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编者按:2018年2月9日出版的《华西都市报》第四版,深度报道了我校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教师邓建华带领团队创业的故事,全文如下:
学术研究,需要刨根究底的精神,才能突破技术难点商业产品,更多时候讲究的是如何做出最“合适”的商品
通过一段视频,就能够准确识别画面中各式各样的物体,目前,该技术已初步应用在智慧交通领域。
这项技术的开发者,是归国博士邓建华及其团队。
人工智能技术,这个在当今被炒得如火如荼的概念,渐渐深入各行各业。有人曾大胆预测,“AI+”将会是未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14年,在海外苦读四年后博士毕业的邓建华回到成都,在电子科技大学执教。高新区举办的一次会议,触动了他敏锐的神经,他意识到人工智能的巨大产业潜力。
没有犹豫,刚回国不过一年的邓建华毅然决然和另一位合伙人开始创业。迎着人工智能的风口,历经波折,他的团队最终以视频识别为特征,人工智能技术为骨骼,打造出基于大数据的深度泛物智能识别平台。
邓建华在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AI+”智能化的热度将持续燃烧,朝系统化、工具化方向发展,经过一至两年时间,就能细分到各个行业领域。
时机 双创如火如荼机 点燃归国博士创业激情
在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的办公室内,邓建华认真地浏览着电脑屏幕,不时进来几位学生,向他询问专业问题,他一一耐心解答。
除了教师身份,邓建华还是一名创业者,借力电子科技大学的“一校一带”行动计划,公司落户在高新区,负责研究成果的转化,完成从技术到成品的实际转型。
提起创业的初衷,邓建华告诉记者,大学毕业两年后,他曾借调到成都团市委参与筹办大学生创业园的相关工作。“当时对接了很多高新区和成华区的创业企业,算是有了一定基础。”
彼时,大学生创新创业,席卷各大高校。电子科大的几位学生凭借研究的项目,获得了风投期权500万元的投资。
“当时有点心动,但自身实力不足以支撑创业。”邓建华笑着说道。2009年,邓建华申请公派留学,前往爱尔兰都柏林理工大学攻读无线通讯专业的博士。
邓建华告诉记者,他的导师是一位极具冒险精神的爱尔兰人,除了在WIFI领域进行学术研究,导师也在创业。留学期间,邓建华也见到许多科研人员通过研发优秀的技术专利,获得投资人青睐并成功创业的例子,这些成功的故事给了他不少信心。
2014年,国内双创氛围如火如荼。“这正是一个创业的好时机。”双创的大火点燃了他那颗本就热情澎湃的心。博士毕业后,邓建华毅然回到成都,依托学校和高新区给予的支持,着手准备自己的创业项目。
商机 泛物智能识别机 有望应用于各个领域
邓建华回国时,国内的人工智能领域未像如今这般火热。就像苹果公司带动了WIFI技术的变革,谷歌公司的阿尔法狗也带动人工智能的普及和崛起。
2014年,邓建华回到成都,受邀参加了高新区的交流会。“我的印象非常深刻,有一位候选人,提出了要用深度学习的方法去解决人脸识别和掌纹识别。”邓建华猛然意识到,人工智能可以与市民的行为生活融合,能够落地解决实际需求,也让他明白,人工智能这块蓝海中,蕴藏着巨大的机遇和宝藏。
终于找到了创业目标,2015年,邓建华正式组建了团队。如今,团队已成功研发深度泛物智能分析平台。通过平台,系统可直接通过视频画面,实时进行信息采集、拥堵报警、违停检测等。结合激光雷达,还可以应用于电力巡线、城市违建查处、自动驾驶等领域。目前,电力线、塔快速识别项目已经在绵阳初步落地。
“实际上,泛物智能识别的应用非常广泛,不仅限于交通领域。”泛物,顾名思义,针对全类别物体,系统都能进行智能识别,准确率高,未来有希望应用在各个领域。
艰辛 创业初期人才难得辛 花两三个月找合适人才
公司刚刚成立时,团队仅有两人。邓建华负责算法和应用软件开发,另一位老师则负责提供可支撑的硬件技术。如今,算上校内参与的学生及研究人员,公司团队达到了60人左右,博士学位研发人员共有5人,教授、副教授等高职称人才接近10人。
不过,如何寻找到合适的人才,依然是困扰邓建华的问题之一。邓建华透露,创业初期,寻找一个合适的人才往往需要两三个月,“现在已经好很多了。”邓建华笑道,随着公司渐渐走上正轨和国内人工智能大环境的变化,学习AI技术的人也逐渐增多,可还是处于“人虽多,业不精”的烦恼之中。
在邓建华看来,国内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景良好,从国际水平来讲,美国和中国占据了AI技术发展的第一梯队。
2017年,中国公布了第一批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分别依托百度、阿里、腾讯、科大讯飞四家公司设立四个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这代表着对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国家一直不遗余力。人工智能作为未来科技革命的方向之一,势必会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高新技术与人才。
转变 做产品不同于做学问变 逐渐丢掉“刨根究底”学究气
归国创业的这段人生履历,恰似给邓建华打了一针强心剂。参与竞争的都是各行业的顶级人才,在自信之余,邓建华也难免有几分紧张。
从一名专注学术的研究人员“转行”到创业者,邓建华也在渐渐适应这一身份。
“学术研究是需要刨根究底的,这样才能突破技术难点。”而在商业产品上,更多时候讲究的是如何做出最“合适”的商品。在一次交流会上,有一位从事芯片行业的企业家这样对邓建华说道。
会议结束后,邓建华细细思索这句话,他意识到,这正是他“转行”以来一个很大的缺点。“做产品和做学问毕竟是不同的。”邓建华说道,在与客户交流过程中,他渐渐尝试丢掉自己“刨根究底”的学究气质,代之以用最合适的方法解决客户需求。
谈到AI发展前景时,邓建华很有信心。他表示,无论是现在提倡的“大数据”或者是“智慧”系列,如“智慧城市”“智慧交通”、自动驾驶等概念,最终都要靠AI技术解决。现在大部分领域的“智慧”概念,还仅限于基本的数据处理。
“通过AI技术,可以将视频内数据转化为信息提取出来。”邓建华认为,按照如今的科技发展趋势,再过一两年时间,人工智能就可以延伸到细分的各个领域。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邓建华说,目前在人工智能上的研究,科学家们仍有着很长的路要走。
报道链接:http://www.wccdaily.com.cn/shtml/hxdsb/20180209/70543.shtml
编辑:罗莎 / 审核:罗莎 / 发布:一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