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时讯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我校博士生高见在《自然》撰文抨击虚假同行评审
文:大数据中心 来源:大数据研究中心 时间:2017-06-01 8530

2017年6月1日出版的《自然》杂志在Correspondence栏目刊登了我校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周涛教授指导的博士生高见题为《消灭虚假评审》的短文。文章针对同行评审中的造假丑闻,敦促出版社与编辑、作者和科研机构联手,采取更为积极的行动来根除虚假同行评审。

 图片1.png

同行评审,是一种被学术期刊所普遍采用的论文稿件评议过程。期刊的编辑来负责邀请相同或相近领域的专家学者对收到的学术稿件进行同行评审,并最终参考专家的评审意见来决定是否录用和发表论文。在同行评审的过程中,审稿人为高质量学术期刊担当“守门人”。

然而,虚假同行评审却拥有“隐身衣”的魔力。一些低质量的学术稿件披上它,轻松穿门而过,得以在高质量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究其原因,部分期刊允许作者在投稿的过程中自荐潜在审稿人以供编辑选用,并由作者提供他们的基本信息和联系方式,如电子邮件地址。如果编辑在邀请审稿人的过程中完全信任作者提供的信息,那么同行评审就不再没有漏洞。试想一下,作者完全可以提供一个真实的审稿人姓名,但将其电子邮件地址伪造为作者自己的。这样一来,如果编辑选用这些已经被伪造的“虚假”审稿人进行同行评审,那么实际上是作者自己评审自己的稿件,最终的评审意见自然有利于文章的顺利接收和发表 。

近年来出现相关撤稿事件,说明虚假同行评审确已存在。今年,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撤回了发表在其旗下期刊《肿瘤生物学》上的107篇学术论文,因为经过深入的调查,他们发现这些已经发表的论文在同行评审过程中存在欺诈。事实上,早在两年前,该出版集团就已经撤回了旗下10本期刊上的64篇学术论文。撤稿原因类似,编辑觉察到了虚假的电子邮件地址,随后的内部调查发现这些论文的接收和发表受益于造假的同行评审意见。

那么,如何解决学术论文发表中的虚假同行评审问题?撤回已经发表的论文只是事后补救,显然还远远不够。高见呼吁出版社与编辑、作者和科研机构一起采取更为积极的行动。一方面,加强防范措施。作为期刊编辑,务必二次核查潜在审稿人的身份信息,并要求作者提供自荐审稿人的有效学术身份识别,例如:单位电子邮件地址、ORCID identifiers(开放的研究员和贡献者识别码)、Scopus ID(Scopus数据库作者识别码)等等,在这些地址上造假是困难的。另一方面,要严惩参与造假的作者。作为出版商,可以互相以机密方式分享欺诈审稿人和作者的名单和详细信息。当然,采集已经确认的学术不端行为,集中公开造假者的姓名和单位,也未尝不是一种可能的震慑方式。据此,学术期刊可以在一段时间内直接拒绝这些作者所有新投稿件。作为学术委员会和科研单位,可以考虑撤销这些作者的相关科研资助,并对他们的学术职务进行降级处理。

高见为我校计算机学院博士生,目前在麻省理工学院联合培养。高见于2012年获得我校数学科学学院的理学学士学位,本科学习期间获得美国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并荣获“成电杰出学生”称号。目前已经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论文7篇,绝大部分论文作为第一作者或唯一通讯作者。

 

文章链接:https://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46/n7656/full/546033a.html 

Jian Gao, Tao Zhou, Stamp out fake peer review, Nature 546 (2017) 33.

 

编辑:一戈  / 审核:一戈  / 发布:一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