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时讯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组进校考察
文:王晓刚 图:邝俊 光电学院 通信学院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8-06-07 6267

  6月4-6日,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两个专业的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联合专家组进校,对我校这两个专业进行工程认证考察。

63731de29dea59d6d94448d5b7b25ca2.jpg

  4日上午,专家组在清水河校区召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现场考察见面会。专家组全体成员,曾勇副校长,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书记、副院长、副书记、专业首席教授、教师代表,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承担公共教学的学院负责人,承担公共教学的实验室负责人等参加会议。

  曾勇代表学校对专家组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介绍了学校“双一流”建设相关情况。他说,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高度重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并将以此为契机,面向工程教育改革的新时代、新使命,围绕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突破核心技术、构筑先发优势等迫切要求,进一步加强建设与改革、进一步深化探索与实践、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联合专家组组长、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组组长刘向东教授介绍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的重要意义,并对本次现场考察的依据、目的、标准和程序等进行了说明。

  随后,我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通信工程专业负责人分别从历史沿革、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师资情况、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特色等方面介绍了专业的情况,并针对自评报告的专家审核意见进行了补充和解释。

  据介绍,本次接受现场考查的我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是首次参加认证工作,该专业依托全国学科排名A-的“光学工程”一级学科和全国学科排名A+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我校通信工程专业依托全国学科排名A+的“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这两个专业拥有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拥有国家级教学平台和国家级科研平台、国家级课程等教学资源,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和拔尖创新人才。其中,通信工程专业于2014年首次参加并通过了工程教育认证,此次是该专业有效期满后的第二次认证。

  在专家组提问与质询环节,各位专家就如何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如何加强人才培养与产业的联系等问题进行了提问和质询,并提出了补充材料的要求。

考察实验室04.jpg实验室参观3.jpg4f6b7f744b13c94047deba10bd3a8eca.png

  此后的两天里,专家组一行现场考察了图书馆、大学物理实验中心、电子实验中心等公共教学资源设施以及工程光学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并通过现场考察、访谈、听课、查阅资料等方式,深入考察了解了我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通信工程专业的情况。

1.jpg

  6日上午,专家组就考察情况作了口头意见反馈。专家组认为: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依托A类学科,具有明显优势,专业培养目标明确,制度健全,成效显著;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辅导体系,专业教育体系完备,师资队伍的教学科研能力强,优势学科资源能全力支持和保障本科生培养,培养效果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符合学校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专业在长期办学过程中逐步建立了质量保障体系和反馈跟踪持续改进机制,注重学生工程能力培养,能够融合社会力量、校友资源共同办学,取得了显著成效;教风、学风淳朴踏实,教师勤奋努力、向心力大;在校学生、毕业校友和用人单位对学校办学成效非常满意。考察中,该专业长期积累的实力和社会声誉、专业一线教师对本科生培养的热情和投入以及来自行业和校友的强大资源等都给专家组留下了深刻印象。对照认证标准,专家组建议:应进一步梳理毕业要求和课程体系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持续改进机制,在学校层面要进一步做好课程建设顶层设计,进一步解决好教与学、教学与管理的关系,进一步拓展通识教育资源,进一步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

  专家组认为:通信工程专业于2014年通过第一次专业认证之后,持续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指导专业建设,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进一步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该专业作为学校的名牌专业,具有很好的社会声誉,在全国高校同类专业中名列前茅,这是几代电子科技大学师生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具有很深的积淀和巨大的潜力;专业培养学生质量高,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生源质量稳中有升;具有完善的学习指导、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方面的措施,并能很好地执行落实;教师队伍具有足够的教学能力、专业水平、工程经验、沟通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并积极参加教学工作和教学改革,结构合理、热爱教学;教师能够将科研经验反哺教学,并切实从“投入导向”转为“产出导向”,从“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中心”,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课堂转为引导学生创新思维与方法的新式课堂,为教学的进一步改革打下了良好基础;专业有很好的实验室、实训基地,为学生的实践和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专家组建议,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和人才培养过程中,要进一步发挥企业的作用,满足企业和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课程体系要完整覆盖和支撑培养目标;要进一步完善持续改进机制;进一步优化人文通识社科课程的设置;进一步发挥兼职教师队伍的作用;进一步发挥企业和校友资源在学生实习实训中的作用。

  专家组各位成员还就现场考察的其他情况进行了反馈并提出了建议。


编辑:林坤  / 审核:罗莎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