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海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小笼包·鲫鱼·饼
文:李思扬 来源:外国语学院 时间:2015-05-06 3217

  古语云:“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说得有道理。今天是个星期天,太阳很温暖,天空很晴朗,心情很不错,应该好好犒劳一下自己,于是来到清水河畔的农贸市场,转来转去就看到:游来游去可爱的小鲫鱼在向我招手,忽然想起在家时常吃奶奶做的“草鱼抹锅饼”,吃鱼就饼喝鱼汤的滋味,有好久没享受了,今天就它了—“小鲫鱼”。

    回来后,我一边将新鲜的鲫鱼去内脏清洗干净,一边屈指算来。是啊,从故乡来成都已近两年,有好长时间没有见到奶奶了,有点想奶奶。“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记忆中我从上幼儿园开始,由于工作的关系,妈妈的任务是负责送,午餐、晚饭和负责接的光荣任务就交给了奶奶。有时候,放学晚,一出学校就看见奶奶站着等。奶奶常说:你爸说了“扬扬就交给你了”,我要让你爸爸放心。在我们家,爸爸听我的,我听妈妈的,妈妈听奶奶的,奶奶听爸爸的。爸爸这一句话:“扬扬就交给你了”奶奶就记在心里了,从幼儿园一直到小学毕业八年风雨无阻。奶奶有时也给爸爸唠叨:“接扬扬放学回家不累,累的是天天琢磨午餐、晚饭怎么做得可口、好吃?不可口你闺女就不吃,你说怎么好?时间长了,奶奶心里明白了,我爱吃鱼也爱吃猪肉小笼包和水饺,从此煎鲂鱼、炸带鱼、炖辣乌鱼、清蒸鯚鱼和水饺、猪肉小笼包一个星期内每天不重样,当然我最爱吃的就是“草鱼抹锅饼”。我也发现奶奶有个习惯,只要头一天蒸猪肉小笼包,第二天一准做“草鱼抹锅饼”。我非常爱吃奶奶包的猪肉小笼包。她老人家包的小笼包皮薄馅靓、小巧玲珑是有秘诀的。奶奶先把买来的猪后腿肉洗净切成片,再剁成肉丁,加入葱花、姜丝、盐、酱油、味精、香油搅拌均匀放到一边入味。接着和面。等和好的面醒好,就放到面板上揉匀。厨房的工作,奶奶显然是游刃有余,切开搓成长条,再切成均匀大小的剂子按扁,然后擀成中间稍厚的皮,把肉馅放入,沿边将皮子提捏折褶收口捏拢,包好放到面板上稍饧,放入蒸笼中。奶奶在包小笼包的同时,就把锅放到煤气灶等水烧开。小笼包包好了,水也就烧开了,不一会,香气四溢的猪肉小笼包就端上来了。“扬扬 赶快趁热吃”。

  “草鱼抹锅饼”。我的故乡人所说的“草鱼”实际上就是人们熟悉的微山湖的“鲫鱼”。碧波万顷“日出斗金”的中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微山湖”就在我的故乡—济宁。“舟前水泱漭,湖上山横斜。湖中何所有,千顷秋荷花”的微山湖盛产菱角和耦,在这片水域生长的鲫鱼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来源,体态丰腴,水中穿梭游动的姿态非常优美。奶奶常说:我们微山湖的鲫鱼肉质细嫩,能补脾开胃,利水除湿;鱼肉含有优质蛋白质、维生素。你学习紧张,常吃鲫鱼即补脑又补身,我最爱吃奶奶做的“草鱼抹锅饼”。在我的故乡,“草鱼抹锅饼”是一道家家都会做的家常菜,说起来“草鱼抹锅饼”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想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路过微山湖,有一个美丽的渔姑献上此菜,乾隆皇帝吃后,觉得口味甚好,问此菜名。这菜原是微山湖渔民的家常菜,那有名字,渔姑灵机一动说叫“老鳖靠河沿”。随从官员忙说:闻听乾隆皇帝下江南,路经微山湖,连湖中千年老鳖也来岸边朝拜。乾隆皇帝闻言大悦连声称赞:好一个“老鳖靠河沿”。从此以后,这道菜就有了“老鳖靠河沿”的名字。数百年过去了,新中国解放前夕,陈毅元帅在我的故乡品尝过“老鳖靠河沿”后,也赞不绝口并挥毫写下了《过微山湖》:“横越江淮七百里,微山湖色慰征途。鲁南峰影嵯峨甚,残月扁舟入画图”,给后人又留下了一段动人的故事。而“老鳖靠河沿”如今有了个更好听的名字“草鱼抹锅饼”。

  奶奶做的“草鱼抹锅饼”风味地道、口感醇厚。奶奶总是先把面和好放置一边,让面醒发。然后将鲫鱼去内脏清洗干净,在鱼的身上划两道长口撒上盐腌一会儿。腌好后将鲫鱼两面沾上干面粉,等油至六成热时,奶奶就将整条鱼放入锅中炸至两面金黄色后捞出沥干,然后把切成大段大片的葱姜蒜,放到装有盐、老抽、醋、八角、花椒、干辣椒皮、黄酱的小碗中搅拌均匀后倒入锅中炸出香味,再将煎好的鱼倒入锅内,加凉水没过鱼身,盖上锅盖。等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的时候,奶奶掀开锅盖,用手揪住面皮,沾点水把面皮在手中向两边抹平,将面皮从下往上贴到锅边上,贴好了再盖上锅盖,不一会,美味可口的鲫鱼香味飘逸满屋,这时候,再洒上切好的香菜和大蒜,一锅“草鱼抹锅饼”就好了。奶奶常做“草鱼抹锅饼”并有了新创意,“草鱼抹锅饼”快炖好的时候,奶奶把头天蒸的猪肉小笼包放到锅里和鱼汤一起炖,鱼肉猪肉一锅炖,味道好的不得了!这也是我爱吃“草鱼抹锅饼”的原因。“草鱼抹锅饼”,鱼肉鲜嫩可口,汤汁味美;饼,一面焦黄,一面油亮;猪肉小笼包皮薄馅靓和鱼汤一起炖,吃在嘴里既筋道又香醇;鱼鲜、面香、猪肉香兼而有之,别有一番滋味,我在故乡时常常吃。唉,“竟说田家风味美,稻花落后鲤鱼肥”,美味离开我久矣!

  “溪流渺渺净涟漪,鱼跃鱼潜乐自知。若逐桃花浪里去,风雷相送入天池”。 呵呵!锅开了,我的如春天般,散着最初的清爽味道,味道鲜美浅浅的,奶白色的鲫鱼汤炖好了。没办法,不会做“草鱼抹锅饼”,只好改良做清炖“鲫鱼”。在蓉城的夜晚,喝一碗鲫鱼汤,巴适的很!待回故乡再吃奶奶亲手做的地地道道的的“草鱼抹锅饼”,那会更安逸哟。


编辑:林坤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