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9月7日,经管学院召开工作研讨会,就建设背景与原则、课程内容与学生“新四会”如何有机结合等问题,对核心通识课程《经济学概论》进行了集中讨论。院长马永开,副院长李平,课程组刘磊、马捷、鞠晴江、丁亚、梁媛等教师及教务科相关老师与会研讨。
在学校本科培养“加强通识教育”的大背景下,李平向各位老师详细介绍了学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6大模块61门课程中,经济与管理学院承担了“社会科学与行为科学”、“工程教育与实践创新”、“创新创业教育”三大模块中的8门课程,从2016级开始,学院核心通识课的教学工作量将逐年增加。
刘磊副教授就本学期开设的《经济学概论》课程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基于全校性素质教育选修课《经济学十讲》积累的良好效应,该课程沿用了基本的课程框架,10讲内容基本涵盖了经济学的重要概念和知识点。
李平强调,对于学院开设的核心通识课,科普性和趣味性比知识系统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更为重要。开设《经济学概论》课程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经济学有所认识,对其产生兴趣,从而为学生打开一扇“窗口”。同时,课程的内容和环节设计应该与学生的独立思考、阅读、写作、表达与沟通等方面能力的培养相结合,促进学生的“新四会”能力。
马永开希望课程组老师们认真准备,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他建议每一门课程都应考虑长远的建设规划,成立师资形成梯队的课程组,老师们集体备课、单独授课,教学内容在保持统一的基础上,允许老师个性化的发挥,实现“大同小异”。同时,课程组可以考虑减少授课学时,把更多的学时留给学生,开展与课程内容相结合的“听、说、读、写”训练。
据悉,经管学院正式立项的8门核心通识课中,7门已在本学期面向全校开设,课程容量接近800人。学院将从9月开始,陆续针对每一门核心通识课展开研讨,对课程内容、课程设计、考核方式等进行一一交流与讨论,探索通过通识教育,培养学生的“新四会”能力,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的途径和方法。
相关链接:
编辑:罗莎 / 审核:罗莎 / 发布:罗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