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李言荣校长在2013年全校教授和中层干部大会上的讲话全文
(2013年9月6日)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从今年4月份担任校长以来,一直在思考和调研关于学校未来发展的问题,和志强书记就一些要点也进行了讨论。今年暑期,我又拜访了教育部、四川省和成都市有关领导,听取他们对学校未来发展的意见。这次报告只是一个初步想法,未经党委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讨论,有些不太准确的地方还请大家多批评指正。
大家都知道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是如何成立的。成电可谓是出身高贵,血统纯正,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都一直以此为傲。如今的成电已经走过了57年的历史,有必要回顾一下我们是从哪里来的?未来究竟要到哪里去?如何跨得过去?这是我今天报告的主线。
下面,我将从“形势和任务”“国内外单科性院校情况”“目标和路径”共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形势和任务
电子科技大学现在面临的主要形势和任务到底是什么?
1.“985工程”大学的目标和要求。我们是“985工程”大学,国家对这一类大学的基本目标和要求是:在21世纪的头20年,建成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世界一流大学主要指所谓的“2+7”高校。从现在各个大学排行榜来看,以北大、清华等为代表的中国高校第一方阵基本徘徊在世界一流大学的边缘,再过若干年将有望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至于电子科技大学,在本世纪头20年的发展目标显然是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不仅如此,国家对“985工程”大学提出的最终目标都是要在本世纪中叶建成世界一流大学。面对这样的目标和要求,我校可谓是任重道远,压力还很大、路还很长、差距很远。电子科大从未主动参加过国际学科评估,也很少出现在世界大学排行榜里。最近能够查到的,是一个网络上的世界大学学术评估结果,我校是全球第1066名。在QS亚洲大学排行榜中,我校处在181-190位。对照国家的要求,电子科技大学要在本世纪中叶步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我们究竟该用什么办法、通过什么路径去实现这个目标?我校未来发展的路线图、突破口怎么找?
2.新一轮全国学科评估的启示。2012年国内学科评估,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两个优势学科在国内的排名已经是数一数二,成绩令人振奋。说明经过多年建设,我们在电子信息主流领域的优势继续巩固,办学特色更加鲜明。但是,我们还不敢说自己是完全的高水平。水平是什么?一般来说是指学术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在认真分析学科评估的各项二级指标之后,就会发现与综合性大学的电子信息学科相比,我校的差距在拉大,水平甚至有下滑的危险。在师资方面,我校参加评估的人数是东南大学、清华大学的两三倍。比如“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我校是350人,东南是132人,清华是81人。再比如“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我校是255人,东南是88人,清华是124人。其实大家知道,我校在这两个学科的师资体量实际不止这些。在学术性指标方面,学科评估要求选取近五年发表的20篇代表性论文。我校在论文的发表级别和他引率等方面基本排在十几名;人才培养质量排名,我校也在十名开外。应该说,这几项指标和学校的总体排名是有差距的。如果今后的学科评估继续加强这些学术性指标,我校的处境将会很危险。电子科大长期被称为中国民族电子工业优秀工程师的摇篮,应该是好事,但实际上培养工程师不是研究型大学的主要目标。对于电子科大这样一所以工为主、电子信息特色突出的“985工程”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更多地应该集中在为国民经济和国防科技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社会精英。在当前的学科评估指标中,我们比较好的是优秀教师群体和科研实力,但这些优势还没有转化为学术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而恰恰是后两项指标最终决定了学校的整体实力。据了解,今后的国家学科评估将显著增加学术水平和人才培养两项指标的权重,我校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因此,我们的办学有必要进一步回归学术、回归育人。未来,学校的声誉和影响力如何保证?我们在今后的学科评估中如何“保先进位”?这些都值得大家深入思考。
