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编者按:近日,《中国科学报》采访了校党委副书记、创新创业学院院长申小蓉,青年科学家创新创业典范、我校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周涛教授等专家学者。6月3日,该报第七版头条以《什么“土壤”孕育双创典范》为题,对我校师生的创新创业工作进行了深入报道,全文如下:
许祖彦:创新就是要做世界上没有的东西,指标又是最先进的,这意味着好多研究内容必定是具有探索性质的。
周涛:凡是学校的老师,即便是过去担任过行政职务的,只要转化的是本人的知识产权或者能够证明技术与本人的论文、研究成果有关,都可以搞企业,不需要遮遮掩掩。
申小蓉:创新创业决不是纸上谈兵,学生需要在校内阶段就能对此有深入的了解和实践,牢牢注入双创的基因。
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科学家、大学生作为科技创新创业的主体力量,其中既有资深的两院院士,也有国内曾经最年轻的教授,甚至还有没毕业的学生团队。他们有的默默坚持了几十年,而有的几年内就风生水起。他们之所以能走在创新创业大潮的前列,除了技术因素,还与其所在的“生态环境”息息相关。他们中的一些人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便向记者介绍了什么才是成功孕育双创项目的“土壤”。
宽容、信任与耐心
就在院士大会召开之前,当了40多年课题组长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功能晶体与激光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许祖彦,刚刚在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参加了激光显示项目推进会。
激光显示是被称为继黑白显示、彩色显示、数字显示之后的第四代显示技术,而许祖彦是国内自主研发激光显示技术并推动其产业化发展的“第一人”。此次,经过与地方和企业的合作,年产3万台激光电视的现代化生产线已经建成。
熟悉许祖彦的人都知道,这位年过花甲、身体硬朗的老科学家几十年来都在执着于“创建国际前沿”。按他自己的话说,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他就做了三件事:第一件就是深紫外激光器,坐了10多年的冷板凳,但有它自己的好处,没人和你竞争,能够踏踏实实地搞研究;第二件事,在高功率、高光束质量和变频全固态激光产生和应用方面;第三件就是激光显示,从“八五”开始到现在。而这三件事,无一例外都是从0到1的创造。
2013年,全固态深紫外激光器研制的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能够制造实用化深紫外激光器的国家,且这一技术实施了对其他国家的禁运。许祖彦就是想证明,中国人可以造出国际先进的大型科学仪器。
当时,许多人问他这个项目成功的经验是什么。许祖彦回答:“相信科学家,给予宽松的政策。”
他回忆,当时在面对财政部和中科院的项目论证会上明确提出,不可预测经费可能达到上千万,还有18个月的不可预测时间。但现场没有任何人提出异议,最终财政部甚至还追加了一些项目经费。“四年后的项目验收会上,也没有人质疑我们浪费科研经费,没有人指责我们延期完工。因为我们把8种国际首创的深紫外激光科研装备各项既定目标全面完成了。”
“创新就是要做世界上没有的东西,指标又是最先进的,这意味着好多研究内容必定是具有探索性质的。”许祖彦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搞科研不是修马路、盖大楼,很多事情说不准,如果都像后者一样精确预算、严格限制,基础科学没法搞。
“要创新,唯有给予科研人员充分的信任,把真正适合的工作交给他们,制定双方都认可的计划,然后放手让他们去做。如果做不好,下次就不给他们机会。而绝不是在科研人员工作的过程中,每走一步都要插手管。”许祖彦坦言,从这个角度看,目前科研创新的氛围并不理想。
除此之外,他指出,短期效应是创新路上的一只拦路虎。
如今,激光显示是代表着显示技术最新的发展趋势。然而,一种新技术、新产品在导入期之前还有一段历时较长的、投资不断增长而没有销售的研发期。许祖彦表示,过去中国彩电市场都没有经历研发期这一阶段,而是直接进入产品导入期。这看似节省了研发成本和时间,实则核心技术、材料都依赖进口,利润空间非常小。
目前,许祖彦团队做出的激光显示样机总体与国际同步,一些关键的技术指标国际领先,但在推动产业化的过程中,却被寄希望于仅靠几个亿的投入就能在短期内全面上市,否则就很难获得支持。在他看来,“这是逼着科学家去夸海口”。
