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学术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邱昆教授团队在光学领域顶级期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文:周恒 图:周恒 来源:原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时间:2017-07-13 12234

  近日,我校通信学院邱昆教授领导的光通信研究团队在光学领域顶级期刊《Light: Science and Applications》发表题为“Real-time dynamics and cross-correlation gating spectroscopy of free-carrier Drude slow-light solitons”(自由载流子慢光孤子的实时特性与交叉相关光门测试)的科研论文。通信学院青年教师周恒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电子科技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合作单位为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国防科技大学、香港大学以及新加坡微电子研究所。

硅基波导中自由载流子引发的六波混频效应原理示意图以及实验光谱.png

硅基波导中自由载流子引发的六波混频效应原理示意图以及实验光谱

  近年来,硅基光子学吸引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极大关注,在集成光通信器件、片上光互联等领域存在巨大的应用前景。然而,随着硅基光子器件中采用的信号速率越来越高,将不可避免地涉及到超短脉冲的传输问题。周恒老师与合作者在研究中采用具有极高时间分辨率和探测灵敏度的脉冲测试仪器,对超短光脉冲在硅基光波导中的传播情况进行了原创性的探索。特别的,由于硅基光子器件通常具有极小的光场模式面积以及很高的非线性系数,因此超短脉冲可以在硅基器件中触发复杂的克尔非线性效应和自由载流子非线性效应。周恒等人以硅基慢光光子晶体为载体,对皮秒及飞秒脉冲的非线性效应与色散效应的相互作用与动态平衡过程,以及光孤子的产生与传播特性进行了深入的测试和分析。同时,论文对光学孤子的各种独特效应,包括孤子自频移、孤子色散波、以及调制不稳定性等,在硅基波导中的表现形式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建立了自由载流子非线性效应下光学孤子的系统性理论模型和测试方法。该研究成果在硅基集成光通信器件、硅基全光信号处理技术、光孤子产生与操控、光学超连续谱产生等领域具有较大的潜在应用前景。 

  邱昆教授带领的光通信研究团队从2011年开始开展硅基光子学的基础与应用研究,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企业深入合作,已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团队成员已在Laser & Photonics Review,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Optics Express, Scientific Report等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牵头承担完成了国家863重大项目“基于硅基微环谐振器的16×16高速光交换芯片研究”。

  《Light:Science and Applications》是光学领域的JCR一区顶级期刊,由Nature出版集团与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合作出版。期刊刊登光学领域的顶尖前沿科研成果,同时打造中国本土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刊物。2016年度,该杂志总共收到来自35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700篇投稿,录用了其中的84篇。根据汤森路透SCI引用报告统计,该期刊2016年的影响因子为14.1, 在SCI收录的所有原创性光学期刊中排名第二。


  论文链接:http://www.nature.com/lsa/journal/v6/n6/full/lsa20178a.html

 

编辑:林坤  / 审核:罗莎  / 发布:一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