3.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实质。经过多年的规模扩张,现在国内高校普遍回归到内涵式发展道路上来。内涵式发展的核心是六个字:结构、质量、特色。其中,结构是第一位的,没有好的结构,质量和特色都是短期的、没有保证的;结构不好、不合理,单项越高可能整体稳定性越差。尤其是对于我们这种单科性院校,面临的压力很大。电子科技大学建校57年,学科体系架构与建校初期相比基本未变。21世纪初期,我校曾有一次学科布局调整的机遇,但由于电子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一俊遮百丑,我们学科结构没有本质变化。尽管电子科大紧紧抓住了这次电子信息产业的大发展机遇,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和建校初期相比,目前学校的地位和核心竞争力究竟是增强了还是减弱了?应该说,我们规模化培养人才的能力大大增强了,但学术研究能力变弱了;办学条件大大改善了,但师资队伍优秀率相对降低了。在成电建校初期,三所名牌大学的优秀师资汇聚成都,可谓是“皆一时之选、大师云集”。记得在我校“211工程”论证的时候,清华大学吴佑寿院士曾直言:“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批批学者包括很多后来当了院士的都曾到成电学习,学成后再返校开办相关专业,那时来成电有一种朝圣的感觉。而到了九十年代,面对学校走下圣坛的现实,成电人内心的滋味如何?”我们出去交流的时候,外面的人经常会说“‘成电’是个好学校”。相比之下,“电子科技大学”的声誉却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说实话,不是我们不努力,实际上我们的老师都非常敬业,每一届领导班子也很勤奋。我想根本原因在于:单科性学校要保持长盛不衰,难度很大,也不符合科学规律,毕竟有高潮就会有低谷。当前这个时期,单科性院校承受的压力远远大于理工科院校,理工科院校的压力远远大于综合性院校。单科性院校普遍有一种孤岛心态,危机感很强,总怕办不成百年大学。在同城大学之间,单科性院校这些年的共同感觉是“一路小跑,长期小跑,跑得满头大汗。而其他综合性院校好似闲庭信步,结果人家的各项指标也很不错”。就成都地区而言,与四川大学等高校相比,我校老师在职称评审及科研工作等方面的要求更高,压力也更大。这也是高等教育规律所决定的。目前,电子信息学科已经和数理化天地生一样,很多高校都在办,门槛值已经很低,基本属于通用基础性技术。对此,我校要尽早谋划和调整,及早适应未来学科的发展变化,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与规律。
4.国内外科技发展对高校提出的两方面要求。与其他类型的大学相比,科研工作对研究型大学至关重要。学校的科研能力强、项目好,就能吸引好老师,培养好学生。对高校而言,科研工作应该符合两个“面向”(当时习近平总书记还未提出科技工作的“三个面向”),即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际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是理工科院校要长期面对的,解决技术应用领域的关键问题是这些院校的责任。此外,要办成一所基础深厚、发展长远的大学,理工科院校还必须面向国际学术前沿,这也是研究型大学永远的追求。对于综合性大学来说,面向国际学术前沿是它们的主要方向。而同时兼顾“两个面向”,使得单科性院校比综合性大学面临着更多压力,争取科研资源也变得更加困难。
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方面,现在高校想要牵头系统级项目越来越难。其深层次原因是国家在调整战略,在把企业纳入技术创新主体的同时,更倾向于让专业科研院所牵头系统级项目。面对这样的弱势地位,我们该怎么办?我认为,整合力量、在交叉领域处寻找新的突破点是学校未来要长期努力的。
在面向国际学术前沿方面,我校解决基础后劲问题的能力不足,基础研究的人才队伍薄弱,还不稳定(最近几年离开成电的教师主要是搞基础研究的)。学校的理科以前就弱,未来如何加强?我认为,有两种思路:一是Bottom-up(从基本原理向技术方面开拓),这方面我们与综合性大学的差距更大。二是Top-down(从重大工程应用中凝练定向性基础技术问题),这条途径更适合我们,但我校没能真正落实。在这方面,上海交大做出过有益尝试。张杰校长曾经动员全校教师,试图提出100个“涉及重大工程的基础性、前瞻性科学问题”,从而为该校的基础研究指明方向。
总的来说,若想办名校、办强校,单科性院校就会始终面临两条线上的竞争,我们的学校、老师、学生都将长期面对更大的压力。
5.中国高等教育正处于混合发展模式的现实背景。关于我国高等教育的特色,我认为是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相交融,学校自主权与政府指导性相结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分离。近些年获得高速发展的国内高校,都是在一边努力寻找平衡,一边探索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
我校是学科特色型大学,本来应该办精英教育。但是由于国家政策、人才需求、拨款制度等多方面原因,最后却办成了大众化教育。区分大众化教育和精英教育的通用标准是师生比。精英教育的师生比是1:3-7,大众化教育的师生比为1:15-20。按这个标准,我校属于大众化教育;但我们的学校定位是精英教育,它的要求则是人才培养需要更多“面对面、点对点、一对一”的小班教学和个性化教育。电子科大正是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纠结发展,长期拖下去可能会出问题,会导致学校特色的衰减。
回顾建国以后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一般认为每过20年就会有一次高校大调整。15-20年后,中国将成为世界发达国家(GDP全球第一,全面实现小康,建成创新型国家,全面实现现代化),高等教育也将进入改革转型期。到那时,单科性院校将基本完成国家高速发展阶段对批量性人才的需求,接着就会面临院校的大调整。少量提前布局改革调整了的单科性院校会升上去,转型成为多科性院校;一大批又将退回来,只办单科性学校;还有一批会被综合性大学兼并。这个规律在欧美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上都有所体现。
以上五个方面就是电子科技大学当前面临的主要外部形势和内部总体情况。
二、国内外单科性院校情况
很多国家(包括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等)在经济高速发展之前,都曾有过一段单科性院校发展的黄金时期。过了几十年,当这些国家成为世界强国之后,这些院校都到哪里去了?尤其是美国,单科性院校在国家繁荣发展之后纷纷消失,这究竟反映出怎样的规律?
