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电人物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校友专访】吴剑旗:反隐身雷达领域的领跑者
文: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三十八研究所 来源:合作发展部 时间:2018-03-22 18694

  近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中国反隐身雷达总师、电子科技大学安徽校友会会长吴剑旗做客央视二套《对话》“我是总师”栏目,讲述了反隐身雷达研究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节目于3月18日(周日)晚21:55分在央视二套播出。

2.png

(点击图片,播放节目)

3.png

(点击图片,播放节目)

  他连续20多年从事反隐身先进米波雷达理论探索、预先研究和工程研制,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获授权国防发明专利10多项,出版专著多部。他是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获得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他就是反隐身雷达领域的领跑者——吴剑旗。

  吴剑旗与电子科技大学有着不解之缘,现任安徽校友会会长。他1990年硕士毕业于学校电磁波与微波技术专业,2012年考入原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现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从事电子与信息领域的研究。

一念执着的雷达梦 不走寻常路

  回顾雷达的发展历史,米波雷达曾在二战前后占主流地位。后来,微波雷达以其高精度、更好的抗干扰能力逐渐取代米波雷达,成为骨干雷达。但是,隐身飞机出现后,逐渐被淘汰的米波雷达重新进入雷达专家的视野:它具有能有效探测隐身飞机波段的天然优势。然而,当时的雷达研究界普遍认为:“虽然米波雷达具有探测隐身飞机的独特优势,但它的诸多劣势是难以克服的,米波雷达终究难以担当骨干雷达的重任。”

  面对几乎一边倒的传统思维,吴剑旗以一位雷达人独特的敏锐“嗅觉”捕捉到米波雷达的巨大潜力。“照着国外的研究路线发展,风险肯定会小很多。但是如果我们的思路和国外一样,就没有机会赶在他们前面。要解决我国反隐身的问题,必须要创新,要有攻坚克难的勇气,这样我们才能实现超越。”吴剑旗下定决心攻克提升米波雷达性能的技术难题。“要造我们买得起、用得起、还能打得起的米波雷达”是吴剑旗的信念,也是动力。为此他积极申报课题,1992年如愿以偿获得了重点预先研究课题计划的支持,成为了年轻的课题负责人。“当个人的目标与国家的需要统一起来了,创新的过程既是实现报效国家的过程,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这正是我们雷达工作者的使命所在。”吴剑旗说。

640.jpg

二十年磨一剑 铸就国防利器

  没有任何经验参考,吴剑旗团队的反隐身米波雷达技术研究,一切从零开始。从课题研究到理论建模,从设计方法到技术实现,需要一点一点地突破,吴剑旗带着他的团队一做就是二十多年。一个小小的外部因素,或许就会干扰实验,导致失败。他举了个小例子,“2000年初,当时民用调频台渐渐多了。以前我们测试雷达只需要调到一个空频率就可以了,但那会不行了,很多频率都不能用,每次测试前,都要跟广电部门协调关掉一些民用频率来避免信号干扰。”但这种回避的办法在雷达实际应用中怎么行得通呢?谁来排除干扰?吴剑旗和他的团队不断发现问题,反复研究试错,最终找到了抑制信号干扰的办法,他们研制的米波雷达的抗干扰能力在实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00年,吴剑旗带领团队圆满完成了预研课题的全部任务,成功实现了一种2003年以后才被国际雷达界称为MIMO(多输入多输出)的雷达新体制。该成果获得了2001年度国防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2年,反隐身米波雷达完成一级设计定型,成为世界上第一部大型实用新体制米波雷达。经过实际使用验证,传统米波雷达精度差、盲区大等主要缺陷已克服,米波雷达反隐身的潜力得以充分发挥,该雷达已成为我国新型骨干装备。

  反隐身先进米波雷达目标实现后,吴剑旗并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多年来埋头搞科研的吴剑旗形成了对自己不看成绩只找问题的习惯。米波这种新体制雷达只能作为固定站工作,不能机动转移,这成了他的心病。为满足机动作战需求,他又探索出“分区地形匹配”克服米波多径干涉新理论和方法,并提出独特技术方案,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型机动式米波三坐标雷达,并成为世界上性能最好的米波三坐标雷达。

责任在肩担当在前  惟进步不止步

  从二十五六岁成为课题带头人开始,吴剑旗就习惯了“挑担子”。“雷达科研,关系国防大业。我们的担子就是责任。这源于组织的信任,国家的需要,也是我的事业追求。作为一名党员,更应该时刻冲在前面,作出表率。”吴剑旗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偏远地方的试验,他带头去,一去几个月不能回家;节假日加班,他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遇到危险的环节,他亲自上,确定安全了然后再让大家去做。吴剑旗身先士卒的精神感染了每个团队成员。一次,在某项目外场试验攻关之时,正逢国庆节,当吴剑旗“十一”上午一早就出现在试验现场时,大家发自内心地鼓起掌来。

  在同事眼中,吴剑旗是一个处变不惊、有条不紊的人。吴剑旗团队成员、38所收发技术研究部高级工程师郑世连就深有体会。“有一次在雷达测高的过程中,连续6个月都测不准,很多同事都急躁了。吴首席带领我们做技术攻关,他心思缜密,做事不忙不乱,如成竹在胸。在他的带领下,大家稳扎稳打,一步步排除问题,很快就成功了。”在二十多年的科研工作中,他带领团队克服了数不清的困难和瓶颈。多少次试验失败,大家都灰心了,吴剑旗总能静下心来,让大家仔细分析各自的原因,然后从整体上把握全局,使问题最终得到解决。

  “走别人走的路,永远无法看到最美丽的风景”。跟吴剑旗共事十几年,软件系统研究部的研究员张远最钦佩吴剑旗的创新精神,“他不盲从,坚定目标就会走到底,哪怕自己踏出一条新路。这种‘惟进步不止步’的创新精神和勇气,值得我们所有党员学习。”


编辑:林坤  / 审核:罗莎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