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编者按:六十载星辰轮回,刻年轮沧桑;一甲子峥嵘岁月,谱桃李群芳。在电子科技大学60华诞来临之际,为汇聚校友力量,共忆母校往昔,传承成电精神,学校面向全校师生、海内外校友开展“寻找成电人”大型网络主题活动。
这是一次新老成电人之间最深情的对话,我们寻找那些最有情缘的成电人,讲述他们与成电特殊的缘分。今天,让我们走进李晓峰、李晖夫妻,来听听他们与成电的奇妙情缘。
夫妻简介:
丈夫:李晓峰,1984年考入成电三系半导体与固体器件专业。
妻子:李晖,1984年转入成电三系半导体与固体器件专业。
一场追梦之旅的开启
1984年,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上,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
这一年,柳传志、张瑞敏、王石等“教父级”企业家开创了“中国现代公司元年”,开始踏出了建立自己“商业蓝图”的第一步;
这一年,马云、史玉柱等未来的中国第二代企业家也已经在大学校园蠢蠢欲动,梦想要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一显身手。
而这一年,对于身在江西省吉安市的高中生李晓峰来说,他也踏出了实现梦想的最重要一步,那就是走进大学的殿堂。
高中时代,李晓峰一直是“学霸”。在老师的推荐下,高考时他填报了成电——这所起点非常高、电子信息领域内的著名高校。他期待着,四年后,在当下最热门的行业里成就一番事业。
然而,要从待了十多年的故乡吉安来到陌生的成都,这对当时的他来说,却是一件很艰辛的事。
开学报到时,从江西到成都,要坐60多个小时的闷罐绿皮火车,中途还要在贵阳和重庆转两次车。“记得那时火车上人非常多,我被挤得几乎脚都没沾过地,到重庆站下来转车,感觉整个人都是飘的,站都站不稳,而且困得实在不行,找了一个角落,把行李往地上一放,就昏睡过去。结果这一睡,直接从下午三点睡到第二天清晨六点!”,回忆起当年的上学路,李晓峰感触颇深。他说,虽然上学的路途很艰辛,但还是对成都、对成电充满了兴奋的期待!
1984年国庆节,还是大一新生的李晓峰(第二排左一)与班上同学在图书馆前合影
相对于外省考生李晓峰来说,当时家就在绵阳的16岁少女李晖则要“幸福”得多。作为那个年代的独生子女,她不仅家庭条件好,而且是典型的天才型学生。1983年,还是高二学生的李晖就参加了高考,并考上了华西医科大学(现四川大学)。但由于报考医学专业是父母的安排,而她本人并不喜欢学医,于是在华西医科大学度过了一年大学生活后,1984年10月,李晖申请转学到了成电,就读于三系半导体与固体器件专业。
由于比其他同学晚一个月到学校,李晖被分配到了三班。来到新的校园,再次读“大一”的李晖,不仅是班上年龄最小的,而且还是学习成绩最好的,尤其是英语,在同班同学中显得特别的突出。
李晖的名字,最早李晓峰是从同宿舍的三班同学那里听来的。一天下课回到寝室后,这位男同学便兴冲冲地对李晓峰说:“今天我们班上转来一位女生,不但年纪小,据说还是‘天才女学霸’!”。但当时,李晓峰并没有过多在意邻班的这位“天才少女”。
一段浪漫而曲折的校园恋情
从紧张的高中生活,来到轻松的大学校园,当很多同学还在因为这种“落差”而纠结时,比同龄人早熟的李晓峰早已“觉醒”。这源于他对文学、哲学等书籍的广泛涉猎和对社会、对人生的自我思考。李晓峰从小就喜欢看书,文学、历史、哲学都喜欢看。进入大学,在藏书丰富的图书馆,他如获至宝。周末的时候,他也常常借一本哲学方面的书,到沙河边的茶馆,“忘情阅读”。康德、叔本华、黑格尔、尼采……大师们的智慧深深影响着李晓峰。
大学时代,李晓峰常抱着一本厚厚的哲学书,去沙河边的茶馆“忘情阅读”
除了阅读,李晓峰还喜欢写诗,还曾和文学爱好者们一起办过杂志。课余,性格开朗的他喜欢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类文体活动,组织舞会、社会实践,他都是活跃分子,在系里也很有人缘。
