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电人物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成电杰出学生】王亦佳:化“亦佳”为“绝佳”
文:学生记者 任蓝草 施星宇 图: 来源:学生记者团 时间:2018-03-29 12317

  在数学科学学院求学期间,王亦佳连续三年综合排名第一,完成了两项校级创新创业项目,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一篇,计算机方向在投论文一篇。社会实践方面,她曾担任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第十工作组研究助理,并参与IEEE伦理设计新版白皮书的翻译工作组。

  “‘亦佳’就是‘也好’”,“不要勉强、不要追求极致,差不多就好”,“遇到事情经常能想着‘也好’”王亦佳的爸爸说,他希望女儿有个安逸的生活,怕她辛苦,情愿平庸。尽管名字里承载着父辈的期许,王亦佳却不安于这个“差不多”的舒适区。她相信的是“越努力,越幸运”,走出去探索,一直在路上。凭借着自己的努力,王亦佳不但走出了“差不多”的安全圈,还铸就了“绝佳”的名牌。

生活照(竖).jpg

比起拼天赋,努力程度更能解释成败

  时至今日,王亦佳一直铭记着高中老师的教导——“努力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她说,“比起先天条件,我更希望就事论事地用在一件事上的努力程度来解释成败。”

  在每一门课的课堂上,王亦佳的身影总是出现在第一排靠中间的那个位置。她带着一本厚厚的笔记本专注地听讲,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就立刻举手示意。下课后就换一间教室,继续在数学世界里探索,用她的话来说就是,“把品学楼的板凳坐穿”。学数学离不开证明定理。面对一条条复杂的定理,王亦佳总会不厌其烦地学习四遍。她认为,学数学应当讲究慢下来,给自己留足思考的时间。

因此,大一时的王亦佳并没有像周围很多同学一样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而是刻意给自己留下大量空白的时间去思考、回顾一条条定理的证明过程,寻找定理与证明之间的相似性。“大一是意念支撑着我长时间学习”,她认为,学习数学是一件很快乐享受的过程。因为享受,所以勤奋成了大学生涯的习惯。

  大三寒假,王亦佳赴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进行为期三个月的交换学习。在此期间,她选修了经济学院和计算机学院的高年级课程。由于先修课程的缺失,她担心错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无论是经济学课程的office hour还是计算机课程一周一次的答疑课和讨论课,她都不会落下。为了弄懂计算机课程里的专业术语,她通宵恶补算法知识;为了完成编程作业,她一天学一门新的计算机语言,熬夜到凌晨五点才得以完成。

交换期间,王亦佳切身感受了中美大学的差异:在教学内容上,经济学课程与国内相比更加基础,但计算机课程更加注重实践,与现实连接非常紧密,“老师在介绍算法的时候会指出哪些是目前工业界使用得比较多的方案。计算机的编程大作业也都会有相应的比赛:第一次是文本分类器,按精确度实时排名;第二次是五子棋,用打擂台赛的方式进行,每个人提交作业的时候都会跟目前的擂主进行比赛。”

同时,她也意识到美国学生并没有想象中那样轻松,“作业压力很大。我看到他们躺在草坪上、坐在沙滩上、对着湖写作业,图书馆里的电脑也根本没见到过哪个学生是用来玩的。”作为交换生,王亦佳也不例外,“学累了,我一般是买大杯果汁。”在期末备考那一阵,她几乎是靠一杯杯果汁坚持着。而一门课程A+、三门课程A,是王亦佳在交换学习期间交出的成绩单。

  到图书馆比别人早,下课走得比别人晚,王亦佳不依赖所谓的天分,而是凭借自己的勤奋与努力,给自己的成电生涯交出了一份亮丽的答卷:连续三年综合排名第一,学院第一个在大二就获得“唐立新奖学金”的学生,绩点3.99、加权平均分92.8,绝大多数课程都高于90分的好看的成绩单……

数学之美,仿佛“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学习数学,并不是王亦佳一开始就作出的抉择,只是“想着数学是一个四通八达的学科,学好了数学,以后想干嘛就能干嘛,就把数学科学学院填写成了第一志愿”。没想到的是,数学这个原先设想的“跳板”成了她的最爱。

  大一时,数学专业的学生就开始学习《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大多数人觉得痛苦繁杂的定理和证明过程,在王亦佳看来却是一种别样的美。她爱数学抽象简洁、干净纯粹又严谨的样子,也沉醉于一遍遍推导证明并最终得出结果时的喜悦。她把定理的证明过程当作趣事讲给小伙伴听,甚至立下了一个有趣的人生目标,“以后为学院捐一个老师总念叨的大教室,有六块大黑板,写证明过程的时候再也不用边写边擦。”

数学专业本科生学到的不仅有定理公式、解题方法,更要有数学思维,并学会用数学思维解剖新问题。她相信,理论基础哪怕再扎实,只有用起来才是活的,一个好的数学专业本科生是一张白纸,可以用数学思维做任何事。然而,理论结合实践的道路并不像想象中那样顺风顺水,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甚至成了一段时期内的常态。大学前两年,王亦佳参加了从校内到国际大大小小几乎所有数学建模竞赛,有参与奖时拿参与奖,没参与奖时拿三等奖。

  在参加四川省数学建模竞赛培训时,培训老师在课上说,“拿不了一等奖的同学以后基本不适合做基础数学研究。”王亦佳明白,数学竞赛对思维能力的考验极为严苛,数学的边界远远在她的一方教科书之外。最终,不愿服输的她拼尽全力,将一等奖捧回了学院。

