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就是要建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适应、与中国从大国迈向强国地位相称的世界级大学。”6月14日下午,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在清水河校区作题为《中国大学的国际学术影响力——浅谈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专题报告,深入分析ESI评价体系对中国建设“双一流”大学的参考价值,介绍了中国大学在ESI评价体系中的整体状况,并分享了自己对中国建设“双一流”大学的思考。杨晓波副校长主持报告会。
李志民介绍,根据ESI评价,截止2015年12月31日,中国至少有一个学科进入ESI前1%的高校数量为173所,总数比2014年底增加了24所,学科总数达到671个,比2014年底增加了118个。进入ESI前1%的高校数量在经历了前几年的快速增长之后增速趋缓,总体进入了平稳增长期。
他分析指出,目前,中国大学在一些基础性传统学科上得到世界高等教育界的高度重视,人才集中、科研经费充裕,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一些高校的优势学科学术竞争力较强,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在ESI前1%的学科中居于前100名的高校目前已有32所,比2014年增加了8所。在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等方面,整体上进入ESI前1%的前100名的学科共有11个,整体上进入前1%的前50名的学科共有6个,相对具有较高的优势。
在ESI2015年度中国大学被引论文方面,截止2015年12月底,中国大学被引论文总数进入ESI前500名的有17所大学,比2014年增加3所,其中除了中国科学院之外,其余均为985高校。从引文总数排名与机构总数百分比的对比关系来看,在过去8年间,大部分大学是以两位数的百分比前进的。
对比国内外大学排名的标准,李志民认为,国际上对于“世界一流大学”并没有统一的认识和明确的界定。“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比较的概念,理论上它应该在各种指标比较下都是一流的。但是,现实中没有绝对的“世界一流大学”,它只能是在一定范围内相对其他同类大学、在一定评价指标下排名相对靠前而已。
他认为,大学评价体系既要注重共性,也要尊重个性,应该按国际通用准则,以创新成果为依据,建立科学的科研分类评价体系。对于中国的大学而言,要努力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学科,工程技术类学科要满足国家重大工程技术需求,基础理论类学科要在国际上多发有影响力的论文,人文社科类学科要在国家治理和思想引领方面贡献智慧。
李志民说,“世界一流学科”有两个重要标志,一是拥有一流科研、产出一流学术成果,二是有一流的教学、培养出一流的人才。而一流科研和一流教学要依靠一流的学者队伍。对学校而言,既要有充足而灵活的经费,又要有有效的管理体制机制;对于大学教师而言,要“一岗双责”,既要以良好的科研成果提高教学质量,又要用高质量的教学助推科研水平。
在分析了科技评价体系和学术评价体系的演变历史之后,他特别提醒说,网络发表论文正在逐步成为学术交流的主渠道。互联网必将改变传统学术期刊格局和学术交流生态,在一定程度上这是中国学术期刊赶上甚至跨越发达国家的机会,也将彻底改变传统的学术论文评估评价方式,形成新的权威评价指标和评价机制。因此,学者要积极地适应这种必然趋势。
最后,李志民提出科研人员的四条基本素质:其一是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如此才有良好的方向性;其二是敏锐的灵感和想象力,如此才能很快地找到突破点;其三是很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如此才不会忽略新发现;其四是无畏而诚实的表达能力,如此才能挑战传统观念。他希望作为一流大学的教授,要争取在国际会议上有声音、在国际期刊上有文章、在国际学术组织中有地位、在国际奖项中有名次。
本次报告是2015科技工作会的系列专题讲座,由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主办。
相关链接:
李志民,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正司级),兼任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编辑委员会主任、《中国教育网络》编辑委员会主任、《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主编、高校科研管理研究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高校校办产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常务理事、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委员会委员等多项学术职务。多年来从事科技管理的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编著作7本。
编辑:林坤 / 审核:林坤 / 发布:一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