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5月23日晚,“觅道论坛”系列讲座第三场在清水河校区图书馆“百学堂”开讲。哲学、思想史学者,书法家,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世界宗教与普世伦理中心主任,电子科技大学特聘教授杨煦生与成电师生共同探讨文化自性与文化自信。活动由数字与文化传媒中心徐新建教授主持,近百名成电师生到场聆听。
杨煦生首先分享了“美国大兵爱文化”和“徐梵澄填表”两则小故事。他说,一个时代的焦灼的精神主题,都可能以某种无意识的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泄露。每当一种观念成为频繁出现的公共媒介的关键词、或者在日常交往语言中的使用频率陡然升高,那么这里必然隐藏着一个时代的焦灼的主题。美国大兵的焦灼只是一个小小案例。在世界现代史上,这种焦灼比比皆是,尤其是晚清以来的中国。
杨煦生谈到,文化自信正在成为今日媒介的重要关键词。其使用频率之高,恰正映射了诸多大问题。一个半世纪以来的文化焦灼,正慢慢从集体无意识中形成醒觉,这就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问题。从集体无意识中慢慢醒觉的过程中,一个更为根本的问题出现了:文化自信如何形成、建立于什么基础之上?这就是文化自信与文化自性的问题。
他认为,文化自信的问题必须在一个复杂的文化语境中重新审视,必须具备文化醒觉的明晰前提,必须奠基在文化自性的深切理解,必须扬弃文化自断(Selbstbehauptung)的浅薄武断。没有文化对文化自性的洞见,文化自信就只能是镜花水月,并且可以沦为精神自娱的文化自断。
他通过解读“Identity”的多层涵义将自性问题进一步展开,作为舶来的学术概念,“Identity”在中国当代学术和思想语境中使用频率很高,先是在上世纪80年代的文化讨论中,后来尤其通过社会学、人类学、当下的文化哲学与文化理论等等保持了热度。这个语词横跨了哲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及法学等诸多领域,并且与宗教问题也深有关联。
杨煦生说,通过对Identity的各种层面的展开,最后到达文化自性的层面。而文化自性,正是一种健康的文化自信的赖以奠基之处。一种健康的文化自信的建构,首先必须落实在对大约一个世纪的现代性迷茫的反思之上:甲午、五四、文革等等。就方法论来说,一种众生平等的宗教情怀、一种模态学的方法意识,以及跨文化诠释、跨文化理解、跨文化对话能力的形成,这些都是必要的精神前提,都是题中应有之义。
讲座最后,同学们积极提问,就相关问题与杨煦生教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觅道”论坛系列讲座由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和数字文化与传媒研究中心共同主办。主要面向研究生和有一定社会科学知识积累的本科生,通过邀请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国内外知名学者分享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提升同学们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兴趣,把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研究、学习引向深入。论坛自开讲以来吸引了大批师生的积极参与,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相关链接:
杨煦生,哲学、思想史学者,书法家,电子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德国图宾根大学哲学博士、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世界宗教与普世伦理中心主任、德国世界伦理基金会(Stiftung Weltethos)项目主任、中欧论坛(China-Europa-Forum)宗教组中方组长。长年活跃于中欧哲学、宗教对话领域。历任研究职位或教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德国图宾根大学(Tuebingen Universitaet)、德国埃尔兰根大学、波恩大学等。其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精神史(思想史)、德国哲学(解释学/宗教哲学/美学)、欧洲汉学。目前研究重点为:中国思想与世界伦理(中国传统思想资源对世界伦理的建构意义)、世界伦理与技术伦理、精神史观念的重构。主要著作有《Immanente Transzendenz – Eine Untersuchung der Transzendenzerfahrung in der antiken chinesischen Religiosität mit Berücksichtigung des Konfuzianismus》(《内在超越:中国古代宗教性中的超越经验研究,以儒家思想为重点》)《逃向世界:道禅思想的精神史探索》《精神的维度》等。
编辑:林坤 / 审核:罗莎 / 发布:罗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