1.美、英、法、德、俄等单科性学校发展分析
在今年暑期,我查阅了大量资料,试图寻找欧美国家出现以上院校变迁现象的来龙去脉。美国单科性院校的发展源于南北战争之后。南北战争结束后,国家获得统一,发展经济成为国家建设的主要任务。许多单科性院校,包括麻省理工学院(MIT)、加州理工学院(CIT)、佐治亚理工学院(GIT)等学校的前身,都是在此期间建立的,而且都属于单纯的技术工艺学校。以MIT为例,该校1861年成立,最初把机械师、土木工程师、建筑师、矿业工程师、实用化学师等技术工程师作为培养目标,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对实用性人才的需求。经过几十年发展,美国1928年的GDP超过了整个欧洲,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然而,MIT发现自己的人才培养存在缺陷:毕业生的现实适用性很强,但解决未来问题的能力却很弱。到了1930年,普林斯顿大学物理系的康普顿接过了MIT帅印,开始推动全面改革,并在该校历史上首次提出“没有一流的理学院,就没有一流的工学院”。此后,MIT全面加强理科建设,先建物理系,然后成立理学院,MIT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一所理工结合的大学。
至今为止,美国许多单科性院校都变成了综合性或多科性院校。从建校至今依然保持单科性特色的院校,只有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CSM)。这所学校的规模很小,保持了地矿、石油领域的单科性,每年只招生二三百人,开展精英教育,主要培养矿业技术人才,毕业去向大多是亚非拉等落后地区(缘于美国注重对全球战略资源的控制与获取)。随着技术进步和时代发展,地矿行业不再需要太多人,CSM也随之衰落,现在的全球排名已在500名以外。由此可见,从单科性大学向理工大学再向综合性大学发展,是一个大趋势。但是,我们也要注意,综合性大学并非无所不包的“全综合”,而是有所选择的“小综合”。包括MIT在内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有选择性地追求卓越。
再看看法国。高教界普遍认为法国是单科性院校办学质量比较好的欧洲国家。2010年,教育部组织了国内7所单科性院校的主要负责人赴法国深入考察。法国的院校体制是“大学”与“大学校”并存。大学主要是综合性的,全国共87所,“大学校”是单科性的,共有952所。其中,占高校总数92%的大学校招生数只占法国大学生总人数的5%。这是因为大学承担通用型人才培养,开展大众化教育;而大学校承担工程师培养,走精英教育路线。大学校的学生规模一般在2000人以内,有的甚至每年只招几十名学生。大学校的专业划分非常细,比如陶瓷工艺、糕点师等等,培养的人才非常实用,就业率高,入学门槛也高。
进入21世纪以后,法国的许多大学校也感到了学科单一所带来的危机。为谋求未来发展,大学校探索了两条应对途径。途径一:拓展成理工科院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争取“大学”的权利,比如开办研究生教育,颁发硕士、博士文凭。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一度只承认法国大学文凭,而不承认大学校。现在则是有选择地予以承认。在拓展学科上做得比较成功的是巴黎综合理工大学,她培养出了法国的几位总统、总理,还有几位诺奖获得者。途径二:成立集团联盟,形成多科性。比如巴黎高科技工程师学校集团(Paris Tech),该组织通过集团化发展,把巴黎路桥学院等11所单科性学校聚集整合起来,形成了多科性框架。Paris Tech也发展成为欧洲五大理工学院之一。
至于其他国家的单科性院校,英国与法国的情况类似,德国与美国差不多,俄罗斯与中国的状况相近。中国的单科性院校最早师从俄国,现在俄罗斯逐步开始借鉴中国的经验。
2.欧美单科性院校发展趋势的启示
第一,没有一所单科性院校是世界一流大学。它可能是好学校,但绝不是世界一流。目前世界排名前400位的大学,没有一所是单科性的。一流大学要有一定数量的一流学科,要有成体系的学科结构。每所大学一流学科的数量不可能太多,毕竟资源有限,最好是三到五个。
第二,没有一所单科性院校在不调整、不扩张的情况下,还能一直兴旺。一个国家在经济高速发展期,必然会带动钢铁行业大发展。欧美大学一度都设有冶金系或冶金专业。而现如今,这些院系、专业都已并入了材料、机械等学科。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那是因为这些国家的发展已经超越了特定阶段,不再有特定阶段的技术和人才需求。在我国工业化刚刚起步的时候,以冶金见长的北京科技大学曾被誉为“小清华”,专业很热门。而现在北科大的招生已远不如从前。这也是因为北科大没有像东北大学、中南大学那样较早地转型。后者的学科调整早,现在已发展成为多科性院校。我校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主,目前仍处在发展的高潮期,办学情况还比较好。但也要有忧患意识,毕竟时代在变化,科技在进步。