  大学是王亦佳品味数学之美和韵味的过程。数学科学学院朱培勇教授是《数学分析》课的任课教师。在2017年度成电杰出学生的答辩会上,朱培勇这样描述自己的爱徒:“王亦佳不但在学习上第一,在科研上也十分出色。我上课时,她总喜欢坐在第一排最中间,随时提醒老师一些忽略掉的问题。她的思维非常严谨,而且能感受到数学定理中的美丽。她对于数学‘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种认识,是很多教授一辈子都感觉不到的。她做题的时候,不是要得年级第一,而是要超越老师。”

只有向外探索,人生之路才能越走越宽

  对于王亦佳来说,优秀不仅仅意味着在学业方面取得不一般的成绩,还要在科研方面作出应有的贡献。由于成绩优异,她在大二时进入了数学学院的拔尖创新班,师从陈小杰教授进行演化博弈论方向的学习。在导师的指导下,大二暑期她完成了第一篇论文《Testability of Evolutionary Game Dynamics Based on Experimental Data》的理论推导和统计检验部分,反复推敲修改后被SCI期刊录用,同时成为SSCI索引论文,已于2017年11月15日正式刊登。而她的科研成果也在国际实验经济学联会(ESA)北美年会,美国物理学年会(APS),国际博弈论学会年会等录用汇报。

大学期间,她还参加了学校的两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以第一负责人申请的2016-2017年创新基金项目《博弈论框架下的群体决策研究》在学院终期评优中得到优秀,另一项目《演化博弈模型及其应用研究》也顺利结题。

  科研需要大师的铺路与引导,当美国实验经济学联合会主席Daniel Friedman访华时,王亦佳尽力争取到了做教授陪同的机会。她之前的论文正是建立在Friedman教授实验数据上的理论分析,能面对面和世界顶尖的学者交流解惑让她受益匪浅。

  大三暑假,王亦佳争取到了全额奖学金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学习宏观实验经济学的机会,讲授的老师是这个领域最前沿的学者。在十几位来自斯坦福大学、纽约大学等名校的博士学员及教师学员中间,王亦佳成了唯一一位本科生,同时,她也受邀参加在同一个地方举办的理论与宏观实验经济学研讨会,去聆听这一年最新的学术进展。在这个并不熟悉的领域,扎实的数学基础让她像一块海绵一样吸收来自最前沿的知识,快速成长。她和来自宾州州立大学等两位教师学员组成一组,在短短一周内完成了从选题、设计实验、报告结题等工作。

  目前王亦佳已经保送至北京大学,在机器学习方向继续深造。结合此前学习的博弈论知识,她以第一作者完成人工智能伦理方向论文一篇,已投稿一个社会计算会议在审。作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第十组(科普与社会责任工作组)的研究助理,她还参与了IEEE AI伦理设计新版白皮书翻译工作组。王亦佳认为,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是当今世界的重大问题,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人工智能也可能会威胁人类。这也是继续深造的她准备认真思考的问题。

是乐于助人的热心肠,更是爱喝奶茶、爱做饭的生活家

  前进的路上,王亦佳不想独善其身,她想成为一个好的旅伴。

  大一入学时,她担任班长,后来一直担任学习委员,也曾担任学校留学峰会秘书处副部长。这些职务对王亦佳而言都是帮助他人的平台,她把自己的正能量传递给周围的人,也从班级这个大家庭中不断汲取成长的营养。

在大二那年面试“唐立新奖学金”时,王亦佳的自我介绍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我是班级的学习委员,年级的1、2、3、4、6、8名都在我们班。”“我能够很有效地带动或说是帮助身边的人!”王亦佳的寝室室友三年排名均在年级前五,每年获得的奖学金都很可观,全员保送到北大、中科大和同济这些名校深造。

“她是一个目标很明确的人,她从大一的时候就明确自己想要出国,因此一直很关注自己的绩点和英语学习。”王亦佳的舍友说,王亦佳上课时总是坐在第一排,最终带动了整她们个寝室都坐到第一排。她们寝室的氛围也很融洽。作为班上的“学霸”,同学的提问她都悉心解决,有时在食堂一边吃饭一边掏出笔和纸,对着同学在QQ上发来的题目进行推算。在不断讲解的过程中,王亦佳也从中收获了很多,“去了解别人问题在哪里时自己也能学得更深”。而期末老师总结过知识点之后,她也会拍下笔记发在QQ群里,成为很多人复习的依据。

  在圣芭芭拉分校交换学习期间,“Critical Thinking”和“Speaking”两门课每天都要准备小论文和口头报告。在这个过程中,她不知不觉中和一群美国同学成了好朋友,大家一起努力奋斗:考前和这些美国同学一起开学习会,王亦佳给他们讲专业课的解题思路,他们指导她语言课的口头报告。

  生活中的王亦佳并非只会学习,更会热爱生活。“学习累了我总是会买奶茶喝。”王亦佳忍不住开玩笑,“我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不喜欢喝奶茶的人。”上个学期,她还在学校的“创咖啡”兼职做了咖啡师。“其实我高考前是有学食品的想法的。”王亦佳说,自己平时最大的爱好是做饭,在家里的时候都是她包揽烧菜。舍友说,“她游泳很厉害,偶尔在寝室也会‘开黑’,是个很好相处的人。”

  “无论什么事经历一下至少没有遗憾,越努力就会越幸运。”有着对学术钻研的无穷热情,更有着对生活的无尽热爱,王亦佳说,她在成电没有遇到过什么大的困难,她遇到的、发现的、体会的都是比春天的花儿还要美好的事物。

  在成电,王亦佳找到了自己的梦,找到了自己的热爱;她相信奇迹,相信未来,她以学到的严谨务实的数学思维看待世界,刻苦钻研,学以致用,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亦佳”亦可化为“绝佳”;她以拼搏和努力为画笔,为大学生活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并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在探索的道路上,不断向前。


编辑:董虹宇  / 审核:罗莎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