他认为,对于这种重要的创新性技术的研发和成果转化,国家务必需要有可落地的政策和可持续的资 金支持,着重于从材料、器件的实验室研究到应用开发和产业化的完整的研发能力建设。
不要“大棒”要“胡萝卜”
2015年,青年科学家创新创业的典范非电子科技大学周涛莫属。这位“80后”教授在2012年,与两名合伙人共同创立的成都数之联科技有限公司,如今已实现集团化发展,创立、联合创立和投资的大数据企业市值超过了百亿元人民币;2014年,他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去年,还获评央视“2015年度十大科技创新人物”。
在他看来,能做到科研、创业两手都硬与学校的氛围密不可分。他认为,组织支持创新创业最重要的基础其实是不干预。
“凡是学校的老师,即便是过去担任过行政职务的,只要转化的是本人的知识产权或者能够证明技术与本人的论文、研究成果有关,都可以搞企业,不需要遮遮掩掩。”周涛说,这在许多组织中是有所限制的。
其次,学校将科学家创新创业的回报尽可能多地交给创业者本人,这也是让他感到最实在的激励办法。科技成果转化一旦变成股权或者现金收益,其中创业团队本身实际拥有的比例可占91%。
如果企业愿意以设立奖学金、捐款或者与学校展开横向课题合作的方式回馈学校,自然欢迎,但这并不是学校的目的。周涛强调,“学校一直以来的态度是,创业科学家的成功是属于他们自己的,重要的是他们真正服务了市场,为社会创造了价值。对学校而言,社会影响力得到提升就足够了”。
此外,在进一步制定、落实鼓励双创的制度中,学校对于教师的评价体系也会发生变化。他介绍说,教师不仅可以将创新创业成果折算成科研经费,参与创新创业课程也可以纳入工作量,甚至有可能成为职称评定的得分项。
把创新创业植入年轻人的基因
除了科学家,科技双创不能忽略的主体是大学生,因此,人才的培养、输送是支撑双创的基础。这也意味着,高校、科研院所面向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普及、实践、孵化的教育环境非常重要。
和总理“切磋”过的这款机器人是学生创业团队的作品,预计年销售额可达5000万元。
就在今年的4月25日,李克强总理与成都菁蓉创客小镇球场上的一个羽毛球机器人进行了一场切磋,它的创造者是一群电子科技大学的研究生。更让总理刮目相看的是,这是该学生创业团队首个面向市场的作品,且订单已经排到了年底,预计年销售额可以达到5000万元。
事实上,这款羽毛球机器人的来头不小。它是2015年度robocon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国内冠军,并参展世界机器人大会。在此之前,该竞赛团队已经有14年的积累。
去年,借着双创的风潮,指导老师带着这个竞赛团队与上海一家企业合作成立了公司,集中研发和生产健身伙伴系列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和公共服务机器人,并将它们推向市场。
如今,这个项目可以说是电子科大创新创业学院学生创业团队运行模式的代表。该院院长申小蓉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过去学校就一直把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思维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而新学院的成立,目标是从创新创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开始,配备导师,搭建平台,除了向学生系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组建团队,实战演练,孵化落地。参与者既有学生自己的创业团队,还有青年导师,导师所在的科研团队,以及校外企业。
据申小蓉介绍,目前学院现有的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有300多个,其中不乏融资上亿的项目,还有成功挂牌新三板,成为首个在全国性股票交易市场挂牌上市的大学生团队。她表示,“创新创业决不是纸上谈兵,学生需要在校内阶段就能对此有深入的了解和实践,牢牢注入双创的基因”。
《中国科学报》 (2016-06-03 第7版 综合)
报道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6/6/347786.shtm
编辑:一戈 / 审核:一戈 / 发布:一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