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电讲堂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原外交官杨希雨做客成电讲坛解析朝鲜半岛局势
文:学生记者团 姚卓琛 兰敏 图:学生工作部 陈虹锦 李义豪 来源:学生记者团 时间:2017-03-10 8458

  3月8日晚,资深国际问题研究员杨希雨先生做客成电讲堂,为成电师生带来朝鲜半岛问题的深刻解读,推而及远,深入浅出又鞭辟入里地解析了中国乃至世界的秩序演变。

aba293716ee8a1d7e8e9ef729b347f81.jpg

d74094b2d559231f1d94f3f82faaea30.jpg

朝核对萨德,半岛陷泥潭

  杨希雨先生开门见山,首先点明半岛问题的核心所在。“透过现象看本质,当今朝鲜半岛乱局本质上反映的是维系了半个多世纪的朝鲜半岛安全秩序,正进入历史性结构性变化的时期,如今的朝鲜乱局本质上是秩序转换当中的现象。而半岛秩序的结构性变化过程,只是当今全球秩序转型期的一个构成部分,事实上如今的我们正处在世界历史中少见的国际秩序转型时期,现有的政治、安全、经济、金融秩序日益难以为继,而新的秩序远未形成。可以说我们是幸运的,因为不是每一代人都能经历和参与这种历史性的国际秩序转换期;同时也是不幸的,因为如何完成新旧秩序的转换,历史的经验只给出了一条路径,那就是战争终结旧秩序,胜者制定新秩序。当前半岛的政治安全秩序和格局,就是朝鲜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果。当前半岛复杂多变的局势,是新旧秩序转换期的必然现象。”

  杨希雨举例指出,朝鲜发展核武器的“机会成本”巨大且不断升高,但依然强硬坚持,出于两个目的,“一是拥核自保、二是拥核自重。”拥核自保,就是要形成核威慑力,确保韩国不敢搞“吸收式统一”、美国不敢军事颠覆朝鲜政权。拥核自重,就是要以能够打到美国的核导力量,与美国构成朝美相互威慑,朝美签署决定半岛新秩序的“和平协议”,取代维持至今的“临时停战协定”。目前,朝鲜的拥核计划已经实现核弹头的小型化,但是中远程导弹技术还远远没有成熟。这意味着朝鲜今后还将进行更多的弹道导弹试验和潜射导弹试验,还要进行氢弹试验。杨先生含蓄地说道,“朝鲜实施发展核武与发展经济并进的战略,但是发展核武器的机会成本就是扼杀了发展经济的最好机遇。”

  杨希雨表示,目前,全球拥核五大国的实力基本上达到均衡,然而由于美国和中俄分据西东两个半球,在防御和监视导弹发射时,雷达都有着不可逾越的地平线局限,在导弹发射的前半程属于盲区。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防导系统,名义上为了保证韩国处于朝鲜核威慑下的国土安全,但是其防御面积甚至都无法完全覆盖到韩国大首尔区域,但是可以全程监控中俄的导弹发射情况。“萨德本质即是美国欲建立东亚反导体系,配合已经在欧洲部署的反导‘西墙’,打造全球反导体系的‘东墙’。”杨希雨运用比喻,形象生动地描述道,“这样的举动无疑打破了全球以及地区的战略平衡,在彼此都有最尖锐之矛的情况下,萨德入韩给半岛局势火上浇油。它作为美国建立全球反导体系的一部分,终将破坏全球和地区战略稳定,危害到韩朝双方,乃至整个东亚的安全问题。”

7fa4c1644159f3de120fc3eb634d13d9.jpg

韩朝相争锋,六方各为难

  面对愈演愈烈的朝核危机,杨希雨条分缕析地指出了三种不同的解决方案:朝鲜方案——朝鲜核武器永久化,各方接受朝核现实;美、韩方案——朝鲜半岛必须无核化,为达到此目的,和平的和军事的方式都可以用;中国方案——朝鲜半岛必须无核化,但只能以和平方式解决。按照谁的方案解决朝核问题,将决定半岛未来不同的安全秩序。他说:“美国是‘all options on the table’,中国则是‘all options but military on the table'。”朝鲜半岛问题也始终在威胁着中国的国家安全。首先,我国历史上甲午海战丢掉台湾和建国初期收复台湾未遂,均肇始于朝鲜半岛的内乱,尤其是半岛地缘关系复杂,深刻影响着中国周边及整个东亚的安全环境。其次,朝鲜的核实验场位于长白山附近,核试验的进行将可能提前激活长白山的活火山,这将严重威害中国东北的环境和经济发展。

