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成电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新华社:终生相托于科学——电子科技大学的创新发展之路
文:惠小勇 丛峰 吴晓颖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7-09-29 8566

  编者按:由新华社主办的《新华每日电讯》在9月29日第8版刊登了新华社记者采写的通讯,题为《终生相托于科学——电子科技大学的创新发展之路》,深度报道了迎来61岁生日的电子科技大学为国立学、创新求进的发展之路。

新华每日电讯.jpg  

  新华社成都9月28日电(记者惠小勇、丛峰、吴晓颖)它自诞生起便肩负着改变我国无线电工业落后面貌的使命,它主持或参与的重点科研攻关项目创造了我国电子信息发展史上的多项第一甚至世界第一。

  60多年栉风沐雨,刚过甲子的电子科技大学,为国立学,创新求进,终生相托于科学。

强国之志薪火传 与共和国一起“创业”

  在大气质朴的电子科大校史馆里,记者被一张黑白老照片吸引:一群师生,有的挑着扁担箩筐运送沙石、砖头,有的拿着铁锨、锄头平整路面,身后是雏形初现的四层教学楼。

  60多年前,在成都一片农田里,一群“拓荒者”建起了新中国第一所电子工业大学。

  电子科大校长李言荣院士说,创立之初,电子科大便承担着为新中国电子工业培养技术人才的历史使命,报国情怀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电子科大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谭述森就是其中之一。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立项以来,谭述森带领团队23年栉风沐雨,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在老一辈电子科大人的心中,“83”不是普通的数字。建校初期,电子科大就成为保密单位,对外称“83信箱”。

  1961级学生傅荣楷说,学校连校名匾牌都不挂。直到入校后,他才知道自己学的是什么专业。上课时,老师提来一个大皮箱,将课本、笔记本发给大家,上完课又收走。

  一批批科大学子先后被派往祖国最需要的地方。1964级学生余启芳,毕业后从事试飞飞机数据测试,冒着生命危险飞往江畔峡谷、高原雪山、戈壁大漠测试成为“家常便饭”。

  强国之志薪火传。5年前从电子科大毕业的罗昊,放弃了在大城市的工作机会,选择去文昌航天发射场当一名太空“牧星人”。每次执行发射任务前,为确保“零失误”,罗昊和同事们会围绕某个问题做上百次试验;为解决一个故障,常常通宵达旦,连续加班几个月。

  近五年来,电子科大在电子领域持续发力,在核心电子功能材料及其器件、抗干扰通信等领域共获国家科技奖励7项。

引领“电子信息+” 打造新经济“发源地”

  白色T恤,牛仔裤,超大号书包,说起话来语速很快且滔滔不绝……这样一个大学生模样的人,不仅是学术牛人,还是大数据企业的CEO。

  电子科大“80后”教授周涛,与人合伙创办了数之联大数据公司。创业不到五年,企业总市值就超过百亿元。

  如今,周涛即将再添一个新身份:成都市与电子科大联建的新经济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按照协议,双方将共建以高校成果转化为主的新经济产业基地,目标转化1000多项科技成果。

  面对“电子信息+”浪潮,近年来,电子科大打破院系行政区划,相继成立了大数据、机器人、信息医学、网络安全、信息地学、公共安全装备等12个跨学科特色研究中心。

  一个中心聚焦一个行业、瞄准一个产业,助推一批关联技术升级发展。

  学校与华为联建了全球最大5G试验外场,产生了20余项科研成果。“3G时我们向国外学,4G时我们与世界同步,到了5G我们有望引领世界。”电子科大教授李少谦说。

  一批批新经济人才先后走出校园,成为“电子信息+”行业的科技新秀、领军人才。国内IT界公司、研究所等中层以上技术负责人和高管中,相当一批毕业于电子科大。

“软”“硬”兼修 做一个有趣的人

  电子科大每年会有一项文化盛事:评选当年的年度“书虫”。因为学校发现,历年的杰出校友有一个共同特质:爱泡图书馆,爱跨学科、跨领域读书。

  于是,学校在图书馆设立了大数据收集系统,来馆学生的姓名、专业、取阅书籍、读书时间等一一记录。而大数据“画像”分析的结果是:出入图书馆次数较多的学生,普遍成绩优于去图书馆次数较少的学生。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就要培养‘软实力’和‘硬实力’兼备,具有中国情怀和全球视野,能够引领未来的领军人才。”李言荣说,“不仅技术酷炫,还要是一个有趣的人。”

  近年来,电子科大一方面坚持做“减法”,不再扩大在校生数量,另一方面积极做“加法”,加大优秀教师培养和引进力度,目前电子科大各类国家级杰出人才已增至226人,是4年前的近三倍。

  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改革也迅速铺开。自2015年起,学校开设60门核心通识课程、48门文化精品讲座课程。在第二课堂,邀请全球各领域的顶级名师到校讲课,全年周周有名家讲座,40余场文艺演出,近百场赛事,培育出一片科技与文化交融的人文绿洲。

  如今,这里的许多学生已颠覆人们对工科生“技术宅”的传统印象。他们编得好程序写得出美文,能叩问“科学之谜”又擅舌战辩坛……严谨而文艺,丰富又有趣。


编辑:林坤  / 审核:  / 发布: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