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专访】大力推动“人才强校”战略,为学校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人力资源部部长胡俊谈人事人才工作
文:杨丽可 学生记者团 段其鹏 图:邝俊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6-03-29 7653

  近日,学校新闻中心就2016年和“十三五”人事人才工作,专访了学校人力资源部部长胡俊教授。  

hu.jpg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向“双一流”目标奋斗的非常重要的一年,其中,师资队伍是学校发展中的关键因素。李言荣校长在党政工作研讨会上指出,在“十三五”末,我校的杰出人才总量要力争在300人以上,人才比例要进一步提升。同时,我们还要不断提高学校的管理和服务保障水平,始终保持向一流看齐的意识和精神状态,为教师队伍提供更好的服务。校长的讲话让我们对人事人才工作的方向更加清晰,虽有跋山涉水之难,但我们要努力提升师资队伍的质量和管理保障队伍的水平,为学校实现“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目标作出更大的实质性贡献。近段时期以来,人力资源部结合学校发展目标,在王亚非副书记带领下深入各学院调研,与学院共同探讨符合我校实际的特色发展之路。我具体谈三个方面:

  一是推动“人才强校”战略成为“全员战略”。在我校“人才强校”战略的长期推动下,人才的规模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截止2015年,全校杰出人才总量达到151人。青年杰出人才比例得到大幅提升,这是非常可喜的变化。但我们还要理性地看到,杰出人才的比例离学校“双一流”建设的要求还有距离,还不能契合学校发展的目标。所以,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要尽快把“人才强校”上升到全员战略,让全校教职员工都意识到人才的极度重要,共同为引才育才服务。

  要使“人才强校”战略真正成为“全员战略”,首先要树立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大人才观。其次,“全员战略”特别注意要“以才引才”、“以才助才”和“以才育才”。全校上下要共同关心人才,形成重才、爱才、助才的良好氛围,帮扶、支持、鼓励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在成电的土壤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每一个人才的茁壮成长,汇聚起来就是推动学校发展的强大力量。

  目前,一些学院先行先试,已经在人才工作中总结出很好的做法和经验。比如,电工学院把团队成员的成长与“团长”激励结合起来,对那些成员发展得好的团队,给予团队带头人奖励。学校层面也在考虑出台“引才育才”奖,鼓励更多的人来关注人才、推荐人才、用好人才。同时,我们还要加大人才工作宣传力度,让人才“全员战略”深入人心。

  二是加强人才的外引内培,为ESI学科倍增计划做人才支撑。ESI学科倍增计划中的学科是我们重要的关注点,比如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和基础研究领域。前不久,学校与陈俊松、秦小龙和祝峰三位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签约,学校全球高被引科学家至此增至4人,仅次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与浙江大学等并列全国高校第三。高被引科学家是做基础研究的重要力量,是我们人才引进与培育的关注重点之一。为了给ESI学科倍增计划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我们将进一步丰富人才引进渠道。除了“主渠道”——国家人才计划,我们还要积极引进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国家奖主要完成人、重要国际学术奖励获得者等等。

  在加强外引的同时,我们还要在内培上花大力气,重点在顶尖人才和青年人才上发力。在顶尖人才方面,充分调动国内外专家资源,通过建立咨询委员会等方式推动顶尖人才培育。在青年人才方面,成电有相当多的优秀青年教师,这是学校的财富。前不久,我们举行了校“百人计划”座谈会,大家总结成果、分享经验,纷纷表达了进一步提升科研能力,积极参与国家级人才项目申报的强烈愿望。我们相信,大力加强内培,以“百人计划”入选者等为代表的优秀青年教师群体中一定会产生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在“内培”方面,学校近期将出台两个重要的支持计划。一个是团队学术跃升计划,就是将海外大师级团队请进来和青年教师开展学术合作,共同为了一个感兴趣的课题集中攻关,联合发表高质量的署名文章,提高基础研究的水平。另一个是海外学术提升计划,将助力那些有望冲击国字号的青年人才赴海外名校,与一流的导师进行实质性的学术合作,提升学术水平。总之,“内培”方面的这两个计划是相辅相成的,前者是促进教师团队整体成长,后者是让好苗子尽快成为国家级人才。人力资源部将与学院做更多的联动,调动学院、团队的积极性,在“内培”方面不断探索。

  三是积极进行人事人才机制探索,为学校未来发展提供保障。我们探索多类型的用人方式,实行多元化的评价。学术评价将更加注重同行专家的评价,制定合理可行的政策,让有良好工业界背景、丰富工程经验的高水平工程研发人员能够积极参与到学校的人才培养中来。同时,考虑制定积极有效的支持措施,让包括创新创业教师在内的不同类型人员均有发展的通道。在专职科研队伍方面,将加强博士后的工作。在“十三五”规划中,计划建立一支1000人的专职科研队伍。作为专职科研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博士后规模和质量将是今后工作的重要抓手。规划也明确提出,未来五年学校外籍师资队伍要达到200人。我们正在探索与国际接轨的方式,更多地引进与我校专业相关的优秀外籍教师。

  另外,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津贴综合包干制度,充分发挥津贴包干等杠杆作用,引导学院实现特色发展和内涵发展。

  我们将以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举措,不断推动学校人事人才工作再上新台阶


编辑:林坤  / 审核:罗莎  / 发布:一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