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3月8日上午,第三世界科学院地球科学奖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朴世龙教授做客我校“学者论坛”,为我校师生带来“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学术报告。报告由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何彬彬教授主持。
朴世龙教授简要介绍了碳循环的含义以及该领域的研究基础。他以实测数据提出,由于城市用地使碳贮存量流失,但城市化使得农村植被回复,这一人类活动对碳贮存量测量的影响导致了严重的不确定性,也使得早期对碳的估算误差较大。他列举了多种对碳循环反演的方法模型,并基于土地清查和遥感数据,给出了植被及土壤的碳固定量,列出了中国地区碳汇数据。朴世龙教授提到,美国对于中国碳排放量的0.35pgC/yr的研究结论是偏颇的,没有考虑到甲烷等含碳物质和外国流入的碳物质。他指出正确的数据应在0.19-0.26pgC/yr范围内,而这一范围也与其他相关研究相吻合。他综合了十个模型和IPG报告,分析发现CGR模型效果较好,并说明了温度上升不利于碳吸收。
随后,朴世龙教授提到了学术界存在的几个争论。一是干旱对碳源汇系统的影响有利与否,这一争论源于模型推导结论与遥感数据结论的不符;二是近年来温度与树木生长关系中失敏效应的成因,他综合分析温度升高对春秋季日期提前之后引发的一系列效应,认为这是由于温度对植被生长影响的非线性关系导致的;三是昼夜温度变化对北半球植被生长和物候的影响,他指出,夜晚温度升高对大部分地区植被生长不利,如青藏高原等地区可能由于物种成分的影响导致结论相反。
朴世龙教授最后提到了尺度效应问题,说明了即使利用完全相同的参数模型,如果时间长度不同,得出的结论可能完全相反。
报告结束后,现场师生与朴世龙教授就生物量实地测量准确度、重要期刊杂志发表经验等问题进行了互动交流。
相关链接:
朴世龙教授现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是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他35岁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36岁当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9岁(2015年)获得第三世界科学院地球科学奖(TWAS Prize in Earth Sciences),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全球碳循环章节的主要作者(Lead Author)之一。发表论文100余篇,Google H指数43,SCI他引次数5000次左右。在Nature和Science正刊发表论文10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论文6篇,在Nature子刊发表论文15篇,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论文10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973”子课题等项目。担任Global Change Biology(影响因子8.0)、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等期刊编委。
人力资源部教师发展中心开展“学者论坛”系列学术活动,定期邀请与我校教师研究领域相关的知名学者,以专题报告的形式与师生分享和研讨最新研究动态和成果,旨在为教师提供学术探讨和交流的平台,开拓教师学术视野。
编辑:林坤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