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本报记者 王超 通讯员 陈伟
日前,在成都举办的第一届全国医用机器人和医学智能化大会上,一款用于帮助截瘫、偏瘫患者行动的外骨骼机器人格外引人瞩目。
得益于电子科技大学大力实施的“一校一带”行动计划,我国自主研发的首款外骨骼机器人——AIDER系统正式登上舞台,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以色列、日本之后,第四个研发出外骨骼机器人的国家。
打破国际技术垄断
外骨骼机器人是一种能够对人体肢体功能进行扩展、人体机能进行强化的可穿戴机器人系统。
2015年,AIDER的原型机曾帮助残运会火炬手林寒站了起来。因为一次意外,林寒不慎从四楼摔下,第十一胸椎的脊髓不完全损伤,造成他下身瘫痪,在轮椅上坐了两年。
“以前辅具绑在身上很硬,膝盖不能弯曲。而外骨骼机器人柔性好、人性化,又很智能。”林寒说。
目前,这种外骨骼机器人已成功应用于一批截瘫患者身上,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的20多名患者也通过使用外骨骼机器人,实现了自如行走。
这款外骨骼机器人使用生机电一体化系统,首先通过外骨骼传感器感知人体站立、行走等运动意图,并把信息迅速传递给计算机,通过控制模块传达命令,从而实现电驱关节、机械连杆、智能鞋、腰部支撑及绑缚附件高效运转,从而帮助使用者自如行动。
“穿戴上外骨骼机器人,可减轻几十斤的重量,缓冲膝盖压力,大大增强和恢复人体的运动功能。”电子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程洪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
5G技术引领未来发展
近年来,在“一校一带”行动计划引领下,电子科大与华为公司的合作“渐入佳境”。双方在清水河校区建成了中国首个,也是目前世界最大的5G实验外场,开展具有全球领先技术水平的5G技术实验。
2010年,电子科技大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实验室成立,与华为公司在前沿技术研究、应用技术开发、人才培养、实验环境建设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在实验室承担的200多项各类项目中,就包括了“5G移动通信总体技术研究”。
2013年,全世界开始了第五代移动通信的研究。同年2月,我国就成立了IMT-2020(5G)推进组。也就在这一年,电子科技大学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少谦教授担任国家“863”计划第五代移动通信重大项目专家组成员,参与了我国5G移动通信的技术推进和研发工作。
李少谦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国家过去两年在5G方面布局了十余个重大课题,每一个课题都有电子科大的参与,其中一个还由他所在的重点实验室牵头研究。
“3G以前我们是学习国外的,4G做到了与世界同步,而到了5G我们希望引领世界。” 李少谦透露,“今年下半年,电子科大将与华为一道,共同完成我国5G标准的制定。”
助推中国“西部硅谷”发展
事实上,AIDER、全球最大5G试验场,只是电子科大“一校一带”行动计划取得的成果的冰山一角。
近年来,电子科大与成都全力推动“一校一带”建设,在成都科学城设立了天府数智谷创新创业基地,与成都双流区共建成都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与成都高新区共建“先进无线通信合创空间”等,在更广泛的区域集聚各类创新创业资源,服务本地产业和经济发展。
“我们想借鉴斯坦福大学和硅谷的发展模式,实施‘一校一带’行动计划,以电子科大(一校)在成都高新区建设以高校成果转化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带(一带),引领‘西部硅谷’经济发展。”电子科大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言荣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
2015年和2016年,电子科大分别与成都高新区和成都市签署战略协议,共同打造“一校一带”。他们在校内成立了“一校一带”领导小组,在借鉴孵化器和产业园区模式的同时,对接华为、IBM等IT巨头,着力打通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开发,再到成果转移与产业化的链条,实现学校创新链与区域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一般而言,一所行业高校在一个行业中具有相对完整的创新链。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迫切需要高校将科研的重点转到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上,使实验室里的成果成为现实生产力。”李言荣说,“我国高校中超过一半是行业高校,如果一所行业高校带动一个行业或一批主打产品升级发展,那么,整个中国的创新能力就会大幅度提高。”
来源:《中国科学报》 (2016-10-25 第4版 综合)
编辑:一戈 / 审核:一戈 / 发布:一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