第三,成功的、发展好的大学基本都是从单科性院校逐步拓展成多科性大学、理工大学乃至综合性大学。21世纪大学的普遍形态是综合性,但没有一所大学能够覆盖所有学科。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都曾尝试开办“全科大学”,让学生进校后想学什么就能学什么,结果证明根本行不通。
3.我国单科性院校发展情况分析
上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百废待兴,急需各类专门人才。包括成电在内,国家成立了一大批单科性院校,涵盖农、林、水、地、矿、油、电、医,以及文化、语言、传媒、财经等行业领域。据有关统计,当时归属中央部委的单科院校有571所。然而,随着国家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到了上世纪90年代,单科性院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开始大大降低。在世纪之交的高校大调整中,大批单科性院校被并入综合性大学。只有少量特色鲜明、学科优势明显的学校,例如电子科大,进入了教育部直属高校行列。目前教育部直属高校共有75所,其中一半以上(大约40所)都是在那次调整时进入该序列的,从而避免了被合并的命运。上一轮高校调整之后,很多单科性院校得到了继续发展,师资数量、招生规模、校园面积等都在成倍增长,并且大多从单一学科外延成为多科性大学。应该说,多科性办学是这一类院校的普遍趋势。
通过比较,原单科性院校中如今发展比较好的,应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航原来是一所航空学校,主抓航空航天,现在主要发展“空、天、信”三个学科。北航的多科性办学成果在近年的国家科技奖励、全国学科评估中反映明显。中南大学的转型也比较成功,从一所培养矿冶工程师的学校发展成为一所综合实力很强的重点大学。
对于这些曾经的行业性院校,在长期办学中普遍产生了一些问题,如学科单一、重技术轻科学、重科研轻教学、基础研究水平不高等等。这些问题长期积累,导致单科性院校的优势学科核心竞争力有弱化的危险,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足,培养的学生知识结构较窄、发展后劲不足。2011年,北京邮电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11所没有进入“985工程”的211大学借鉴法国大学校集团联盟经验,成立了单科性院校战略联盟(即“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抱团取暖,争取政策,谋求发展。
三、目标和路径
1. 目标
经过以上分析,再重新回到我校的发展问题上来。电子科技大学的发展目标,应该遵循国家为“985工程”大学确定的共同目标,即“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前几年,学校也确立了“特色性、研究型、开放式”高水平大学的建设目标。去年学校第八次党代会,提出要强化“一个中心”,实施“三大核心战略”,实现“两个显著提高”。特别是三大核心战略中的人才强校战略,对我校而言应该是一个长期的主战略。
在前面这些基础上,我想进一步梳理学校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即“进一步保持电子信息特色,增强理科实力,拓宽学科结构”。对电子科技大学来说,电子信息是立校之本,军事电子是特色之路,基础创新是活力之源,两个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国际学术前沿)是当前的根本任务,理工结合的多科性是强校之路。
2. 办法与抓手
围绕上述思路和目标,在未来几年或更长的时期,学校发展的抓手比较多,困难也会非常多。我认为,重点要做好三件事:
① 特色性
要进一步巩固和加强电子信息特色,这是决定未来一二十年内学校地位的举措。电子科技大学仍然处在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带动管理科学化与服务社会化,仍然是国家发展的主要潮流。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成立,就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一个明显标志和导向。未来,我们既要做好“电子行业”,也要做好“行业电子”。此外,国家安全需求也为我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例如,十八大报告里提出要建立强大的国防,而未来的国防必然要信息化。关键在于我们能否真正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