相对于李晓峰的“活跃”,李晖则要“安静”一些。加上她大一时虽然在三班读书,却与一班的女生住在一起,空间的距离让她和同班同学交流甚少。大一下学期,辅导员考虑到这样的情况,便把她调到了一班。这样,李晓峰和李晖成了同班同学,而他们浪漫而曲折的校园恋情也由此开始。
1984年,李晖刚转学到成电时
在班上,李晓峰是班长,李晖是学习尖子。随着接触的增多,两人之间产生了朦胧的情愫。
一次,两人并肩走在校园里的情景,被李晖父亲的同事看见了。这位同事又告诉了李晖父亲。那时候,李晖父亲是电子部第11设计研究院的一位总设计师,成电校园里包括图书馆等多个建筑都是由李晖父亲负责总设计的。
李晖父亲知道后,认为他们都还小,因此找到系里的辅导员,希望能劝说他们暂时把精力放在学业上。这下可激怒了“有个性”的李晓峰。课堂之上,他生气地写了一封“措辞严厉而愤怒”的信,打算寄给李晖的父亲理论。这惊呆了邻座的同学,“我同学说这样会出大事的,但当时我什么都听不进去!”回忆起当年的冲动,李晓峰笑着说,当时正在气头上的他,下课后便把那封信投进了三系楼前的邮筒里。班上同学见状,只好找来钩子,希望能把信钩出来,以免造成“大事”。但是信,最终还是被寄到了李晖父亲的手中。“我父亲当时看了信也并没有发火,只是更不同意我们恋爱。”李晖说,就这样大学四年,她和李晓峰一直分分合合,直到毕业之后,两人才真正重新走到了一起。
李晓峰(左一)、李晖(右二)与参与经营“哈默咖啡”的同学合影
“我觉得大学是人生最适合恋爱的阶段,我很鼓励现在的年轻人,包括自己的儿子在大学里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因为大学恋爱不仅可以帮助到一个人追寻到爱情,更可帮助一个人在踏入社会前心智真正地成熟起来。”初恋虽然曲折,但李晓峰一直很感激,在大学里遇到了自己一生的真爱。
大学毕业后,李晖被分配到了电子部第11设计研究院。李晓峰则通过二次分配,来到成都亚光电子厂(970厂),在厂里的器件研究所工作。
如果不是一份报纸,李晓峰和李晖也许会一直留在成都,也许会一直过着安稳和悠闲的生活。然而正当青春年华的他们,又怎会愿意安于平庸和眼前的舒适呢?
一张报纸改变的命运
厂里的工作,轻松而单调。工作之余,李晓峰经常到资料室阅读各种报刊。《深圳特区报》是他每天必读的报纸。“读着读着,常常被里面自由开放的风气和激情澎湃的创业故事所感染,觉得那才是年轻人该呆的地方。”按捺不住内心的向往,李晓峰告诉李晖,他想辞职到深圳去工作。
1990年的国庆节,李晓峰和李晖向单位请了半个月,并说服父母,前往深圳“闯荡”。两人约定,如果找到工作,就回来辞职;如果没找到,就安心呆在原来的单位里。
1990年的深圳流行一句话:“来深圳的都是全中国的精英!”这一年,深圳吸引全国各地人才涌来寻求发展机会,前来求职的人挤满了人才市场;拿着《深圳特区报》投了一圈简历后,很快,李晓峰和李晖便收到了6、7个公司的录用通知。正当他们拿着录用通知准备返回成都辞职时,一位大学同学的话改变了他们决定。“你们应该到蛇口去看看,那是特区中的特区”,于是李晓峰和李晖踏上了西行的中巴车,在泥土飞扬的荔枝林中颠簸了两个多小时才到了蛇口。
“一进蛇口,仿佛到了‘世外桃源’!那时候的蛇口已经建设得非常好了,街道整洁、绿树成荫。蛇口工业区是我国内地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工业区,被称为改革开放的‘试管’,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经济改革就是从这里开始的。我们非常兴奋,觉得这就应该是一生工作和生活的理想之地。”在蛇口,毕业于重点大学重点专业的李晓峰和李晖很快就找到了工作。
上世纪90年代初,李晓峰夫妇(右一、右二)与大学同学在深圳第一家五星级酒店前合影