  杨希雨指出,“说到底,要想和平地解决朝鲜核问题,就要创造一个让朝鲜彻底放心的安全环境,否则美韩军事压力越大,朝鲜就越感到必须紧握核武器。”他直接切入了解决朝核问题的本质:中美朝韩四方通过谈判来建立解决朝鲜半岛的永久和平体制;通过“双轨谈判”来解决朝鲜和别国的彼此困境才是真正的可行之道。

朝核观世界,慧眼览全局

  “朝鲜半岛虽然复杂多变,多方势力交错,但是半岛地缘政治变局是当前全球秩序转型的组成部分。”杨希雨将半岛争端提升到世界的大平台上,“当年旧的秩序是抗美援朝志愿军战胜美军打下来的,决定了东北亚的现有格局,却也留下了复杂的周边关系,那么在历史交替的又一次标向是否还得靠战争来主导?”历史一次次地验证了一个真理:每一次国际和地区的秩序变革都是靠血腥的战争来完成的,最终的结果都是强者通吃、胜者定秩。

  杨希雨介绍,曾经的世界中心欧洲的政治秩序就是因为反复频发的战争而屡遭更迭:30年战争确立了《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约束下的大陆秩序;拿破仑战争确立了“维也纳秩序”和“大陆均势”格局;普法战争重新形成“武装和平”的格局;一战建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创设“雅尔塔体制”和“布雷顿森林体系”。

  在这样的一个后冷战时期里,旧的秩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实世界的发展变化,新一轮的秩序新陈代谢该怎样实现?杨希雨大胆预言:“人类的文明已经走到了如此之高的程度,以至于使得人类社会第一次有可能通过和平方式进行新旧秩序的转换。”他解释到:“首先,全球化使得人们结成命运共同体,以至于每动一发便牵及全身,各方势力犬牙交错,谁也无法抽身事外。其次,欧洲为世界中心的格局已经被网络化世界结构替代,各个国家休戚相关,在环境问题、恐怖主义等等非传统安全领域必须联手解决。”

605d115c83705d599450bb0f5dd0aa9c.jpg

踏浪而前行,领导新潮流

  杨希雨提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治格局动荡的前站是世界经济板块重组——欧洲、东亚、北美三大地缘板块鼎足而立。整体局势从原有的南北之分转向了发达经济体、发展中经济体、新兴经济体三大结构体,G20峰会也从一开始的9个发达国家“聚会”到囊括后加入的新兴经济体等20国大party。G20国家集团走到了十字路口,国际经济秩序也处在了面临改革的风口浪尖。在这样的经济局势动荡中,无论是组建亚投行,还是积极构建区域经济体,我们始终坚持着在现有秩序上完善和改革国际政治与经济秩序,不搞“另起炉灶”。“我们在转型过程中的两大支柱是包容发展和共同安全,这是对和平和发展两大时代主题的当代升华。”杨希雨先生鞭辟入里的解析,几乎更新了大家心中的国际版图,“我国最终希望能够建立以互利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最佳外部环境。”

  毛主席在1962年曾说:“从现在起,五十年内外到一百年内外,是世界制度彻底变化的伟大时代,是一个翻天覆地的时代,是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比拟的。”杨希雨说:“我经历和目睹了第一个五十年的发展巨变,中国经历了大V型的发展和经济基础的重大变革,然而这些只是为第二个五十年更大规模、更深层次的社会变革积累条件。”他语重心长地说,同学们有福气赶上了时代巨变的时刻,第二个五十年,中国将经历更加伟大的社会变革!过去五十年我们始终在通过和平演变来进行经济体制上的不断进化。纵观全球局势,杨希雨总结道:“现在全球都在某种程度上进行‘改革开放’,大家在拼的都是变革和创新。十八大以来,改革进入了深水区,深抓改革就是抓到了最关键的核心。因此下一个五十年,将是中国伟大社会变革的完成时期。”杨希雨的阐述让大家受益匪浅,东西方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在过去五十年均经历了巨大的变化,第二个五十年将是新旧制度完成转化的历史时期,这也是今年美国大选之乱象、朝鲜局势之迷离的历史启示。

  本场讲座由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主办,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共同承办。


相关链接:

  杨希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曾担任外交部朝鲜半岛事务办公室主任。2005-2007年赴美国斯坦福大学政治学系任访问学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88年杨希雨获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2005-2007年赴美国斯坦福大学政治学系任访问学者,博鳌亚洲论坛研究院执行副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杨希雨是我国资深的国际问题研究员,是央视国际频道、军事频道的评论员,研究领域是亚太安全、美国外交政策,他曾担任外交部朝鲜半岛事务办公室主任,多次参与六方会谈,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论文近百篇。


编辑:罗莎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