巩固电子信息特色,应该以大团队建设为抓手。我们要重新谋划和整合工程技术大团队,聚集和收敛核心竞争力,形成20个左右代表学校水平的跨学科研究中心。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单科性院校形成了“团结意识强、团队精神好”的优良传统。对我校而言,若要同时做好“电子行业”和“行业电子”,就必须解决更多的问题,构建更大的团队,树立更强的团结精神,切实提升核心竞争力。对于电子行业,重点是如何聚焦的问题;对于行业电子,重点是如何拓展的问题。现在国家大力倡导“协同创新”,不仅如此,我们首先要做好校内交叉协同——这些都需要大团队的支撑。学校目前过千万的团队一般是一二十个人,这是不够的。如果想在国家级平台上竞争,必须是几十人的大团队。如果一个团队能拥有15-20名固定人员,再加上10-20名校内跨学科人员,以及20-30人的外聘的流动人员,这样的规模就比较理想了。
学校现有教职工35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是2100到2200人。未来比较理想的情况是:三分之一强的教师聚集在“面向工程技术、保持行业特色”的研究中心,三分之一弱的教师关注基础科学或从事与技术应用有关的基础研究,还有三分之一的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或年龄以教书育人为主。
团队建立之后,下一步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进一步激发团队活力,让全体成员都有更高的目标、更高的追求、更大的勇气、更大的责任,并且乐此不疲,愿意做大做强。对此,我初步的想法有三个:一是重点建设投入。我们要在平台建设上下功夫,不要只建小平台,而是要瞄准国家级平台重点进行建设投入,去争取获得如国家创新群体、教育部创新团队、国家奖等,学校在过去几年获得的国家级科技奖励,都是来源于大团队、大平台。二是激励政策。在人员招聘、职称晋升、定编定岗、项目推荐等方面,学校要有导向、要给予优先权。三是待遇与考核。通过设立“学科首席教授”岗位等方式,把团队带头人和学科(或学科方向)的发展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在待遇上,学科首席教授的津贴甚至可以超过院士,国内有些高校已经这样做了。此外,团队要和学校签订目标任务书,每年考核,每年交流,每年年底总结和奖励。对团队带头人的考核要求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竞争经费、竞争项目,竞争国字号成果。对此,建议由科技部门牵头,研究生院、人事处等部门共同制定团队的考核方案。
② 高水平
怎样提高水平,这个相对来说更难。提高水平主要指的是两个方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基础研究能力。如果说建设团队、巩固特色决定了学校未来10到20年之内的进步,那么学术水平的提高决定了学校20年之后的办学质量。基础研究长期是电子科大的短板,今后该如何弥补?我认为,一方面要整体提高各个学院的基础研究水平;另一方面就是要集中发展理科,尤其要提高物理学科的水平。对于我校而言,未来是在体制上成立理学院、物理学院或者数理学院,还是像西安交大那样成立基础前沿研究院?还有待讨论。这里,我想谈谈清华大学的例子。清华是一所典型的工科学校,近年理科发展得非常好。物理学院曾经是北大的王牌,但是现在清华大学物理系的院士有十个,远远超过了北大物理学院。不仅如此,清华大学物理系在今年上半年产生了一个诺贝尔奖级别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清华从物理学科入手,在理科建设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
关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们应该加强理工结合的人才培养,要扭转办职业化教育的倾向。学校刚刚开展了为期一年的教育教学大讨论,全校在课程体系、教学质量、实践能力等方面有了基本思路,但还不够。特别是在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仍有待加强和提高。这里再谈谈MIT。1931年到1947年期间,MIT的理工结合很成功,但是培养的领袖级、引领型人才还不多。为此他们就“未来几十年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工科人才”这一问题进行了重点研讨。研究的结论经过整理,形成了著名的《刘易斯报告》,其中提出了改革课程体系、在工科院校加强文科通识教育的思路。《报告》认为,在四年制本科阶段,20%的课程应该是写作、口语、心理学、科学思想史、文学概论等方面的内容。电子科大现在每年招5000多名本科生,其中如果有2%到3%能成为拔尖人才,我们的人才培养指标就比较乐观了,在学科评估填表时也就没那么费劲。西电78级学生中一共出了5位院士,其中4个人还是一个班的。成电学生也有非常优秀的,但是到最后为什么没能走那么远呢?对这个问题,我们要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一所大学的硬件条件很重要,但硬件条件并不完全决定最终的办学水平。人们常说,中国有世界一流大学,那就是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那个时候,办学条件十分艰苦,晚上连灯都不亮,只能点着蜡烛上课。但因为校园里大师云集,有精神、有理想的学生汇聚一堂,西南联大还是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人才。对于工科院校,一般说来我们在人才培养上有两个共同的缺陷:一方面,学生缺乏跨学科的广度,知识结构不完善;另一方面,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养成不够好。所以,这两点才是我们培养创新型人才过程中最核心的问题。此外,我们还要培养学生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综合能力,努力增加学生出国交流机会,拓展他们的国际视野。
