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9月14日晚,由我校数字文化与传媒研究中心主办的“数字人文大讲堂”系列讲座在清水河校区图书馆百学堂开讲。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博士生导师喻国明教授做客讲堂,与成电师生探讨互联网发展“下半场”的技术逻辑与操作关键,分析“互联网+”时代传媒发展的进路与策略。
讲座中,喻国明从专业逻辑与非专业逻辑、互联网究竟是什么、互联网做了些什么、互联网改变了什么、互联网转型要做什么等角度分析了“互联网+”时代传媒发展的进路与策略。他表示,互联网的发展已经进入“下半场”,互联网的“下半场”将是建立在大数据基础上,对“上半场”剩下的未开发或者部分开发的微资源的重新组合和利用,是一个数字化和智能化的阶段。
喻国明认为,互联网是构造我们这个社会的操作系统,从“+互联网”到“互联网+”是一个根本性的转折,“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传播格局或手段,它更是一种新社会的组织与结构方式,是整个社会的‘操作系统’”。
喻国明说,“互联网连接一切”,中国自接入互联网以来,构建起了三大网络:内容网络、人际网络和物联网络。在互联网发展的“下半场”,大数据方法应运而生。大数据成为互联网世界的神经传导系统,市场洞察、用户洞察成为创新发展的关键。通过大数据的描述,我们才能知道什么样的人需要什么样的内容,使长尾市场上的内容得以在广泛的、含量很低的市场上形成一定的规模,形成相当精确的匹配。喻国明认为,未来网络发展和竞争的高地就是对于广域网络空间中的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实现基于人工智能的高效率、高适配性的价值匹配、关系再造与功能整合。
讲座开始前,举行了客座教授聘任仪式,人力资源部副部长张庆琳为喻国明教授颁发电子科技大学客座教授聘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韩洪、数字文化与传媒研究中心主任谢梅出席活动,百余名师生聆听讲座。
“数字人文大讲堂”由电子科大数字文化与传媒研究中心主办,将以系列讲座的形式邀请多学科专家演讲,期待激起听众对科学与人文、传统与创新,尤其是数字人文的时代意义等议题的关注和参与,在“互联网+”的进程中集思广益,拓展创新。
相关链接:
喻国明,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北京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传媒经济学会会长、中国传播学会副会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中国传媒发展指数(蓝皮书)》主编、《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蓝皮书)》主编等。主要研究领域:新媒体研究;舆论学;传媒经济与社会发展;传播学研究方法。迄今为止,出版学术专著、教材、蓝皮书工26本,论文600余篇,新闻传播学科的论文被引数排名第一。
编辑:罗莎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