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聚焦】抓住“电子信息+”的机遇 努力建设“双一流”大学
——第二小组讨论情况(一)
文:学生记者团 崔家铭整理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7-02-22 5197

  编者按:2017年学校工作研讨会共分三组进行了小组讨论。参加第二小组讨论的有计算机学院、自动化学院、机电学院、能源学院、资环学院、信软学院、航空航天学院。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院长周世杰代表小组就讨论发言情况在大会上进行了汇报。

9ac8a9249677b0e379cca9ff9ce6c5aa.jpg

  关于2017年的工作,大家认为,学校所提出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双一流”建设、学校第九次党代会、“一校一带”行动计划、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等五个方面的重点符合学校的“十三五”规划和发展需要。我们一定要按照学校要求,高标准、高速度地推进这些重要工作。其中,“双一流”建设对学校而言尤其是重中之重,学校必须凝心聚力,有组织地推进“双一流”建设。

  此外,我们小组重点围绕五个方面进行了讨论,大家的主要观点如下:

  第一,在党建工作方面,大家认为,党建的关键在于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因此,一定要创新基层党组织的形式,建议开展以科研团队为基础的党支部建设、在学院成立学生党委等,从而进一步丰富学生党组织的形式,以利于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和党员之间的联系。

  第二,在学科建设方面,大家认为,“电子信息+”是电子科技大学的大机遇、真机遇。学校可以在“电子信息+制造”“电子信息+能源”“电子信息+地球科学”“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方面发力。

  李校长在小组发言中特别提出,“电子信息+”的核心是“互联网+”,因此,对于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信息与软件工程、通信与信息工程等学科而言,“互联网+”是特别重要的机遇。这些学科在“电子信息+”战略中是真正第一梯队,一定要抓住机遇,深入到“电子信息+”的底部。另外,“电子信息+”需要学校和学院的有组织推动。学院除了要“抱团取暖”之外,还需要校内资源的统筹调配,并加强与相关部委的联络,从国家层面的专家队列方面持续发力。

  第三,在人才培养方面,大家认为,学校聚焦于精英人才培养,这是我们学校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这一定位;“三个阶段”、“三种类型”的精英人才培养思路和举措,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聚焦深造率、国际化和挑战性课程建设和通识课建设,抓住了精英人才培养的核心。

  关于今年上半年的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大家认为这对我校细化人才培养目标、抓好本科教学、凝练专业特色特别重要,有利于建设敬畏教学、关心教学和热爱教学的校风和院风。院长和书记们也表示,一定把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当做学院当前的重点工作来推进。另外,也希望继续落实吸引杰出人才和引进高端人才积极加入人才培养工作的相关政策。

  第四,在科学研究方面,我们认为,科技工作的基本原则就是李言荣校长总结出来的八个字——“聚焦需求,问题导向”。这对于探索颠覆性技术和凝练新方向具有重要意义,对如何做“真科研”也十分重要。

  在做好“真科研”方面,大家建议老教授要带好青年人才。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做“真科研”也要努力进入“科研圈”,推动更多的成电人进入国家级专家队列。另外,大家认为,“一校一带”对“电子信息+”,对做好“真科研”,对实现“三个面向”中的第三个“面向”都非常重要。因此,必须加速推进“一校一带”的落地,打开新的局面。

  第五,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大家认为,“青字号”人才队伍建设对学校的发展非常重要,因此,学校在坚持“高标准、高薪水、高产出”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探索如何帮助“青字号”人才落地生根。在“青字号”人才的考核方面,除了对其产出和贡献进行考核外,也必须从政策方面为“青字号”人才的发展给予更多的自由空间。其次,希望加强对兄弟高校教师待遇的调研,在保持引进人才优厚待遇的同时,探索改善校内教师的待遇或福利,并探索实施更有实效的激励机制。

  总之,我们对学校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希望在学校的有力组织和推动下,努力干、加油干,高标准、高速度地干,早日实现学校“双一流”建设的目标。


编辑:罗莎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