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视点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改革视点】物电学院:培养“学术型、创业型、领导力型”精英人才
——物理电子学院本科拔尖创新人才特殊培养计划建设纪实
文:陈伟 物电学院 教务处 图:物电学院 来源:原物理电子学院 新闻中心 教务处 时间:2017-01-10 6880

  编者按:学校立足精英人才培养定位,通过先行试点与逐步推广,探索多类型精英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拔尖创新人才特殊培养机制。学校于近期召开本科拔尖创新人才特殊培养计划实施进展报告交流会,英才实验学院等14个首批获资助学院从培养机制、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学业评价等多方面进行了交流汇报。学校新闻中心将陆续推出这些学院在本科拔尖创新人才特殊培养计划方面的相关报道,总结成果和经验,进一步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的深化。

  物电学院是学校率先践行开放式创新人才培养的学院之一,2013年学院与中科院电子所共建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菁英班”特区班,2015年学院与中科院高能所共建应用物理专业“钱三强班”特区班。2015年,学校启动本科拔尖创新人才特殊培养计划,物电学院作为首批入选单位获得资助。

精准定位 培养“三宽二强”的理科创新人才

  2013年,学院将“特区班”定位为培养“三宽二强”的理科创新人才,即培养具有宽广视野、宽阔胸襟、宽口径专业驾驭能力和强执行能力、强意志力的学术型、创业型、综合领导力型理科创新人才。

  2016年,学院组织院内国家级人才、知名教授和杰出校友、中科院知名专家,共同修订了菁英班、钱三强班本科培养方案。新培养方案确定两个特区班核心课程群各13门,并重新制定了核心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新开新生研讨课、学术竞赛课程各1门,新建“新四会”课程1门,重组、新开学科前沿课8门,两个特区班各新设“挑战性课程”4门、“人类文明经典赏析”课程1门;制定了海外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实施方案;使“三宽二强”的理科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得到课程体系保障。

学生培养.png

  三年来,学院先后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德州农工大学、英国Queen Marry等十余所国际知名高校签订本科生联合培养协议,自2015年,学院连续两年资助特区班学生到国外短期访问学习;依托学院科研团队的项目合作平台,分别与中国科学院电子所和高能所、南京三乐集团、中电41所、大邑县政府等十余家所、企、地方政府签订了本科生联合培养协议: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建假期小课程,共享师资与实验平台,共建优质生产实践基地和院内“创新实践与科技成果孵化实验室”,共同举办“物电——三乐新年晚会”等联谊活动等;累计获得所、企、地实验仪器捐助和科研训练资助经费总计700余万元,使“开放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落到实处。

积极探索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与课程群融合教学

  通过聘请校内课程首席或知名教授,利用学校特区人才培养项目,2016级特区班学生的核心课程已完全实现“小班研讨式”教学;在部分课程课堂教学中,探索了以形成学生课程所属学科“认知架构”和学科“驾驭能力”为核心,以高效收集、利用文献资源为手段,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执行力”为目标的“结构化·信息化·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依托学院创新实践与科技成果孵化实验平台,探索了以项目为驱动,以“本科生(3人)+研究生(2人)+指导教师(1人)”混合编组的科研训练模式(2016年,实验室共发布科研训练项目39项);通过上述课堂组织形式、课堂教学模式和科研训练模式的探索,使“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逐步得以落实。

中科院.png

  2016年,物电、英才、通信学院特区班还启动了将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大学物理演示实验、近代物理实验、大学物理学术竞赛(CUPT)等课程融合教学的教改试点,旨在探索:课程群课堂教学内容的更新与整合;课堂教学环节与课后学生科研训练环节有机融合,以核心课程提升学生“新四会”能力,以及无标准答案成绩考评等问题。

保障有力 “特区人才系”与精英人才培养成果涌现

  2016年,学院成立了以刘盛纲院士为荣誉系主任、蒙林院长为系主任、中科院吴一戎院士为班导师,学院国家级人才和知名教授,中科院知名专家为骨干的特区人才系;此外,学院还制定了从招生、课堂教学、聘请校外专家、学生科研训练指导、学生出国推荐与资助等各环节的激励机制;为特区班创新人才培养奠定了优秀师资和组织保障。

  在学术型精英人才培养方面,2015、2016届菁英班学生深造率分别为92%、100%,2013级菁英班出国深造率达到12%;近三年,特区班学生在Nano energy、IEEE 期刊系列、European Journal of Physics、Electronics Letters等SCI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5篇,在EI、国际会议和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2016年,特区班郑东奇同学在张岩教授指导下,以第一作者在JCR一区SCI期刊Nano energy杂志发表论文“High- performance Pizeo-phototronic Solar Cell Based on Two-dimensional Materials”。

学生发论文.png

  在创新实践与创业人才培养方面,2015-2017届“菁英班”学生参与科研训练比例均为100%,各届学生获得创新资助项目数分别为:13、8、20项;获得科技竞赛奖励分别为17、30、40项,获得“成电杰出学生”称号学生2名;2016年,学生申请专利4项,其中,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特区班学生设计与研制的“超声波台风测速仪”已由汕尾快捷通道公司批量生产、销售。

立人班旗-01.jpg

  在领导力型精英人才培养方面,学院的立人4班秉持“修德含弘,重志立人”的理念,通过实施“思想工程”、“银杏工程”、“文化工程”、“科技工程”,开展多方面的素质拓展训练,在重点培养学生领导力和感恩意识的同时,提升学生创新能力。2014级和2015级立人班全体社会实践参与率100%,奖学金获奖比例高达90%。学生自发成立“立人基金”,捐赠所有同学10%的奖学金融入学院校友基金,积极为学院发展做贡献。立人4班在2016年获得校“十佳立人班”称号。


编辑:林坤  / 审核:罗莎  / 发布: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