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9月28日下午,电子工程学院举办“跨越甲子的对话”主题论坛,邀请1956级雷达专业何辉录老学长以及1957级雷达专业陈天麒老学长与在校学生共话学校、学校发展历史和未来。论坛由学院党委副书记田广和主持。
一心求学,不改初衷
陈天麒老师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求学时的经历。他谈到自己虽然家境不好,但就是喜欢读书,初中、高中毕业时同学老师都劝自己放弃,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成功考入当时的成都电讯工程学院。陈老师提到虽然当时高考人数比如今少很多,但是竞争的激烈程度却丝毫不亚于今天,自己当时依靠着努力,最终考入成电。在求学研究时期,陈老师经历过多次政治运动,但他的研究却始终没有停止。
坚持本职,创新立功
何辉录老师谈及自己在研究所工作时的经历。刚开始时,由于职位原因,何老师无法从事专业方面的科研工作,他向组织上提出申请,调到南京14所担任研究员一职。何老师与其他研究院一起,用美国曾经在中国沿海设立的研究所中的废料组装出一台雷达,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研究。在工作过程中,何老师的一次奇思妙想解决了研究所遇到的难题,并因此荣获三等功。
展望后辈,提出期望
两位老学长都对年轻的学弟学妹们提出了期望。第一,当年的学生由于条件艰苦,家境也不富裕,因而生活能力比较强,而现在的学生在这方面可能会偏弱,希望大家一定要学会生活自理;第二,目前的高校学生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比较多,一定要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不要因分配不合理而造成时间浪费;第三,如今的政治环境不同,没有政治运动,对于学校学学习研究的干扰少,更应抓住机会努力学习;第四,学生一定要有目标和追求,先立一个远大的目标,再大胆地去追求,二者缺一不可;第五,要注重综合素质的发展,积极参加班级、学院和学校的各项活动,做到能写、能说、能讲,全面发展,而不单单重学习。
同学们就自己在专业学习和能力培养等方面向两位老学长提出疑惑,两位老学长与同学们进行了讨论交流。
相关链接:
陈天麒,四川泸州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95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60年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雷达专业,留校任教。1993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访问学者。1988年晋升教授。2003年退休。曾任电子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电子工程研究所所长。全国高校电子信息类电子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军事电子专家委员会电子战专业组成员,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电子对抗分会雷达对抗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电子学会电子战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电子战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
长期从事电子工程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主要有阵列信号处理、自适应信号处理、多参量估计与跟踪、电子系统工程、数据融合、电子战技术等。主持并主研多项科研项目,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三等奖。著有《微波固体电路》、《网络分析与综合导论》等7本教材与专著,以及《自适应天线》等2本译著,曾获电子工业部优秀教材一等奖。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多篇论文获《电子科大学报》和电子对抗学会优秀论文奖。讲授宽带匹配网络、网络分析与综合导论、雷达原理、电子对抗原理等课程10多门。
编辑:林坤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