1990年12月,在成都登记结婚之后,李晓峰和李晖就返回蛇口,开始在电子部与香港合资的南方信息企业公司工作。“那时候的蛇口,受港台文化和欧美的影响比较大,经济快速发展、思想自由开放、文化繁华新潮,生活每天都是新鲜的,我们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从此一晃二十六年,蛇口便成了李晓峰和李晖新的家乡。
他们的儿子李嘉轩也在1994年顺利出生,成为真正的“深二代”。他一路从蛇口育才幼儿园、小学、初中,考入深圳中学高中,并进入到国际体系,毕业时成为腾讯奖学金的获得者,今年以优异成绩从UCLA毕业,现在留美在洛杉矶德勤公司做咨询工作。李晓峰和李晖夫妇在培养孩子上付出了很多心血,作为父亲的李晓峰更是成为孩子各阶段学校的家委会会长,也正是这样的机缘,让他不但只看到自己一个孩子,而是看到了深圳一大批优秀的孩子的状况。由此,他总结出自我成长的四个小工具:1、三环理论;2、阶段论;3、平台论;4、导师论。很多青少年,借助这些小工具,踏上了自我成才的快速道。
一所学校影响的人生
在李晓峰的心中,一直有一个企业家的梦想。在南方信息企业公司工作时,李晓峰曾读遍了市面上能够找到的企业家传记,上百个中外企业家的故事,深深激荡着他的内心。
1995年,在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经济上的积累后,李晓峰辞职下海,加入了创业大军中。最开始做国外UPS代理,后来拓展到数据中心业务,1999年他创立了深圳市天安源机房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及总经理。这是一家专注于建筑智能化中的“计算机机房设备与工程”业务的公司,目前已是行业内的翘楚。
在蛇口安居后,李晓峰夫妇俩一直没有忘记母校和他们曾经的老师同学们。“我常常会怀念在成电的时光,那时候的老师严谨务实,我们像海绵一样吸收成电的营养,所以成电的学生毕业后很多都是企业的技术骨干,这和学校的培养是分不开的”,在李晓峰夫妇之后,班上的很多同学也纷纷南下,开创事业。目前他们班有超过一半的同学都在深圳安家立业。
2000年元旦,李晓峰(第二排左二)、李晖(第一排左二)夫妇与同学在蛇口合影,那时班上已有20多位同学到深圳成家立业。
随着到深圳工作和创业的校友越来越多,为了进一步增进校友之间的友谊,加强校友之间及其与母校的交流、合作,促进校友、母校共同发展,深圳校友们共同发起成立了电子科技大学深圳校友会。2009-2012年,李晓峰担任校友会会长,并以会长身份代表成电参加了深圳大运会三门岛火炬传递活动。2013年,李晓峰和校友们又一起创立了深圳校友会高尔夫球队,“希望校友们能团结在一起,共创新事业,为母校发展献力”。
李晓峰一家近照
作为成电校友,李晓峰、李晖夫妇始终关心着学校发展,他们一直希望能尽自己的力量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成电四年,不仅让我学到了一生受用的专业知识,收获了爱情,更让我成为了一个心智成熟的人。作为学长,希望学弟学妹们好好珍惜在学校的时光,学习上坚持专业主义,工作上坚守工匠精神,生活上奉行简单生活,努力保持终身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成电即将迎来六十华诞,李晓峰夫妇祝福母校发展得越来越好,早日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相关链接:
“寻找成电人”大型网络主题活动寻找与成电有以下特殊情缘的校友,让我们一起倾听你/你们的成电故事:与成电同一天生日(9月29日)的校友;在成电相识相知相爱的校友夫妻;一家有三位以上成电人的校友大家庭。
网络报名:“寻找成电人”活动官网:xzcdr.uestc.edu.cn
电话报名:电子科大网络文化建设工作办公室
028-61830215 叶老师、牛老师 028-61831631 童老师
编辑:罗莎 / 审核:林坤 / 发布:一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