关于加强基础创新研究,这是我们今后要永久面对的一个问题。电子科大在基础创新研究上的压力非常大,首批14个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里面没有我校;4个“学术前沿类”协同创新中心中,有2个是关于量子信息的,分别由北大和中科大牵头。好在现阶段的信息传递方式主要是电子还不是量子。如果今后变成了量子,我们学校该怎么办?所以,我们必须规划、启动几个与学校相关性强的前沿和交叉方向。首先从物理开始,这是因为物理是工科、电子信息学科共同的基础。学校的现实状况还不允许大家都去做纯粹的自由探索,完全凭兴趣去做研究,必须从学校层面去引导。明确了前沿和交叉方向之后,要争取在五年内出5-6位学科带头人。这些带头人要在我校工作5到10年,基础研究才会有起色,方向还是从物理开始。这部分人实际就是面向学术前沿,主要精力用在发表高水平论文,提升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在国际会议和国际学术组织中任职,多在国际上发出成电声音。如何让他们能够安心来做这些事呢?他们凭什么有兴趣来做这些事呢?我想有三条途径:一是重点建设投入。学校的中央专项科研经费资助应该有选择性,要重点投入。要引导和保障这些教师紧密结合前沿方向,密切跟踪相关领域的领军人物。二是修订论文奖励办法和职称评聘条件。学科评估只要求学校列出20篇代表性论文,再多都只能是这20篇。因此要更加注重论文质量,对重要的学术论文进行特别的奖励。对于职称评定,特别是教授的评定,一定要有自然科学基金的要求。武汉大学、华中科大、华南理工等高校明确规定,任职期间没有自然科学基金的不能评教授。对教师学术水平的评价,还应该关注学术组织的参与度。评职称当教授,连学术会议都不参加,这怎么能行?有教授曾说,我们也不知道成电怎么了,境外的学术会议基本看不到成电的教师参加,西电也好不到哪去。相比之下,上海交大、东南大学这些综合性大学的教授就经常能看到。我在前面说过,综合性大学侧重于追求第二个面向(面向国际学术前沿),所以它们的国际交流很活跃。电子科大要兼顾“两个面向”,同样离不开学术交流和参与学术组织。我们的教授如果不主动点,不去找学术组织,那么学术组织也不会找你,时间一长就彻底脱离了大部队。要改变现状,还得看学校如何引导。三是年薪制。从事基础创新研究的学科带头人(包括方向带头人)具有特殊性,要探索实行年薪制,也就是美国的PI制。这方面可以调研西安交大。大学里可以鼓励学术自由,但不能鼓励学术民主。对于从事基础研究的人员就不能年年考核,而是实行一种状态考核,一个聘期的状态考核。对此,建议由人事部门牵头,研究生院、教务处等部门共同制定这类人员的考核方案。
③ 多科性
没有一所大学是在一夜之间形成的,学科结构从单科性变成多科性也不能一蹴而就,要逐步去形成。多科性决定了学校的长久性,决定了我们是不是要办百年大学。要形成多科性,需要借助外力学科的交叉来调整结构。对我校而言,就是从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结合出发,探索符合学校实际的多科性发展之路。具体可从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前期成立的新学院还需要继续支持。近几年,学校成立了能源、资环、航空航天这些新学院。但总体来说,这些学院的发展速度偏慢、规模偏小。今后还需要进一步凝练方向,找准突破点。在此基础上,要成团队、成建制地引进人才。这些学院尽管是新成立的,但是其学科范畴依然属于工科(属于行业电子领域),没有变成理科,还未给学校带来实质性的结构变化。所以,我们还要做新的尝试。
第二,尽快推动电子信息技术与医学的结合,壮大生物医学工程实力。人类健康是21世纪的主题,能否推动生命科学与当代最核心的电子信息技术相结合,实现信息医学的突破,对于我校意义重大。在假期与教育部领导交流,他们说美国在搞“脑计划”,全世界都在关注“脑计划”,还问你们电子科大能不能弄一个“双脑计划”?这个世界不就是“人脑”和“电脑”在控制吗?这两个脑,哪个能离得开?应该说,生命科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远没有与电子信息学科结合那么直接。尽管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一门通用技术,门槛值比较低,很多学校都在办。但我校毕竟是“中国电子类院校的排头兵”,对信息技术肯定有不同层面的理解。所以,我们能不能在生命科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上起得早?起得早、跑得快、干得好才行。面对这样一个推动认知科学发展难得的大机会、好机会,我们不该错过!
