”云集

  首批“林为干班”导师队伍可谓“大牛”云集,包括聂在平教授、曾兵教授、杨仕文教授、胡俊教授、李宏亮教授、康凯教授、孙胜教授、陈建文教授,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潘锦教授、杨建宇教授、樊勇教授,国家重点学科实验室副主任徐锐敏教授,国家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程钰间教授,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陈益凯教授。雄厚的师资力量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有力支撑。

DSC_3250.jpg

  在导师聘任仪式上,首批班导师集体亮相,并依次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我和大家一样做过成电的学生,后来成为了成电的老师。希望你们努力奋斗,让自己的学业和事业从‘林为干班’这个高起点起步、腾飞。”聂在平教授说。杨建宇教授希望同学们一步一个脚印,确立目标,管理好时间,找到好的学习方法,最终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曾兵教授从“梦想、机会、奋斗”三个关键词解释了他心中的梦想。陈建文教授希望大家在未来的时间里不断调整自己的目标,超越自我,抓住“互联网+”时代的机遇,成为电子信息领域的优秀人才。程钰间教授分享了自己的学术经历,希望大家在四年的生活中奋斗不止,青春无悔。

班级成员:精英荟萃 未来大有可为

  首批“林为干班”面向电工学院全日制本科二年级及以上学生选拔,选拔标准严格规范。最终入围的首届32名优秀学子是公认的“学霸”,学习成绩均排名年级前15%,100%获得奖学金,100%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他们也是创新创业的“先锋”,100%参与科研创新项目,其中1人获得美国数学建模H奖,7人获得全国大学生高等数学竞赛省一等奖,1人成功申请四川省苗子工程项目,12人成功申请校级创新创业项目。此外,他们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投身公益事业,乡村支教、服务残运会、社会调研等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为支持学生全面发展,班级将为学生提供论文版面、专利申请、参与高水平国际会议等经费支持。

DSC_3454.jpg

  “对党忠诚,科技报国;潜心向学,奋发有为”,林为干班的班训激励着班级成员奋发向上。班长李昌林说,“非常荣幸成为首批‘林为干班’成员并担任班长,相信如此强大的校内外导师阵容一定能给予我们更多专业学习以及实践上的指导和帮助,帮助我们提升综合素质能力。我们一定会珍惜机会,秉持林为干先生传承下来的精神,用实际行动回报导师和学校。”



编辑:林坤  / 审核:罗莎  / 发布:一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