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电人物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我最喜爱的老师】崔红玲:温暖化人是每一缕春风的使命
——记第四届“我最喜爱的老师”、电子工程学院崔红玲副教授
文:学生记者 饶蕾 图: 来源:学生记者团 时间:2017-12-24 19457

  编者按:优秀教师是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的核心力量,也是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中流砥柱。学校高度重视教师教学荣誉体系的构建,对教师卓有成效的教学工作给予肯定和鼓励。今年,五粮液-电子科大教育发展基金捐赠协议签署,用于设立卓越教学奖、教学改革创新示范奖、教学新人奖等类别“本科教学奖教金”。近日,由校学生会和研究生会共同举办的电子科技大学第四届“我最喜爱的老师”评选结果揭晓,10位老师荣获“我最喜爱的老师”称号。学校新闻中心将陆续推出“我最喜爱的老师”、卓越教学奖、教学改革创新示范一等奖、教学新人一等奖获奖老师的报道,反映他们为学校精英人才培养做出的突出贡献。今天,让我们走近第四届“我最喜爱的老师”、电子工程学院崔红玲副教授。

崔红玲老师_缩小大小.jpg

  “我一直希望,同学们能感觉到老师是一个温暖的存在,当他们遇到难题需要寻求帮助时,我可以成为信任的对象。”从学生时代受恩师的熏陶,到机缘巧合站上三尺讲台,电子工程学院崔红玲副教授的教学生涯似乎正如她所说的那样,在“懵懵懂懂”中悄然开始。回首执教以来的十八个春秋,对学生的陪伴和关爱始终是萦绕她心间的主旋律,似缕缕春风,唤醒了一颗颗憧憬未来的种子。

“严谨”之心,铺就“趣味”课堂

  “以我正在使用的这套扩音设备为例,手上的话筒是一个声音传感器,可以采集到我的声音把它转换为电信号,这个微弱的电信号通过话筒放大器放大幅度并滤除噪声,再通过混合前置放大电路对信号进行运算、比较等,比如音量控制和音效改善等,最后送到功放去驱动喇叭。这就是一个简单的模拟电子系统。”讲台上,一手拿着扩音设备,一边将电子系统运行原理娓娓道来的崔红玲,正在讲授本学期《模拟电路基础》的第一课。她以同学们熟知的物件作为切入口,向他们细致地阐释模电课程的学习思路。

  “我们模电要学什么呢?我们主要讨论的就是如何将声音信号转换成的电信号进行放大,如何对信号进行处理、运算、滤波或比较。其中放大是模拟电路的最基本单元,所以我们花较多的时间讨论放大电路。而电路分析课里面没有讲过可以实现放大作用的器件,因此我们首先讨论几种可以实现放大的半导体器件,如BJT、MOSFET、OPAMP,从它们入手去了解如何构建放大电路。”从已知的情景跨度到未知领域的探索,崔红玲驾轻就熟,总是能恰到好处地抓住学生兴趣点,引导他们层层深入。

  “模电这门课学时较短,要求不高,崔老师为了帮助我们理解,总是不局限于教学大纲,额外补充大量相关知识,给我们‘加餐’,同时也特别强调实际应用过程的情境和注意事项。”电工学院大二学生江涵在上过崔红玲的《电路分析基础》后,这学期继续不惜重分“砸”上了她主讲的《模拟电路基础》。

  “从课堂教学的角度而言,我觉得老师的语言修养很重要。一节课45分钟,我需要用语言调动大家,使我和每一位同学的脑部活动产生“共振”。如果能做到语言富有逻辑、准确明了、生动形象,那师生间产生共振的几率就会高,学生的脑部活动会更频繁。”尔雅淡然的姿态,精心锤炼的语言,幽默风趣的问答,无不呈现出崔红玲极具个人魅力的课堂。

  可是这种“干货满满”的课堂,并非是一朝一夕打造出来的,其中倾注了崔红玲长久坚持的严谨态度。她有一个习惯,每上一门新课前,都会细心地把课上的每一个字写下来,反复在镜子前练习,直到可以流畅地讲完整堂课。这个习惯源于她留校任教后上的第一堂课。当时尚是助教的她“临危受命”,替生病的任课老师临时上一堂实验课。具有丰富听课经验的她本以为自己可以胸有成竹地完成任务,可是站上讲台的一瞬间,她的大脑突然一片空白,在有些“懵”的状态下讲完课。“这对我而言是一个很好的经历,因为当我真正站上讲台时,我才知道自己没有那种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所以我会在每一次课前老老实实地反复练习和准备。”

  秉承严谨治学的态度,崔红玲潜心教学,打磨出一堂堂精彩纷呈的课程,也得到了广泛认可。任教至今,她先后获得校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校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和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言传身教,“模电”中领悟哲学

  “模电里我们大部分时间讨论放大电路,通过讨论同学们能够领悟到世界上没有一个完美的电路;当一个性能指标变好了,另一个性能指标就会变差。所以人生也是如此,没有绝对的好坏,有得必有舍,所以做选择的时候需要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崔红玲在讲授模电的过程中,除了基础的理论知识,还会时常和同学们分享自己在魔法电路中体会到的人生哲学。在她看来,教学科研和为人处世是相通的,她希望不仅能传授知识给学生,更能言传身教,做一位“引路人”,将自己的人生经验传递给更多年轻人。

