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我的座位在哪呢?”许多想在图书馆自习的同学,面对图书馆座位上满满的各种“占座”物品,难免会“望座兴叹”。
由于冬日寒冷,许多学生都不喜欢去没有空调的教室自习,而是选择温暖的图书馆。这就使原本供需紧张的图书馆座位更加紧俏抢手,并催生出一个备受诟病的名词——“占座族”。
占座可谓是由来已久,在高校十分普遍。常常遇到座位被占但并没人使用的情况,不见“人在读书”,只见书在座位“睡觉”。
为何总会有人占座,并使如此珍贵的座位资源浪费呢?其实,图书馆已经明文规定:“图书馆有书但座位超过半个小时以上依旧没有人坐,则可以被其他同学使用。”
但是,谁会知道这个有书的座位有多久没有人坐呢?谁又会一直等在这个座位旁边超过半个小时,确定没人来之后再坐下呢?显然,这个规定的可操作性不是很大。
约束是一个方面;更关键的是,占座者的意识。他们还没有认识到,占座是对规则和秩序的严重破坏。
图书馆占座使“先到先得”者利用了同学们不好意思坐被占座位的善意,让占座族对公共资源——座位的短期使用权长期化,让本来属于全体同学的资源在极大程度上私有化。
因此,占座的本质,是对公共资源的使用规则的破坏,不能因为它是一件小事而被忽视。从大的层面来说,如果“先占先得”成为整个社会的分配规则的话,那么,在不具有实际约束的条件下,会有多少私欲横行啊?!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从反对占座到开始树立规则意识,应扎根于每一个人的心中。在图书馆占的不仅仅是一个座位,而是对公共资源的使用规则的破坏,是将不文明的行为以具有传染性的方式传播。而这种集体无意识的微小破坏,恰恰是对文明的最大践踏!
停止占座吧!占座族!起来抵制吧!找不到座位的同学们!是时候找回“属于大家”的图书馆了!
编辑:旷野 / 审核:旷野 / 发布:旷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