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017年学校工作研讨会开得很好,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很大的创新,我们都很受鼓舞、倍感自豪。研讨会为我们吹响了奋斗的号角,指明了今年工作努力的方向,李言荣校长提出的“电子信息+”,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思考的重要命题,是电子科技大学必须去抓的重大机遇,相信我们也有能力把这个机遇抓住做好。人事人才工作也要紧紧围绕“电子信息+”来做文章,深入推进学校的“人才强校”战略,服务学校的“双一流”建设。
2016年学校干了很多大事,为今年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全校国字号人才不重复计算突破200人,占到专任教师的9%,继续保持了较好的增长态势,可以说每年都上了一个台阶。虽然成绩不错、态势喜人,但是与校领导提出的国字号人才超过300人的目标、与“双一流”建设还有一定的差距。而且,国内高校对人才的争夺已经达到了白热化程度,没有哪个学校不把人才作为发展的第一要务来抓的,纷纷在薪酬待遇、工作条件等方面下大力气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格局,让我们倍感压力山大。
大家都知道,“人才强校”战略作为我校长期坚持的主战略,必须毫不动摇地、加大力度地去执行。人力资源部在17日下午研讨工作时,我强调一定要把人才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各科室都要来做人才工作,形成合力,实现快速发展。人才工作的重点是抓顶尖人才和青年人才,力争今年新增院士。2017年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想,我们应该开动脑筋、解放思想,在推动高层次人才培育计划,做好院士及各类国字号人才计划申报工作的同时,下大力气去拓展人才工作新的增长点。第一,保持传统学科优势,做好人才工作的顶层设计和布局,巩固在电子信息领域的优势。第二,配合学校“三大行动计划”之一的理科建设与学术水平提升计划,大力加强基础研究类人才的引进与培育。第三,要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推进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计划,对我们人文社科类高端人才引进和培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是今年我们工作的重点之一。第四,对于信息与生命/医学等新兴交叉学科,也要大力支持。
2017年,我们在引才机制上要有所创新。过去,我们主要依靠国家各类人才计划,现在我们还要另辟蹊径在别人还没觉醒的地方下手。以前,我们主要依靠校院两级联动,一大半的人才是学院引进的,这个要好好保持下去。今年初,我们和高新区共建了人才交流与合作基地,共同探讨校地协同引才机制,助推我校“人才强校”战略。
当前,我们要更加注重人才的作用发挥,树立大的人才观,不唯“帽子”论人才,重在看绩效和贡献,只要为学校做出贡献了的都是人才。我们要对照学校的“三大行动计划”对人才进行分类指导,让不同特长的人都能人尽其才,在学校能有用武之地、找到发展的通道。
人才引进来之前,学校各部门要协商,将关口前移,确保引进的人才不偏,是我们需要的真人才。人才引进来之后,各学院的学科负责人、大牌教授要“以老带新”,发挥好“传帮带”作用,让引进人才少走或不走弯路。
在制度建设上,过去一年学校打造了几个培育计划,今年要全面推动,让有潜力的老师们得到很好的发展。同时,也要进一步完善,在岗位设置、考核评价、荣誉表彰、薪酬激励等方面解决老师们的后顾之忧。此外,我们在专任教师预聘长聘制,非华裔教师引进,专职科研和专职实验队伍,博士后、辅导员队伍建设等方面也会有新的举措,将在充分调研考察的基础上做好论证、出台方案。
新甲子、新长征,我们希望人事人才工作继续得到其他部门和师生员工的热切关心和大力支持,全体成电人携手加油干、高标准地干、快速干,为学校“十三五”规划目标的实现和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
编辑:林坤 / 审核:罗莎 / 发布:一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