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电人物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成电杰出学生】刘旭辉:身体和灵魂都得在路上 一个都不能少
文:学生记者 曲江月 杨阳 图: 来源:学生记者团 时间:2018-05-10 16489

  “我们大学生既要向上看,也要向下看。向上看我们这个社会,看我们这个世界的格局,看我们国家的前沿科技;向下看我们最真实最现实的人民生活状态,和最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样我们才能更全面地了解我们脚下的土地,确立我们的发展方向。”在做客“成电青年说”节目时,来自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的2017年度“成电杰出学生”刘旭辉分享了心中对“大学生”这一身份应当肩负的责任和使命的理解。

  从刚进校园时的迷茫无知,到在“成电青年说”讲台上的侃侃而谈,大学时光对于刘旭辉而言,是一个不断在尝试中寻找方向,在行走中发现自我的过程。他说,身体和灵魂都得在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8)候选人个人生活照(横版)-机电刘旭辉.jpg

为了心中的目标,与自己死磕

  刘旭辉来自新疆。由于四川和新疆两地作息时间的差异,刚刚来到成电的他需要调整长期以来的生活节奏。在一段时间里,凌晨一两点入睡、上午九点才能彻底清醒的生活节奏直接影响了他听课的效率,这让他非常苦恼。

  课堂上一时效率不高,就只能用课外的时间来弥补,刘旭辉经常泡在图书馆,预习和复习书本上的知识。有时,并不轻松的课程遇上紧锣密鼓的活动安排,他就利用午休时间去图书馆完成学习任务,困了就趴在桌子上休息一下。而图书馆的闭馆音乐成了那段时间里在刘旭辉的生活里出现频率最高的旋律。

  刘旭辉的感受是,“大一大二的时候,很多课程的进度都非常快,如果上课的时候走个神,这节课基本上就听不下去了,所以一般自己都是利用早晚自习的时间去预习和复习。”

  在繁忙的专业学习之余,刘旭辉从2016年2月开始在外国语学院修读翻译双学位。双学位的课程主要集中在周末。期间,因为树立了去德国深造的目标,他开始学德语,时间表排得满满当当。

  学习语言需要反复练习,培养语感,刘旭辉就跟着本学院的低年级同学一起上早自习。虽然暂时有了一个“容身之地”,但由于学弟学妹们念的是英语,他念的是德语,不免有些格格不入,也可能互相干扰。于是,他想到站在走廊上大声朗读,不仅可以防止自己打瞌睡,也不会受到别人的打扰。在大一大二期间,他一直保持这个习惯,并通过了德语B2等级考试。一个人难以坚持,他和同专业的四五位同学一起建立了一个QQ群,一起打卡,谁不来就发红包,以此相互鼓励。

  这段苦苦坚持的时光里,清晨的风,走廊上的阳光,偶尔路过的老师,都成为了他后来怀念的点滴。回忆起这段日子,刘旭辉认为:“没有做这样的事情之前,可能会觉得时间好紧,根本做不出来,但坚持下来之后,回头再去看,就觉得当时还是蛮轻松的。”

走出去,感知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在刘旭辉的个人履历上,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一大特色。大学期间,他曾担任第六届全国特奥会志愿者;参与创立机电学院“小螺钉”支教队,赴四川阿坝州壤塘县伊里中小学校支教;参加立人班美国暑期领导力夏令营;作为学校首批德国交换生赴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交换学习……

  刘旭辉说,自己最初参加这些活动只是源于“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心态,希望通过不断尝试找到自我。

  大二时,他和几个学长组建了微公益团队,并利用寒假赴贵州调研。通过这次调研,刘旭辉希望能够解答自己内心长久以来的困惑:支教等公益行动往往在举行一两期后就因为各种原因停办,大学生公益是否具备可持续性?

  带着疑问,他们先坐火车去遵义,再从遵义转乘5个小时的大巴到达凤冈县天桥村的大山,住进之前联系过的村民家中。热情的老乡帮他们联系村民和镇政府开展调研。在贵州的5天时间里,他们脚不停歇地走访大山里的酿酒厂和手工业产品。所谓酿酒厂,其实是村民们通过自家后院改造而成,规模并不大;手工业生产也只能生产手工编织物、手工布鞋和由绿豆粉制作的农产品。

  由于村民们居住分散,刘旭辉和同伴们每天要走八个小时山路。所到之处,他们努力通过随身携带的电脑介绍网购的优势及大城市的市场,鼓励有网上推销想法的村民上网开店。临走那天晚上,老乡请团队成员喝酒,每个人都喝红了眼。老乡拍着他们的肩膀说,没想到会有成都的大学生来到这个小山村,为改善他们的生活出谋划策。

