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聚焦】扎根公共安全 推动产业转化
——大会交流发言 公共安全信息与装备集成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殷光强
文:王晓刚 整理 图:邝俊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7-02-17 9407

  编者按:2月16-17日,学校在清水河校区召开2017年学校工作研讨会,传达学习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6年学校工作,讨论学校2017年工作要点。会上,副校长杨晓波、曾勇,校党委副书记申小蓉,以及自动化学院院长田书林、基础与前沿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志明、公共安全信息与装备集成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殷光强分别作大会交流发言。新闻中心特将交流报告内容整理出来,逐一发布。本文根据殷光强的大会交流发言整理而成。

4d98ed8f8c38e0ae75bc9c2ac47ada57.jpg

  公共安全信息与装备集成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主要依托物电学院,联合电工、计算机、光电、通信、信软、机电、自动化、成都研究院、抗干扰等单位共同组建,以国家公共安全技术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将学校相关技术进行系统化集成,并在相关领域进行推广应用,从而实现从技术到应用的转化,奠定了学校在公共安全领域的领导者地位。与此同时,中心致力于形成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团队,推动高水平专业人才的培养和输出。

  围绕这个定位,我们在中心的组织架构上设置了三个委员会,分别是建设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其中,建设委员会包含了许多校外单位,例如公安部、各省(区)公安厅、直辖市公安局、大量的共建企业等。这种架构对中心的产业化发展十分重要,也是相对而言比较有特色的地方。

  在此基础上,中心下设了“科学研究部”“成果转化部”“合作发展部”等三个部门,并围绕公共安全领域建设了六个研究所,分别是指挥调度与通信技术研究所、侦查与物证技术研究所、情报信息与图像分析技术研究所、信息安全与对抗技术研究所、防范与行动技术研究所、自动化控制与装备技术研究所。

  目前,在校内外各单位的共同支持下,中心在人员配置方面共拥有国家奖获得者3名、长江学者2名、校百人计划1名,教授、副教授和青年教师共计59名,以及校外联合实验室研发团队近200人。涉及的学科有计算机、材料、数学、机械、通信、航空、管理学等。

  我们的发展理念包含三个方面:

  其一是“用行业带动产业”。这一点既符合学校“从电子行业到行业电子”的战略定位,也符合“三个面向”中的“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公共安全也是“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周总理所说:“和平时期,国家安危,公安系于一半。”电子信息一直是我校的特色和优势,而探索一种衔接转化机制,把这种特色和优势转化为警用或民用产品,造福于社会正是我们的思路。

  长期以来,我们扎根于国家安全、公共安全行业,通过与行业共建实验室的方式,构建出了一种“科研人才走出去、行业专家引进来”的创新发展模式,使得科研人员、科研方向与行业需求紧密结合,从而实现从了解需求开始,发展为理解需求、最后到指导需求的良好态势。截至目前,我们已与公安部、浙江省公安厅等14个省级以上(含)公安机关、2个行业公安机关建立了联合研究机构。

  同时,通过带动和支撑企业发展、构建公共安全产业联盟,逐步形成以学校科研成果为依托的“公共安全产业联盟”体系,年产值过百亿元。

  其二是“用产业促进科研”。这实际上是把“想法”与“办法”的紧密结合,因为行业实际上有很多“想法”或业务需求,但它们没有解决的“办法”;而我们有“办法”却并不了解“想法”,所以,我们要主动地“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了解行业的“想法”并提供解决的“办法”,这对促进我们做好科研具有积极的意义。

  传统的科研体系是,先进行“立项”(包括编辑预算、评审答辩等),然后开展研究(如方案设计、制作原型等),最后进行成果(如论文、专利等)验收。这种成果基本上不是产品、不能实际使用,更不能直接产业化。而我们中心的思路是,以行业带动产业、以产业促进科研、以科研支撑创新,由行业提出需求、由高校突破技术、由企业集成产品。

  另外,“用产业促进科研”还意味着我们可以不单纯地依靠国家科研经费的支持。例如,我们可以接受企业的捐赠,也可以联合企业设立千万级的“公共安全技术创新发展基金”等,致力于公共安全领域的技术研究和发展。

  其三是“用科研培养人才”。我们推动产业化,不仅会产出“产品”,而且会培养人才,这是比“产品”更为宝贵的收获。它可以引领我们“面向世界学术前沿”,并“用实力让情怀落地”。首先,我们基于行业需求可以实现科研的“需求引领”,并以技术原型奠定发展基础,然后通过集成创新同时产出高质量成果和高水平人才,最后通过跨界融合形成产品。

  中国第一代警用标准巡逻车,是我们中心联合汽车企业与公安共同研发的集成创新的代表性成果。该制式警车采用提升动力性能,改造电气电路的改良手段以及采用结构化装备舱、一体化警示系统、智能信息化系统的设计手法。它已经成功服务于G20峰会的安保工作。

  我们研制的穿墙雷达、谱智系统、视频内容分析系统、通信自适应组网系统、微型安全接入系统等12项研究成果已入围公安部列装名录,并在全国公安机关进行列装。其他成果还有车载定位系统等,在此不一一列举了。

  在学术成果方面,2016年我们发表了论文10余篇,高影响因子论文2篇,承担省部级重大研究课题6项,申请专利29项,获2016年四川省科技发明一等奖1项。

  展望2017年的工作,我们认为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第一,要继续围绕国家安全、公共安全行业的重大需求开展科研工作,尤其是要围绕认知运算、超大规模数据处理、特种装备、网络攻防、侦查取证、指挥调度等一系列重大需求展开科研攻关。第二,要努力开展行业领域拓展,在做强做大公共安全行业的同时,拓展民航、铁路、媒体三个行业。目前,我们正在与中国民航、中国铁路、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等洽谈合作。第三,要尝试进行行业定向培养、培训和人才输出,即:按照行业实际需求定向培养,优秀毕业生免国考定向输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第四,要在2016年沟通接触的基础上初步开展国际合作,拟与曼彻斯特大学、加州大学欧文分校、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佐治亚州立大学、中加技术转化中心展开基础科研、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与交流。第五,力争成果在行业大规模应用的同时,获得1项国家奖励和1-2项省部级奖励,得到国家层面的认可。


编辑:罗莎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