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新闻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举办“研究生人文教育与学术交流月”报告会
文:刘红芹 图:刘力银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时间:2016-06-28 3029

  6月20日下午,应学校党委宣传部、研究生院、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邀请,国内思想政治教育知名专家、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林伯海教授为校内师生作专题讲座。本次讲座拉开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首届“研究生人文教育与学术交流月”活动系列学术报告的序幕。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院长吴满意主持讲座并向林伯海教授颁发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研究生人文教育与学术交流月”荣誉证书。

04a19ef1da437afee34039a4e09c5b08.jpg

  林伯海教授以“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取向论析”为主题,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成就与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取向的必要性和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取向的探索三个问题进行了讲授。林伯海教授认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范式研究来弥补社会哲学范式研究的缺陷与不足的问题势在必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要完成从前范式到范式的历程,需要从人学取向突破,从认识上、理论上和实践上跨越,在保留其意识形态性的同时,展示中国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实践性、国际性与通约性;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取向共同体的形成尚需时日。

  讲座结束后,吴满意在总结讲话中表示,伯海教授是国内人学范式研究第一人,本次讲座内容丰富,视野开阔,既有对问题渊源的挖掘,又有研究动态的分析,对学院师生今后的学习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指引。

  6月24日上午,中央“马工程”首席专家、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艾四林教授来校作了主题为“如何看待西方价值观”的专题学术报告。吴满意主持讲座并向艾四林教授颁发“研究生人文教育与学术交流月”高水平学术专题讲座荣誉证书。

  艾四林教授从习近平总书记的219讲话引入,从中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西方价值观的哲学基础、如何对待西方价值观的成效与失效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他指出,当前国内存在阻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的“四看”问题,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处理好与西方价值观的关系。其次,艾四林教授分析了西方价值观的两个哲学基础,即个体主义和理性主义,并进一步强调指出了西方价值观的局限,认为我们要有信心平视西方价值观,既不自卑也不自恋;树立价值观的自信和自觉。最后,艾教授阐释了价值共通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61047b1496c19208acbdd0d9a968532c.jpg

11ceac42cb2cac577da2015146bd170f.jpg

相关链接:

  林伯海教授,思想政治教育知名专家,现为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法学博士、美国佐治亚西南州立大学历史与政治学系访问学者。中国西部地方政府治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省人民政府研究室特邀研究员,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思想教育研究》编委,中国政治学会理事、四川省政治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艾四林,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国家“万人计划”首批入选专家,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国家社科基金马克思主义学科评审组专家,教育部研究生思政课教学分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主任,《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杂志主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等多项课题;出版有《艾四林论文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等著作,在《求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百余篇文章;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中国图书奖等教学科研奖励。


编辑:林坤  / 审核:罗莎  / 发布:罗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