  在贵州,他深刻体会到了山区的群众面临的困难,也真切地感受到了大学生的责任与使命和大学生参与公益事业的价值。回校后,他们为当地申请到3万余元基金,全心全意为村民脱贫做贡献。“我们最初的目的是做公益,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提升自己。我们这样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想法,在这里却成了改变他人生活的希望。”刘旭辉说。

  在深入感知祖国大地的同时,刘旭辉也希望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这个世界。大三,他作为交换生前往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交换学习,本是为了体验不同的教学方式,“换换脑子”,却也是这一年,让他坚定了出国深造的念头。

  尽管此前参加过美国高校的领导力夏令营,但再次踏上异国土地感受到的交流与碰撞依旧让他兴奋不已。“我记得有一次和外国室友一起聊天,可以听出他们对中国经济发展十分敬佩。当我向他们介绍我们的移动支付、共享单车时,他们更是感到不可思议。我的韩国室友向我们展示了他的小米充电宝以及生活中的各种中国元素,我当时真的感到非常自豪。”刘旭辉说。

  除了按部就班地学习之外,他还利用假期与同学一起穷游欧洲大陆十二国,去实地感受欧洲的面貌。这群内心火热的年轻人住青旅民宿、坐廉价航空、连夜乘大巴,既近距离接触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也目睹了难民危机和经济停滞。这些感受和体验激发了他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对刘旭辉而言,广泛参与社会实践让他切身感受到了自身所处时代和环境的风起云涌。“听到的消息与眼见的现实终是不同,而细微的差别可能是蝴蝶翅膀掀起的飓风。”他说,只有知道了现实,才知道自己应当做什么,应该怎样去努力,也更能够理解什么是“中国速度”,什么是“中国崛起”,“我明白了究竟为什么要出国深造,为的就是学成归来为祖国的发展做贡献,让世界更加全面地认识中国、了解中国。”

领导力就是让自己和周围人变得优秀的能力

  “其实刚上大学的时候没有想过以后会学什么,都是慢慢受到了同班同学的影响。”刘旭辉说,“大一下学期加入了校立人班,那里有更多来自各个学院的优秀同学,这个对我也影响很大。”

  无论是在班级、学院还是在校立人班,刘旭辉都把领导力的培养与提升视为自己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担任机电学院本科2014级电气第一党支部书记期间,刘旭辉和支部成员组织前往汶川地震遗址参观,让大家感受党和国家在灾后重建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当地人民对党的热爱。前期,同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开会讨论时,他提出想法,大家一起策划。全体党员、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们通过本次组织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党性修养,坚定了理想信念。

  作为机电学院2014级一班行政班长,刘旭辉在大一这年组织班级举办每月集体生日会,为每个月过生日的同学送上祝福。提前通知时间后,一般会找一个大教室或去草坪,大家一起吃蛋糕、送祝福、弹吉他唱歌。除了有急事的同学,基本所有人都会参与进来。班级凝聚力得到了加强,同学们之间也更加熟悉,温馨的班级气氛也使得他们两次获得校“优秀班集体”的称号。

  “我听过一个老师说得特别好,领导力就是能够让周围人变得优秀的能力,而不是说一定意味着要投身学生工作或者引领众人。”他说。

  刘旭辉认为,对自己而言,领导力就是应对未知的能力,在面对陌生事物时不会惶恐无措。去德国做交换生时,他有意识地进行自我锻炼,和同学们一起去熟悉环境,主动和外国室友交流,慢慢克服了初来乍到不知所措的忐忑心情,从而很快融入了当地生活。

  贵州调研之行也让刘旭辉深刻认识到,提升领导力需要不断实践。他说:“策划、宣传和组织能力都能通过活动锻炼出来。带领团队去做调研、支教,或者参与志愿服务、策划校内活动,都是在锻炼能力,能够让你成为一个更好的领导者。”

  在大学四年之中,刘旭辉走过大千世界,感受多彩的文化;专注于学习,让苦读不辍成为美好回忆;投身实践的广阔天地,不断自我挑战来完成锤炼。他说,“我的大学在旅行和尝试中走向了毕业,我的大学也终成了我想要的样子。”

  “大学是一个允许你犯错的地方,我希望自己能够在离开成电校园的时候,改正自己不好的习惯,带上成电人‘求实求真,大气大为’的精神,向世界展现成电人的风采。”这是刘旭辉对自己的期许。


编辑:林坤  / 审核:罗莎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