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海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年”的味道
文:李思扬 图:李思扬 来源:外国语学院 时间:2015-03-03 3299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里唱大戏。接姑娘,请女婿 。小外甥,要跟着,拿个棒槌打出去”。每当听起这首耳熟能详的儿歌,就情不自禁想起甜甜粘牙的糯米红枣年糕、诱人的荠菜水饺,想起我的姥姥,想起“过年”。常常盼放寒假,因为寒假来了,意味着就快“过年”了。 姥姥家的过年气氛非常浓厚,糯米红枣年糕、美味可口的荠菜水饺、贴春联。在求学路上累时和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常常想起……姥姥家一直用地锅蒸馒头、炖肉和排骨。每年我都是坐在地锅旁听姥姥讲“过去的故事”,就可以感觉到年味儿正一点点地从姥姥脸上的皱纹里,从噼啪作响的灶火中渗透出来,洋溢在我的周围——那就是“过年”的味道。

  “年糕”。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好。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六,姥姥都要做“年糕”。我最爱吃姥姥做的“糯米红枣年糕”,韧劲足甜的粘牙。姥姥说糯米是一种温和的滋补品,有补虚、补血、健脾暖胃、止汗的作用,红枣有味甘性温、养血安神、补气养血的好处,在我们北方天气寒冷的季节,吃糯米红枣年糕能起到御寒、滋补的作用。姥姥常说:糯米红枣年糕可养人了,她做糯米红枣年糕是跟太姥姥学的,有严格的程序。看着姥姥在糯米面里加一点白面、大豆油;把选好洗净的大枣用小铁锤砸开,取出枣核,放进锅里加水煮,等到水开枣熟,把香味飘逸煮的酥酥的、甜甜的红枣捞出来后,用煮开的红枣水倒进已经拌好的糯米面,用筷子搅拌好,用手揪面团,把面团揉圆,做成窝窝头的形状,然后把做好的年糕放到篦子上,下面垫上玉米皮,水开后蒸熟了就满院飘香,姥姥做的糯米红枣年糕甜甜粘牙韧劲足好吃的不得了,一想起糯米红枣年糕,就想起姥姥。

  “荠菜饺子”。姥爷常说:舒服不过躺着,好吃不过“荠菜饺子”。说起荠菜,我就想起南宋豪放派大词人辛弃疾写的:“春在溪头荠菜花”。有人说,荠菜是春天的野菜!其实,荠菜不只属于春天,它在立春前,就已悄悄匍匐在泥土上了。立春前的荠菜,说句俗话:那就像是刚长大的少女,稼轩词里的荠菜实际已是迟暮美人。荠菜一旦开花,就老了。姥爷常说正月里的荠菜那是最嫩最爽口,生就一副翠生生、水灵灵的好模样。再早之前的荠菜呢,嫩是嫩,但不香,因为那多半是人工种植的。姥爷说现在越来越多的野菜变家菜了,就像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迁移到城市里去了,这是好还是坏呢?我不知道,相信荠菜也不知道。姥爷做荠菜饺子那是一绝。猪肉要选半廋半肥的五花肉,然后把大葱、生姜切成丝放进半廋半肥的五花肉里用刀不紧不慢地剁,姥爷说剁肉馅子要的是耐心和认真,就跟你学习一样,我想也是。剁好肉馅,姥爷拿出十多个各式各样的玻璃瓶开始调馅:在猪肉馅里倒入料酒,、酱油、香油拌好放在一边入味。然后把姥姥择洗干净的荠菜,焯热水去涩味捞出沥干后,切成碎末倒入猪肉馅里,加入盐、蚝油、味精和一些我不知道的调味品,就开始搅拌,我问姥姥放的什么样的调味品,姥姥说调肉馅用什么样的调味品那是你姥爷的秘密,等你长大了就知道了。好吃的“荠菜饺子”上来了,“扬扬”快先来尝尝。

  “贴春联”。红红火火的春联浓浓的年味啊!姥姥只有两个女儿,从我记事起,每年农历年三十的下午,我都和妈妈、小姨、妹妹一起来到姥姥家“贴春联”。妈妈说:姥姥、姥爷身边没人,逢年过节更想孩子,我和你小姨从出嫁前就说好了,每年农历年三十都要来姥姥家贴春联、包饺子。妈妈说回家里和姥爷、姥姥一起贴春联、包饺子,“年”就过的踏实。记的在我和妹妹很小的时候,大约两三岁时,姥爷就教我们背诵王安石的诗《元日》:爆竹一声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姥爷告诉我们: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节日,“春节”时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这是我们祖先传下来的民俗。春联是过年必不可少的,无论大江南北、城市乡村,有家就要有春联。姥爷写春联有讲究,我记的最常写的春联:上联“喜居宝地千年旺” 下联“福照家门万事兴”横批“喜迎新春”。又一年除夕将至,想必姥爷早已经备好了春联等着孩子们回家贴春联。

  许多年过去了,我也慢慢长大了,在故乡千里之外的成都上大学,可是常常想起家乡的年味。每年农历年三十都要来姥姥家贴春联、包饺子、吃糯米红枣年糕,这不仅是妈妈和小姨的习惯,也已经成了我和妹妹的习惯。吃糯米红枣年糕、贴春联、包饺子,那温暖而难忘的记忆永远珍藏在我心底最深处,总让我想念姥姥家“年”的味道。

编辑:林坤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