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这是一间十几平米的办公室,紧凑地摆放着大大小小的实验箱、教具,窗外是四楼的露天阳台。“我的办公桌就在这里。”吴涛老师指着紧靠窗户的桌子笑着对记者说。
“经历教会我成长,我很乐观”
1998年,吴涛考上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从此与成电结缘,度过了从本科到博士的求学时光。本科期间,吴涛的成绩优异,常居年级第一。当时学校正在大力实施师资培养计划,鼓励优秀人才留校教学,优秀的吴涛自然在列。
“当时是误打误撞地成为了老师,后来是真的一步一步开始喜欢上了这个职业。” 吴涛说。看似顺畅的人生,其实也有很多跌跌撞撞。
吴涛难忘研究生期间的一个科研项目。当时,“产品”已经做好,即将提交给用户。吴涛想,能不能把产品再完善一下呢?他试图并联电容和电路,谁知手抖了一下,电路短路,电路板也被烧坏了。
还有两天就到“提交日”,却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怎么办?吴涛坐在椅子上,感到汗水大颗大颗地从脸上滑下来。“当时的紧张难过,我一辈子都无法忘记。”那一晚,吴涛辗转难眠。难过和悔恨无济于事,第二天一早,吴涛就立即联系用户,一遍又一遍地解释和道歉,终于,吴涛“申请”到了更多的时间,一切又重头再来。
自那以后,吴涛的心态越来越好,“遇事要乐观淡定”。他把这份好心态也带到了教学工作中,即使课堂上有各种突发情况,吴涛也依然能够淡定地继续讲课。这一方面是因为课程的知识点已烂熟于心,另一方面,就得归功于他养成的良好心态了。就像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遇见偶尔的船只颠簸,也就不再畏惧了。
“实践‘工程化思想’,我很较真”
2011年,吴涛开始了本科生教学工作。转眼间,他在《模拟电路基础》《电路分析基础》的课堂上已教授了6年。
在教学中,吴涛作为青年教师,受到了电工学院多位资深教授的影响和感染。他说,“学院主管教学的副院长吕明、电分和模电两门课的首席教授钟洪声和何松柏都对我影响很大。”吴涛说,工程化的思想一直是教授们所倡导的,而青年教师在探索和实践工程化的路上也获益颇多。
“工程化的思想,就是以应用为目标,”吴涛举例谈到,“我们要让学生明白,学模电不是为了做题,而是为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果一味强调课本上的知识,学生容易死记硬背,甚至产生怀疑——学来的东西有什么用?要让学生看到所学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
说到这儿,吴涛把最近才做成的“单频率正弦函数发生器”展示给记者看。一张可以改变振幅、相位、频率的界面出现在电脑上。通过改变这些参数,能使连接到计算机的音箱展现出不同的声音效果。
“频率相同,幅值叠加;频率不同,能量叠加。”这是大多数学生在学习波形叠加时的口诀。吴涛觉得,这样的学习方法不够深刻,不能让学生了解到它的真实情景。这个“单频率正弦函数发生器”正是为这个知识点量身定做。吴涛准备下节课就利用它为学生展现频率相同和频率不同时,两个正弦波叠加后的效果。对待教学,吴涛很“较真”。
仅在去年,吴涛就获得3项校教学成果的优秀奖、1项校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学院教学比赛一等奖。对于这些荣誉,吴涛看得很淡,他觉得顺其自然,水到渠成。
“学生开始改变了,我很知足”
“我很欣赏有想法的学生。”吴涛坦言,现在有些学生已经习惯了老师给知识和答案,学生被动地接受,他们在课堂上越来越沉默。这样不仅使课堂氛围沉闷,更严重的是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下降。
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吴涛想,除了学生自己多观察、多了解别人的想法之外,老师更应该给予引导。于是,他“独辟蹊径”,从让学生认清学习的主线和提高学生兴趣入手。
“学生进大学时还是一张白纸。”吴涛形容说。学这一门课程有什么用?这一科目和那一科目之间有什么联系?所有课程的推进方向是怎样的?为什么按这个方向学习……面对同学们的疑惑,吴涛总是细细讲来。
每学期的第一节模电课,吴涛会带着一块电路板“轻装上阵”。在课堂上能利用这个电路板完成的实验,他会尽力演示给学生。看到学生们好奇的样子,吴涛就开始“循循善诱”,“这就是模拟的电路,这个是电容,这个是三极管……这些是元器件,是我们第一章要讲的内容。”随后,吴涛从各部分的功能开始为学生们勾画整个课程的主线,以及各章节之间的联系。
学生们对课程产生了兴趣,跃跃欲试,想要亲自设计一个电路。当他们把自己的想法提出来的时候,吴涛觉得,自己可以“功成身退”了。他把设计电路的主动权交与学生,自己只在必要的时候给予指导,学生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
吴涛认为,这样的教学方式与小班教学、翻转课堂“不谋而合”。“它们都是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讲,老师听,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成为有想法的学生。”吴涛说。
当学生们在课堂上睁大求知的眼睛,当他们开始提出教学或课程上的想法,当一个个电路设计做出来,吴涛就觉得很知足,很满意。他觉得,当老师,值了!
编辑:一戈 / 审核:林坤 / 发布:张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