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海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最好的时光在成电
文:李思扬 图:李思扬 来源:外国语学院 时间:2015-11-09 3221

  从八角楼足不出户遨游书海的未知世界里出来,一轮明月早已悬挂在天边。漫步于月光下的清水河校园,沿着绿荫覆盖美丽的西湖廊桥小径静静地前行,遥望无边深邃浩瀚璀璨的星空,感觉心灵的平和与宁静,蓦然回首荡漾在时光中的青涩与理想,心里涌起阵阵微澜,我知道那是青春在召唤—我在成电的记忆。

  “人生从大一开始”。当太阳迫不及待地跳出地平线,将红彤彤的光茫投向清水河畔,鸟儿在枝头雀跃欢呼,展开歌喉鸣唱时,我的大一早自习就开始了。因为“一日之计在于晨”,每个人都在努力,彼此都在进行着无形的竞赛。“人生从大一开始”,渐渐懂得这句话的份量。上课,下课,图书馆、餐厅和宿舍,微积分、大学物理、英语四级考试。专业学习和学习独自生活,初入清水河校园的憧憬与大学第一次期末考试时的忐忑不安交织在一起,这就是我的大一。没有了爸妈耳畔的唠叨,一个人的自由,有新鲜与好奇、艰酸与感动也有真诚和温暖。难忘我的导师魏全凤副教授,她主讲研究生课程,没有本科生教学任务,平时,我们很难在课间见面加之我又不善于和老师主动联系,所以我的导师经常隔三差五给我来电:最近怎么样,我们见面谈谈?于是银桦餐厅、学子餐厅就成了我们师生见面的地点,“爱吃那个就点那个,老师请你们”,在温馨的氛围中,我的导师细心解答我学业中的困惑,舒缓我远离父母的焦虑......

  “大二只有人生”。面对排得满满的课程和未来的憧憬与理想,唯有持之以恒地学习。持之以恒的学习“勤能补拙”,是我的学习方法,因为我相信“只问耕耘莫问前程”。我的大二《英美文学作品选读》主讲老师是冯文坤教授,是外院院长和学术研究带头人。冯文坤教授讲课总是用平实朴素、细致入微的叙述,娓娓道来营造诗的意境和浓厚的学习氛围,听他的课既能给我们带来精神上的愉悦,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自我学习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我喜欢成电师生之间那种平易而自然的关系,严谨治学,诚恳做人,在成电,我初次体会到了“老师”二字的真正含义。

  “大二只有人生没有眼泪”因为你没有开始论文写作。什么是“论文”怎样写“论文”,从懵懵懂懂到初见端倪,难忘八角楼里,专心致志地翻阅着资料;难忘2015年的春节,万家灯火下老师来信和我写给老师的检查,难忘李杰老师,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澳大利亚国际贸易政策的调整及其原因分析》到《 困惑·抗争—<土生子>黑人形象探析》,都浸透您的严慈厚爱。银杏叶绿了又黄,黄了又绿。也许未来的我们,天各一方,也许还有祝福还未启齿,也许有许多言语还埋在心底,但是不会忘记我的成电我的老师......

  转瞬间,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和大学英语专业四级考试都变成了记忆。在白驹过隙的一瞬我已明白,这已是我来到成电的第三个秋天。光阴恍然逝去,大三了,熟悉了大学生活又要面临前途的选择,因为“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成电为一个渴望以有限的生命拥抱永恒的小女孩打开了一扇神奇的窗户,从这微风吹拂的窗口眺望,外面的未知世界吸引着我去探寻。“没有什么使我停留/除了目的/纵然岸旁有玫瑰、有绿阴、有宁静的港湾/我是不系之舟。” 是的,我是一只不系之舟,曾经那样安恬地依偎在的美丽的西湖的臂抱里,但我的心无时无刻不在向往大海的波涛,渴望从大海深处为你、成电,撷取最珍贵的礼物。外面的世界更精彩吗?寻求和探索未知的世界是永无止境的,因为这是求知的真谛所在,而正是这孜孜不倦求知的真谛,才砥砺出“求实求真,大气大为”的电子科大精神和一代代成电学子为理想青春无悔的追求。是啊!成电就像是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它从五十九年前的源头出发,向那充满希望的未来流淌。五十九年来两岸风景有变化,但一代代电子科大人“站在国家的高度看自己,把个人的选择和国家的需要紧密相连”,理想始终不变。

  “读书须尽苦功夫,立志宜思真品格”。是啊,一辈子能有几次机会这样执着地坚持做一件事情呢?多年以后,我是否还会记起那些早起背单词的情景?是否还会想起灯火通明的图书馆,学子们专注的身影和眼神?多年以后的八角书斋,又是否还记得那个曾在这里努力过的女孩?我轻轻地告诉成电,我永远不会忘记成电,那浸透了汗水、泪水与欢笑而格外充实的青春时光。不论走多远走多久,我还会回到你的身边来,只因为成电有我青葱岁月最好的时光和最美的青春记忆!

 

编辑:罗莎  / 审核:罗莎  / 发布:罗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