3. 实现路径
学校的发展路径可以分近期、中期、远期“三步走”。不论是近期、中期,还是远期,特色性、研究型都不能丢。在近期,我们的重点和着力点在多科性上。在中期,我们的重点在理工结合上。理工结合要产生作用将会比较漫长,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开始做,争取在中期之内有初步的作用。近期、中期也就是最近一二十年,我们能不能把握好这段时间,将学校建设成中国最好的特色型大学之一?真正走出一条电子信息学科特色型大学的发展之路?对于什么是中国最好的特色型大学,我心目中的标准是:学科生态好,学生培养质量好,师资队伍素质好,整个学校要有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校园充满活力;教师有尊严感,学生有自豪感,管理者有成就感。在远期,我们要着重提升国际影响力,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终极目标。
当前,我们主要抓三件事情来带动学校发展:要巩固电子科技大学的电子信息特色地位,必须抓大团队(特色中心)建设;要提高我们的水平,必须抓理科、基础研究以及理工结合的人才培养;要形成多科性的结构,必须首先抓信息医学融合。
希望通过抓这三件事,带动学校实现三个变化。第一,带动全校理清电子科大“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如何去”的问题。各个学院、各个学科、各位老师都应该分头讨论,认真理清这些问题。第二,带动学校管理工作方式的变化,将研究型和高标准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各职能部门在服务师生的同时更应加强引领发展。第三,带动教师队伍实现从平凡到优秀、从优秀到卓越的转变。做到国际会议有声音,国内外大奖有名次,权威期刊有文章,国际学术组织有地位。在校内营造一种高手云集、和而不同、相互欣赏的氛围。
最后,我特别说一下学校的管理工作。我们学校是研究型大学,做学问搞研究不仅仅是教授、老师们的事,管理工作也是一门学问,也需要研究。在去年的全国学科评估中,学校获得了好成绩,这既是全校师生努力的结果,也离不开研究生院的前期准备工作。在迎评期间,研究生院没有局限于信息的上传下达,而是对学校整体的情况和基础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对比了兄弟高校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准备了评估材料。再比如人事处,针对年轻人多,三五人成立一个小组,围绕一项主题研究一年多,再把研究成果拿到部门内部交流。应该说,这种研讨对年轻人的成长帮助很大。再如,招生工作现在竞争十分激烈,情况也比较复杂,但是学校今年的招生质量继去年之后又有了显著的提升。如果招生部门没有提前去研究一些问题,不把情况分析清楚,怎么可能做出这些成绩?今年,后勤部门在图书馆和教学区的卫生间放置了卫生纸和洗手液,不但更加贴心地为师生服务,而且对提高学生的文明程度有不小的作用。所以,要把研究贯穿于各项管理工作中。职能部门在做好服务之外,要研究业务相关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并引领发展。
总之,只要大家共同努力、一起奋斗,紧紧围绕办一所百年大学的目标去构筑,电子科技大学就能成为中国最好的特色型大学之一。
(根据李言荣在2013年9月6日全校教授和中层干部大会上的讲话录音整理,已经本人审阅,有小的删改)
编辑:林坤 / 审核:罗莎 / 发布:一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