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聚焦】信息医学在行动
文:新闻中心 图:新闻中心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5-03-04 5887

  2013年9月6日,李言荣校长在《关于我校未来发展的一些思考》的专题报告中提出我们学校未来要抓三件事:团队建设、理工结合和医电融合。我认为,信息医学其实把三者都结合在一起了。

1425216766539152.jpg

  在2014年的党政工作研讨会上,我分析了学校发展信息医学的原因,介绍了生物医学中存在的信息问题和信息医学对学校未来发展的意义。信息医学是信息技术领域的新战场和思想宝库,包含微观层面的基因信息、介观层面的神经信息和宏观层面的临床信息。对于学校而言,一流的信息学科与生物医学学科交叉融合,有可能造就更多的一流学科。

  在这些背景下,信息医学研究中心在2014年先后经历了答辩评审、挂牌成立和建设方案论证等几个步骤,并进入了实际实施建设阶段。

  建设首先要解决人从哪里来的问题。我们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学校人力资源部网站和电子科大邮件系统发布招募启事,响应还是比较热烈,共130余人报名,涉及校内14个学院。在此基础上,我们建立了管理团队,包括5位负责人和15位管理委员会成员。中心的办公场地经过多方努力终于确定,工作团队在春节前2月13日完成了招标,并在2月28日上午正式开工,预计四月初完工。

  在中心的新平台方向,我们重点规划了高场磁共振脑成像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已经通过策划、申报、评审等环节,现正在等待四川省科技厅的最后批复。在神经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方面,通过反复沟通和讨论,我们对研究方向进行了调整,现在大家比较认可的是神经信息获取、神经信息机制、类脑信息技术等三个方面。去年,我们在神经信息人才建设方面取得了良好进展,汇聚了七位国家级人才,其中一位院士,一位长江学者。

  去年,我们在神经信息科研方面取得了进展。论文数量稳步增长,质量有较大提高,2014年共计发表SCI论文116篇,不少论文发表在《神经科学》这类专业领域的顶级期刊上。Keith教授和我有幸入选了Elsevier 2014年“1651名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学者”。在遗传信息方面的研究,我们也有很好的进展,杨正林教授所在的人类遗传疾病团队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支持,并在《Nature  Genetics》杂志上发表论文2篇,杨正林教授也入选了Elsevier 2014年“1651名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学者”。另外,生物信息学团队的几位年轻教师也发表了几篇影响因子比较高的论文,并带领iGEM团队连续三次问鼎国际奖,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在新方向拓展方面,我很高兴我们有一些新的方向在成长。比如林媛教授团队开展了柔性可延展电子器件在脑科学中的应用研究,下一步准备申请国家重大仪器项目。宫玉彬教授团队进行了毫米波细胞生物效应研究,也在谋划重大项目。中心成立后不久就进行了开放课题的征集、评审和答辩。批准了15个团队项目(课题经费6万元)和20个个人项目(课题经费2万元),课题分布在9个学院。这些项目不仅让成员感受到中心的温暖,也为中心发展布下了很多星星之火,有可能从中产生一些好的新方向。

  这一年,我们做了很多事情,也在思考信息医学研究中心到底向何处去。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信息医学?以前,我们了解更多的是医学信息学,即研究医学过程中的信息问题,包括医院信息化的方方面面,侧重点在信息的收集、传输、管理和开发利用,可视为计算机应用分支学科,落脚点在信息,特色是医学相关。

  而信息医学落脚点在医学,特色在信息,可视为医学的新分支学科。因此信息医学的研究内容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针对生物医学研究特别需要的信息科学与技术;二是以“信息”为核心的生物医学难题。如此一来,信息医学才能成为人们可以接受的一个新概念。

  生物医学中有什么信息问题?归纳起来有两点,第一是内在的、本质性信息,我称之为科学前沿,包括遗传编码问题、神经编码问题,这两者本身就是信息问题,而不仅是生物问题,必须要借助信息科学来深入研究。这里面涉及到的信息检测和信息机制挖掘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们在这两方面都有比较好的基础。第二是外在的、健康相关信息,我称之为技术问题,包括行为、功能、结构、生化信息,其中更多涉及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应用。

  围绕这些问题,电子科大能够发展什么样的、有针对性的信息技术?我们用电磁波谱这张图来看,电磁波谱的每一个频段都大有可为,还可以发展多频段的综合(多模态)技术。因此,信息医学可以说涉及学校几乎所有的学科,可供想象的空间无限大!就看我们有多大的企图去做多大。

  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信息医学中心的阶段性定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神经信息”布局更趋合理,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为建成国家级平台奠定坚实基础;“高场磁共振成像”等信息技术方向初具规模,社会服务功能明显提升;“生物信息”方向,进一步整合发展,渐成新亮点;“信息-医学”有更深度的融合。

  在中心管理方面,我们首先要明确信息医学中心是校级科研单位,不是学院联合体,成员是团队或个人名义参加。其次,这是一个合作、沟通、交流的平台。另外,中心缺乏独立保障体系,需要一个依托学院的付出,更需要学校稳定支持,实现科学发展。

  眺望未来,我希望在若干年以后,学校能有一座5万平方米的生物医学大楼,为学校所有想从事信息医学研究的人提供足够的保障。中心要形成一群杰出人才,让学生随时可以遇见大师;要拥有一个国家级平台,并在顶级期刊上实现真正的突破,部分方向对地方相关产业有重要影响。

  回顾信息医学中心从酝酿到建设的全过程,我要感谢清水河校区综合楼内的各单位、科研院和生命学院的付出,但大家的付出是值得的,因为让“人人享有身心健康”是我们共同追求的最高境界。

  (本文根据信息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尧德中在2015年党政工作研究会上的大会交流发言整理而成,已经本人审阅,由李果整理。)

编辑:一戈  / 审核:一戈  / 发布:一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