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电人物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专稿】“轮椅少年”圆梦成电 读书改变“他们”的命运
文:王晓刚 图:王晓刚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8-08-05 11083

  “电子科大欢迎你!”常年坐在轮椅上的贵州六盘水少年袁好男,以理科640分的好成绩考入了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7月28日,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申小蓉代表学校来到他在六盘水第八中学(以下简称“八中”)的宿舍,带来了“成电人”的温暖问候。

  电子科技大学为袁好男送上了“专属绿色通道”卡、报到入学的路费,并充分考虑了袁好男的生活学习情况,在培养方案、住宿条件、父母工作、妹妹入学等方面做了周到安排。突如其来的幸福,让袁好男高兴得“有点懵”,也让袁好男一家人的心里彻底踏实了。电子科技大学的努力,就是为了让所有考进学校的“袁好男”们能够安心读书。

  距离赴电子科技大学报到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届时,袁好男将和爸爸、妈妈、妹妹以及八中校长卢彦一起去成都。“考电子科技大学是很多八中孩子的梦想!”卢彦说:“袁好男是八中培养的优秀孩子之一。现在把他交给电子科大,我们就放心了!”

168467add59069af870534ee3a37aac4.jpg

一个学生:在轮椅上也能走好人生的路

  袁好男出生于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河镇。因患有先天性重症肌无力,从小坐在轮椅上生活,十分不便。他四肢肌肉无力,不能独立站立行走,也不能正常抓握笔杆,甚至连简单的翻书动作对他来说都很困难。但困难无法阻挡他对知识的渴望。

  现在,同学们都叫他“小霍金”。袁好男说:“这是对我的夸奖也是激励,虽然我喜欢的专业和霍金不同,但是殊途同归,未来我会用计算机去改变世界。”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袁好男也一样。家里人担心他思想上有包袱,他却反过来笑着宽慰妈妈:“我只是断了翅膀的天使,但仍然还是天使。”“凋零的是花,不是春天。”他把汪国真的这句诗当做自己的座右铭,并一直保持自己的内心春光明媚。

IMG_3824.JPG

  在大河镇读完小学和初中后,袁好男以597分的中考成绩考入八中。从高一到高三,三年里,他都在同一个教室。卢彦校长常与袁好男交心畅谈。他曾告诉袁好男:“人生是一场美好的遇见,感谢这个世界给我们成长的机会。遇见一次坎坷,我们就多了一次人生体验!”

  针对他的特殊情况,八中免除了他的学费,还专门安排了一间宿舍供一家四口居住,并让他的父母在学校当保洁员,每个月有稳定的收入。为了方便他的轮椅能顺利通过,八中拆除了宿舍前台阶和进入教室的梯子,专门给他建了一个通道,就连课桌也是量身定制的。

  高三(1)班全班同学轮流当志愿者,在学习和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帮助袁好男,但坚强独立的袁好男不愿意麻烦大家。陪伴他三年的班主任唐大旺说,袁好男学习很刻苦,作息时间很规律,就连喝水、吃东西都严格把控,课间从来没上过厕所。

  这种精神,感染着班里的每一个人。高三(1)班流行这么一句话:“袁好男还在学习,我们怎么能休息?”

  这个班共64人,今年高考有53人上了一本线、11人上二本线,8人考出了600分以上的好成绩。袁好男自己在经历了“一个人的高考”后,最终也考出了640分的好成绩。高出贵州一本线理科整整156分,他的成绩排在八中第一名。同样,他也是八中第一个考取电子科技大学的学生。

  “以后会有更多的学生考上电子科大!”卢彦校长说:“袁好男考上了一个大家做梦都想考的大学,他给八中的孩子们带了个好头!”

一个家庭:不幸与幸运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

  “我怀着他的时候就想,如果是个男孩,就取名叫好男,在这个社会上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好男儿!”袁好男的母亲李德芬说。现在,李德芬是水城县里令人羡慕又尊敬的好母亲。19年前,街坊领居对她们更多的是关心和同情。只不过,在抚养孩子的这19年来,她从未把生活的辛苦向人诉说过。

袁好男的父亲和妹妹.JPG

  袁好男的爸爸袁玉芝今年61岁,身体健康,敦厚老实,不善言谈。妈妈李德芬今年51岁,患有甲状腺癌,已经动过两次手术;妹妹今年10岁了,9月份开学将入读小学五年级。李德芬是个“乐天派”,没有多少文化,但明事理。她曾说过一句话,袁好男一直铭记在心:“别人读不了书,至少有健康的身体能干活,但你不行!你一定要读好书!”

  19年里,袁好男家都是“逐水草而居”,孩子考到哪里,家就搬到哪里。袁好男果然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他成绩优异,而且心怀感恩。他们很感谢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关心和支持。李德芬常告诫孩子:“没有大家的帮助就没有我们的今天。你们一定要好好念书,将来报答社会。”

1528445735279a0c0197b18.jpg

  班主任唐大旺说,受考试时间限制,袁好男在班上的成绩一直保持在前10名。2017年,他还参加了全国高中数学联合竞赛,获得了三等奖。

  高考前,学校特别向水城县招生办申请为他延长考试时间。县招办组织权威医疗机构鉴定,并经过层层申请,最终得到批复:袁好男每科考试时间可延时30%。高考那几天,原本可坐30名考生的水城县理科第82考场,只有袁好男一个考生。

  6月23日零点,贵州省高考分数线公布,他有些激动地查询分数,但连续三次都因网络不好而没有查到。袁好男的父母一宿都没睡着。次日清晨,袁好男的同学帮忙查到了结果:640分!一家人开心大笑。

  7月21日,卢彦校长打电话告诉他们,袁好男考上电子科技大学了,他们将信将疑。后来上网查询证实,并拿到了录取通知书,但一家人依然担心电子科技大学知道孩子的身体状况后会勒令退学。没想到,电子科技大学的领导竟然亲自送来了报到入学的路费……

一个学校:“八中的心愿就是让更多孩子上大学!”

