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编者按:优秀教师是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的核心力量,也是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中流砥柱。学校高度重视教师教学荣誉体系的构建,对教师卓有成效的教学工作给予肯定和鼓励。2017年,五粮液-电子科大教育发展基金捐赠协议签署,用于设立卓越教学奖、教学改革创新示范奖、教学新人奖等类别的“本科教学奖教金”。去年底,由校学生会和研究生会共同举办的电子科技大学第四届“我最喜爱的老师”评选结果揭晓,10位老师荣获“我最喜爱的老师”称号。学校新闻中心陆续推出“我最喜爱的老师”、卓越教学奖、教学改革创新示范一等奖、教学新人一等奖获奖老师的报道,反映他们为学校精英人才培养做出的突出贡献。今天,让我们走近第四届“我最喜爱的老师”、马克思主义学院王让新教授。
走进王让新教授的办公室,你一定会注意到那排胡桃色的书柜,里面摆满了琳琅满目的书籍。一块匾额在最靠里的书柜上方摆放着,上面写着“道之以政”。
孔子有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为只用制度规矩施政,只用刑罚规范百姓是不够的,还应该或更应该以德施政、以礼规范民众。作为一名博览群书的思政课老师,王让新对这句话的理解格外深刻,“道之以德是理想的也是最高的要求及境界,道之以政是基本的基础的要求,这四个字提醒着我一定要从基础做起,因为规矩、制度是大家能看见、体会的东西,然后再不断走向道之以德的更高境界。”
1958年,王让新出生在河南省一个偏远农村。到了求学若渴的年龄时,他恰好赶上了恢复高考的好时候。1979年,王让新以优异的成绩被北京大学哲学系录取。1983年毕业后,由学校分配至东北大学任教,不久之后又来到电子科技大学任教。无论是在东北大学还是电子科技大学,王让新始终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思政课结下了“一世情缘”。
师者,育桃李,循循善诱
目前,王让新开设的课程主要有面向本科生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及面向研究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研究》课程。像大多数新人一样,王让新当年第一次走上讲台的时候也很紧张,后来,在对教学的不断摸索中逐渐形成了自己颇具特色的教学风格。
在课堂上,王让新开创了“接地气”的“王式”教学风格:既具有理论性学术性,也具有生动性吸引力。讲课时,他善于理论分析和逻辑演绎,同时也善于结合学生熟悉的实际情况,深入浅出,循循善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是‘长跑+短跑、跟着走+接着走’的成果。”王让新说这是他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时,总结的既符合实践逻辑又符合理论逻辑,同时又形象生动、容易接受的教学语言。“长跑+短跑”——从1978年开始,特别是从1982年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始至党的十八大之前,这是持续长跑、不断前进、量的积累的三十多年;从十八大到十九大的五年是短跑冲刺、质的飞跃的决胜阶段。而“接着走+跟着走”——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都是在上一代人创造的成果和基础上接着朝前走,而中国十三亿多人汇聚成的整体则始终跟着党中央和领导人向前走。通过这样的讲解,学生们豁然开朗。
对于教学,王让新总是十分严谨。从以往的理解中挖掘出新内容是他的乐趣,寻找最合适的方式为学生讲解是他的动力。接着刚刚的问题,他谈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判断怎么能够让学生准确全面地理解呢?”王让新说,“我从五个方面剖析这一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原因和依据、进入新时代的时间范围、进入新时代的标志、进入新时代的意义、进入新时代后的历史任务。”
看似一句简单的话,如果不仔细研读,很有可能就被学生囫囵吞枣。但通过五个方面的讲解,学生们连连点头,他们逐渐学会如何深入挖掘一句话,学会如何提问。在不断向自己提问的过程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自然在无形中提高了,这也是思政课想要达到的目的之一。
长者,如亲朋,关怀备至
在王让新的课堂上,学生们可以畅所欲言,交流不同的想法。他还很乐意邀请学生走上讲台,阐述自己的观点,让大家分享自己的体会。在课下,他鼓励学生善于思考、刻苦学习、多写多练,同时通过微信、交流会、集体学习等多种方式给学生传授知识、共享学术文章、分享学习方法。
王让新鼓励学生多提问,而对待每一位请教问题的学生,就算再忙,他也会抽出时间认真回复、耐心解答。在上学期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课堂中,王让新的讲授就深深吸引了一位学生,这位学子时常在微信上请教问题、发表见解,令王让新记忆犹深,以至于现在还清晰地记得她的网名——“爱学习的妮妮”。
在即将招收的硕士生里,也不乏因为在思政课上被王让新的哲学教学所深深折服,故而决定跨专业考入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生。“可见,哲学还是会对学生的决定产生影响的。”王让新说。
王让新指导的博士生王科说,“在生活中,王老师对待学生和蔼可亲,常说我们有缘在一起就是一家人,大家要相互学习、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王老师言传身教,渊博的学识与对生活的热爱对学生们有很大的启示。他总是鼓励同学们,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
他的博士生张晓也说,“王老师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同时他的教学科研水平也很高,注重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与整体思维,擅长结合中国的发展实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活,并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现实,不仅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入课堂,更是实现了这一学科能够入脑入心,活学活用。”
哲学,似春雨,润物无声
学习哲学的意义是什么?在很多人眼里,它仿佛无法与社会现实相衔接,也没法像专业课一样,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正如王让新所说,哲学更多的是对思维方式上的影响,它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受导师的影响,王让新的学生李弦对此观点也深有感悟,“什么是自由意志?自然因果性、自由因果性、目的因果性的边界又在哪里?凡此种种问题,当我们不去追问的时候,它们就像‘小妖精’一样折磨着你,但当你去认认真真地追问的时候,可能也不会有什么精确的答案,但可能就在这种‘无穷追问’的过程中就收获到了‘大智慧’,这正是大智慧导师的哲学式的思维方式的可贵之处。”
王让新特别回忆到,在成电60周年校庆之际,我校1986级校友熊新翔捐资设立“博恩教育发展基金”以支持电子科技大学的发展,熊新翔说,“我在电子科技大学四年,除了专业以外,大部分时间都在学哲学。”他说,“那四年的思想煎熬,造就了我此后的思想跨越。哲学教会我透过现象看本质、穿过现在看未来。”对此,王让新十分欣慰。
在闲暇之余,王让新喜欢四处走走,若是早上有课,他通常会七点半就来到学校,然后绕东湖散步。在寒暑假期间,他更是喜欢出国远游。美国、澳大利亚、德国、法国、新西兰、西班牙、葡萄牙……至今他已踏足过近二十个国家,他的身体里始终住着一颗年轻的心,渴望探游四方,既开阔眼界,丰富思想,同时也扩充了教学资源。王让新说,自己曾去往著名哲学家黑格尔任教过的海德堡大学附近的“哲学家小道”上走了走,亲身感受那里弥漫和散发的哲学气息。
传闻哲学家黑格尔任教海德堡大学时,经常与朋友、同事在此散步,一起讨论学术问题。哲学家小道旁的一个花园的门口竖着一支向上平伸的手掌模型,掌心里写着简单的一句话:“HEUTE SCHON PHILOSOPHIERT?”,直译为“今天你哲学过了吗?”
今天你哲学过了吗?——这是王让新每天都会问自己的问题,这也是他对成电莘莘学子的殷切期许。
编辑:林坤 / 审核:罗莎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