  崔红玲的人才培养理念中,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被放在第一位。“我们大部分都是平常资质的人,那凭什么别人学会了我没学会呢?那是因为别人花费时间精力先去学习了而我们没有呀!只要我们肯花时间和精力主动学习,我们也能具备相应的能力。”为了帮助一些学习暂时落后的同学树立自信心,崔红玲不断地鼓励他们,并探索出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此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成就感。

  “模电课程的特点是概念多,但不晦涩,讲的时候都能明白,但是理解没有,要打个很大的问号,而要理解消化需要反复;我就让他们课下多看几遍书,一回生二回熟,要像认识人一样把每个概念的‘脸’认熟,熟了才有可能理解。”对于觉得看书枯燥或者看不进去的同学,她便拿出另一个“法宝”——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模电课程具有偏工程的性质,崔红玲想要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制作电路,克服学习理论知识的枯燥感。“同学在电路的设计制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带着问题看书会很有兴致,很容易看进去的。而亲自动手做一个电路,看到输出波形的那一刻,喜悦、成就感以及自信心瞬间就有了。” 自2007年加入校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指导团队以来,崔红玲作为电源方向主教练之一,曾指导多个学生团队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

  一直以来,崔红玲都以“终身学习”的信念与学生共勉。她希望在知识飞速更新换代的今天,能保持与时俱进的学习能力。在她看来,教学是一个既有输出也有汲取的过程,她始终毫不吝惜地将已知的一切奉献给学生。但在2011年,她却遭遇了一场始料未及的“危机”。

  “突然有一天,我觉得自己好像被‘掏空’了。因为进入教学岗位后,我始终做的是输出的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看书、沉淀,去汲取新鲜的事物。我不知道自己站在讲台上,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当时学校正在大力倡导青年教师出国,处于瓶颈时期的崔红玲借此机会为自己打开了一个突破口。

  2012-2013年,她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做访问学者一年。访问期间,她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身份,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以好奇谦逊的眼光探寻新鲜的领域,不断积累沉淀。她发现,美国的学校十分注重塑造学生的诚信品格,强调社会规则的重要性。同时,大学课堂的氛围自由轻松,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很强。

  回国之后,崔红玲也尝试将这些优秀的教学理念和自己的课堂有机结合起来。她鼓励大家在课堂测试中展现自己的真正水平,不以分数唯重,也积极发动同学提问。“我希望整个课堂氛围是轻松愉悦、包容自由的,我不愿意看到哪个同学皱着眉头,好像学习很苦似的。其实,咱们虽然是工科,但也能以一个轻松的方式去学习。”

春风化雨,滋润学生心田

  “教学严谨”“幽默风趣”“平易近人”“有气质”“崔女神”“崔阿姨”……这些都是学生们眼里的崔红玲。

  以讲台为教学主阵地的她,每学期都会承担数门课程。在本学期每周十六节课的高强度教学任务下,她几乎把绝大部分的时间都倾注在讲课、备课和改作业上。可是她仍然兢兢业业,毫无怨言。“对我而言,学生都是很包容的。一个老师在讲台上的表现,是能从同学们的眼神和交流中得到反馈的。既然学生们喜欢我,那我就要更加努力地呈现更好的状态,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崔红玲很喜欢和学生交流,她觉得这才是一个老师应有的状态。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总有一些温暖的瞬间。“有时候抱着一大摞作业走在走廊,就会有同学突然过来说,‘老师,我来帮你’,过节日的时候,同学们会送来各种各样的祝福,甚至儿童节还曾有同学送我棒棒糖!”每当回忆起这些微小而感动的细节,崔红玲都会露出孩子般天真幸福的笑容。

  在学生的心目中,崔红玲是值得信任的老师,也是迷茫时期的知心向导。“我之前申请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中央高校项目时,虽然崔老师并不是我的本科生导师,却还是在工作时间之外等我很久,仔细看了我的申请书,提出很多中肯的建议,这让我很感动。”江涵回忆,当时自己请崔红玲当项目指导老师时,她的耐心细致和认真负责给予了他无限鼓励和信心。还有很多学生,在面临考研、出国的人生抉择或困惑时,向崔红玲倾诉,甚至“倒苦水”,她都会耐心倾听,和他们一同分析,给出恰当的建议。

  因为怀着一颗炽热而真诚的心,崔红玲感动了一代又一代学子。她先后获得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度最受学生欢迎的基础课教师二等奖,第三届、第四届“我最喜爱的老师”等荣誉。

  面对同学们的肯定,她笑称自己是因为“运气好”才能得到同学们的“青睐”,不过同时她也深感自己责任重大。“当受到大家认可的时候,会有更多人对我产生期望。我很高兴,但是我又担心让学生失望,所以我无时无刻不在想,怎样才能适应每一届学生的需求,怎样让大家对我的课堂满意。”

  崔红玲把最美好的岁月年华献给了教学事业,献给了学生。在这永不褪色的青春华章里,她为学生送上了祝福和期盼。

  “希望同学们在大学期间就能意识到身体健康是第一位,每个人都能健健康康学习、生活;第二,希望同学们保持快乐的心态,由衷热爱自己的专业和所学的一切,快快乐乐成长;第三,希望同学们能够打破懵懂的状态,对自己有清晰的定位和认知,尽早确立目标,并朝着目标不懈努力。如果很早之前你就知道自己以后想成为怎样的人,你肯定就能成为那样的人。祝愿同学们都能成为心目中那个理想的自己!”


编辑:罗莎  / 审核:林坤  / 发布:一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