  在袁好男读高中的这三年,卢彦校长没少操心。这不仅是因为袁好男特殊的身体状况,更是因为卢彦觉得,作为八中的校长,同时也作为一名普通的任课教师,他对每一个来学校读书的孩子都负有重大而神圣的责任。

  八中现在的校区是10年前随着水城县一起搬迁而来的。10年前的八中,没有好的师资,也没有好的生源,而且99%的学生都是家庭贫困学生。2015年8月,当卢彦调任八中校长时,当时学校的二本上线率只有10.6%,也就是说,全校1500名高三学生,只有159人过了二本线。

  卢彦也是农村出身,最懂得读书的意义。这个局面,令他感到痛心:每年有这么多孩子连二本都考不上,他们靠什么寻找未来?因此,他暗暗发誓:要让更多孩子考上大学。

  对所有学生进行了摸底后,他们发现,学生几乎全部来自深度贫困地区,进校分数很低,知识基础薄弱,“高三的学生竟然只有初二的水平”。于是,他和大家一起努力,根据校情制定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方案。其中,有一个对方案被称为“721”方案,即让学生夯实70%的基础、补上20%的短板、突破10%的难点。

  具体做法是:先选起点,再选课本,从初二开始老老实实地给学生补课。高中学生开始学初中的课程?这种做法当时在水城县的高中学校十分罕见,但效果也很明显。2016年,学校二本上线人数飞跃至616人,一本上线人数达到34人,且首次出现突破600分的学生,并诞生了第一个被“985”大学录取的学生。

FjPC6i5lMX5zeFnp_VLm2fpgHJDL.jpg

  2018年,学校二本上线人数突破1000人大关,达到1031人(不包含艺术生和体育生),600分以上的人数达到12人(在全市31所高中里排名第四),“985”大学录取已达10人。

  可以说,袁好男考入八中后的这三年,正是学校锐意改革的三年,也是二本线上线人数突飞猛进、一本线上线人数和“985”录取人数不断刷新纪录的三年。袁好男从进校开始就接受到了“721”方案的培养,这为他在2018年“刷新全校记录”奠定了基础。

  高考结束后,学生家长陪孩子一起来学校填报志愿。很多家长感慨:“我根本没想孩子能上大学!”学生也通过微信、短信等方式致谢老师:“感谢你们,让我上了大学!”这类短信、祝福,卢彦的手机里存了几百条。

一方水土:“只有把娃娃教育好,才会有希望!”

  谈起八中的校情,卢彦最常说的话是:“我们是一个扶贫学校!”据了解,学校的学生人数最多时可超过7000人。这个基本的校情,决定了学校在管理、服务等方方面面的措施。

  如何省吃俭用过日子,是学校的财务和后勤保障工作的头等大事。学校的食堂是外包的,卢彦校长多次找食堂商量,让贫困生能够免费吃饭。热水、暖气和用电,学校坚持不收贫困生一毛钱,虽然财务压力很大,但他们坚持了下来。“只要再收哪怕一点点钱,孩子们都会撑不起了!”卢彦说。

  在2018年毕业典礼上,卢彦就学校的诸多不足向同学们表达了歉意。他说:“我知道,你们对食堂的饭菜不是很满意,一直不肯相信母校没有赚过你们一分钱;我知道,你们打开水时还要排很长的队,有时候水还不是热的……”

  不过,卢彦也感到很骄傲。2018年,学校“建档立卡”的特困户学生共有378人,其中有359人上了二本线。这些“建档立卡”的学生,是分数没有达到高中录取线的贫困学生。他们自己都不敢相信能考上大学。但今年,他们竟然有359人上了二本线。

  如今,“成功一个学生,幸福一个家庭”已经成为了八中的民间版“校训”。不仅如此,类似的理念也已经成了整个水城县的“共识”。六盘水市委常委、水城县委书记张志祥表示,扶贫先扶智,水城县的贫困关键是观念的贫困;而要解决观念的贫困,关键就在教育。只有好的教育,才能阻断贫困的代际传播。

  水城县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17年水城县投入资金16.2亿元,全面启动城区16所中小学(幼儿园)和9个片区中心乡镇中小学(幼儿园)新建、改扩建,全面实施160所乡镇学校提质改造工程,改扩建校舍13万平方米,招录教师605名,创建全国文明校园1所,省、市级各类示范学校13所。“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及“两项督导”工作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水城县之所以如此舍得投入,是因为“一个家庭只要有一个孩子考上大学,这个家庭就有可能彻底改变贫穷的命运。”如果仅靠农业产业,即便致富了,也有可能因为自然灾害而返贫。但如果培养出一个大学生,这个家庭就会有持久的希望。

05、座谈交流.JPG

  张志祥表示,袁好男的奋斗成才经历为水城县的广大青少年学子树立了榜样,也让他们看到了实现梦想的希望。他希望水城县以此为契机,在全社会形成更加重视教育、推崇教育、发展教育的浓厚氛围,为水城县人民早日脱贫、彻底脱贫做出更大贡献。


编辑:王晓刚  / 审核:罗莎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