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成电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经济网】电子科大谢梅:数字技术对音乐产业的颠覆势不可挡
文:中国经济网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7-01-04 3053

  “未来,当你走进一个音乐空间,坐下来桌子就开始播放音乐;触摸墙壁会出现喜欢歌手的演唱会,与他对唱几首;当柔情的音乐声响起,房间的灯光也自然变得低沉柔和;而悲伤的旋律袭来,房间就突然大雨倾盆;当你觉得寂寞,很多人就可以出现在你面前;当你想独自悲哀的时候,房间就空无一人……”12月19日,在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成都峰会期间,中国经济网记者专访了电子科技大学数字与文化传媒中心主任谢梅。

  采访地点约在国家音乐产业基地——东郊记忆里一个音乐氛围极浓的空间,面对面,温文尔雅的谢梅一边比划着房间陈设,一边畅想未来的物联网音乐空间,为记者描绘出这样一幅梦幻而新鲜的场景。

  而这一切并非梦想,谢梅说,不断更迭的技术发展足以满足这样的音乐场景的实现,到那时,山川河流,星云大海,昆虫尘埃,雨露冰原能伴随音乐与你同在。

  “数字技术与音乐融合可以产生无限的想象,拥有无数的可能性,因此数字技术对音乐产业的改变将是颠覆性的,且势不可挡。”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与文化传媒中心主任谢梅 中国经济网记者张雪/摄  

  “跳出三界 这是个绝佳机会!”  

  “音乐的数字技术不就是在互联网传播一下吗?”对于很多人来说,数字音乐就是把传统载体变成互联网的音乐传播方式。对于很多互联网音乐平台来说,数字音乐就是播放器。  

  “《西游记》里,孙悟空要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对于传统音乐人来说也是如此。”谢梅打了个生动的比喻。  

  一路上拨开重重迷雾,对数字音乐产业,谢梅给出了不一样的概念,“数字音乐是用数字技术来改变音乐的认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如果发展到那样的状态,你还担心音乐卖不出去吗?你还担心真正的数字音乐产业发展起不来吗?”  

  谢梅坦白讲,她时常感受到由于学科之间的壁垒让大家对数字音乐的理解,对于学科之间的融合是狭窄有限的。“音乐不但要与旅游、教育、会展融合,更要与生活方式融合。数字技术与音乐融合,改变音乐创作的方式,享受音乐的方式。”  

  国家音乐产业基地—东郊记忆 

  谢梅举例,喜欢音乐的人想进行创作,数字技术可以助力。“音乐的创作是有规律的,我们把大致的规律输入到程序里面,你的词扔进去就可以自由创作,如果要让音乐很好听,就找一些有经验的人来润色。”  

  在场景应用方面,谢梅构想,过去在音像店只是购物,未来会像音乐会的场景展示,利用VR、AR甚至是MR技术来身临其境,有服饰、道具。“你就是明星!”此时,最初描绘的影像变得逐渐清晰、生动起来,有着强烈的融入感。

  与以往音乐产业界的讨论如出一辙,在成都峰会上,“受互联网冲击,音乐产业传统的商业模式被摧毁,原创被扼杀,音乐人生存环境不佳”等问题一再被提及。  

  “今天,尽管音乐产业界有着集体的焦虑,大家都没有想到怎么顺应时代去做一些新的变化。”谢梅在听完三场论坛后拷问自己,断崖式的毁灭性的局面是否意味着机会将出现? 

  “其实路就在前方,只要音乐人和数字技术结合起来,只要他们敞开胸怀。这就是音乐真正走向大众,获得新生的绝佳机会。”谢梅认为,在这样的时代拥抱科技就是拥抱未来。  

  

  国家音乐产业基地—东郊记忆 

  科技基因 让音乐基地脱颖而出  

  “我期待把电子信息技术优势发挥出来,助力音乐、助力文化产业。” 来自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特色的高校,基因里流淌着科技的血液,谢梅和她的团队致力于推动数字技术在文化产业的研究和应用,在热闹喧嚣的文化产业里宛如一股清流。 

  谢梅向记者介绍,运用数字技术来帮助文化产业发展,在四川各界已达成共识,因此,作为技术优势领先的电子科大在四川文化产业发展中开始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她回忆追溯到2011年,时值传统音乐走下坡路,未来的音乐市场还不太明朗,成都传媒集团希望将东郊记忆打造成音乐公园,申请成为国家音乐产业基地,然而就当时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布局情况来看,已批有北京、上海、广州三处,成都地处西南,在人才、区位、经济、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并不明显,再申请第四个国家音乐产业基地的计划被搁浅。   

  “2012年,我们为东郊音乐公园策划了一个完整的方案。”谢梅团队为东郊记忆进行了整体策划,量身定制了“无处不音乐”的音乐空间。正是“科技+音乐”的方案说服了总局,成都拿下了第四个国家音乐产业基地的招牌。 

  “那时候我正在美国,看到国外也只是局部的领域有融合,比较多的还是停留在学术上的想法和愿景。正好有这样的一个项目,我们把这些构想都放到里面,在空白领域可能成为一个全世界创新引领的模式。”谢梅也指出,这个领域宛如初生的婴儿白纸一片,未来要想成功还取决于技术、运营、人才、观念,也取决于时间。

 国家音乐产业基地—东郊记忆 

  “还在预热期,但势不可挡”  

  音乐是生活的一部分,它无处不在,在这个实时更新,日新月异的时代,数字技术引领着未来的趋势和潮流。谢梅认为数字音乐能够带人们抵达想要抵达的地方,“当每个人都有移动终端后,他内心对音乐的需要就会在技术的支持下变成可能。写词、写曲、出版,自给自足成为可能,你能阻止吗?”  

  对于资本介入音乐产业的现象,谢梅认为,音乐和资本的融合需要中介,需要粘合剂,而这种粘合剂是可以通过技术来实现的。她表示,很多音乐人简单地认为,只要让更多的人听到这首歌就OK了;互联网公司只需要购买版权,有人付费就解决问题了。“实际上并没有,这有急功近利的思想,用纯资本的方式看待这些问题。” 

  音乐需要分享,物质载体会让人的思想行为有所限制,她认为,需要改变售卖音乐的方式,把人从比较窄的物质空间和物理空间解放出来,感受音乐之美。  

  对于数字音乐产业的发展,谢梅表示还在预热期,因为从音乐创作,音乐教育,音乐跨界融合还都是传统语境下,还没有真正进入到数字音乐的概念中。当前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传统音乐人观念的转变,还要解决的是人才的问题。“懂音乐的人不懂技术;懂技术的人不懂音乐。跨学科人才急需培养。” 

  “随着技术、资本、音乐三者的融合,音乐从创作到发行、出版、消费,都会有质的改变,这将会是颠覆性的改变,无法阻挡。”对未来科技给文化领域带来重大影响,谢梅眼神里充满了期待。


相关链接:

中国经济网:http://www.ce.cn/culture/gd/201612/23/t20161223_19043081.shtml;

央广网:http://pic.cnr.cn/pic/nativepic/20161223/t20161223_523384268.shtml;



编辑:一戈  / 审核:一戈  / 发布:一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