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1月9日上午,受物电学院邀请,德国哥廷根大学物理系纳米磁性及离子束表面活化溅射研究室负责人张坤博士做客物电论坛,在物电楼204会议室带来了题为“由表面活化剂控制的样品表面自组装纳米结构生成技术”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宫玉彬教授主持。
张坤博士从地理位置、历史、校园文化等方面介绍了德国哥廷根大学,并介绍了哥廷根大学物理系的科研发展。
张坤博士详细介绍了他们团队近年来的科研方向和成果。在离子束溅射过程中,任何可能出现的“污染”或刻意沉结原子都将严重影响溅射的过程和结果,这种现象首先在哥廷根大学离子束研究室于2008年被发现,并被命名为离子束表面活化溅射。固体表面自组装纳米结构的形成及其动力学发展机制受到表面活化剂的调节,并由此发展出离子束表面活化溅射技术。这一最新的离子束溅射技术打破了人们自1956年以来认为离子束溅射理论已趋于完善的认知,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离子束溅射微观研究领域,在新材料的开发应用研究中不断地衍生许多新的生长点。离子束表面活化溅射新概念为过去二十多年以来困惑人们的离子束材料改性和表面处理的诸多实验结果提供了全新的合理物理理念基础支撑。本讲座详细介绍这种由表面活化剂控制的离子束溅射技术的基本原理,实现的技术物理手段,以及其在黑硅太阳能电池、光电传感器、大面积高密度磁记录材料等领域的应用。
讲演结束后,各位老师同学对张坤博士所讲演内容很感兴趣,积极提问讨论。还与张坤博士探讨了该项技术的应用前景,以及与各自研究领域的应用联系。
主讲人简介:
张坤,四川大学物理系本科,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研究所硕士,德国哥廷根大学物理系第二物理研究所博士,德国哥廷根大学物理系,纳米磁性及离子束表面活化溅射研究室负责人。已获2项专利,出版2本专著,发表71篇学术论文。
编辑:旷野 / 审核:旷野 / 发布:旷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