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成电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华西都市报 | 韩洪:喜马拉雅山脉两边的民心逐步靠近
文:赖芳杰 刘秋凤 杨涛 图: 来源:社会媒体 时间:2018-09-10 4116

  编者按:今年六月底召开的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大力实施全面开放合作战略,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突出南向、提升东向、深化西向、扩大北向,加快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以“四川出发一路向南”为主题,推出了“重走丝路”大型系列报道。

  9月9日,华西都市报A2版的“四川出发一路向南”主题报道专访了我校泛喜马拉雅地区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韩洪教授,介绍了韩洪对我国与南亚国家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如何实现民心相通的观察与思考。同时,华西都市报还报道了我校尼泊尔留学生“苏轼”因为“一带一路”来到成电求学的故事。

华西都市报20180909.png

泛喜马拉雅地区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韩洪:喜马拉雅山脉两边的民心逐步靠近

韩洪.jpg

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泛喜马拉雅地区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韩洪教授

  在成都,国内唯一的“泛喜马拉雅地区传播研究中心”汇聚了来自中国、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的研究人员,致力于促进该地区不同国家间的信息相通、文化相通和民心相通。

  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泛喜马拉雅地区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韩洪认为,中国与南亚国家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有两座大山需要跨越:一座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喜马拉雅山山脉,另外一座是近60年来因为政治、经济、文化隔阂所形成的无形障碍,而跨越后者的难度要大得多。

  观察

  民间隔阂和误解有待消减

  “跨喜马拉雅地区的跨国传播历史悠久,官方交流、僧侣互访、文化交流与融合曾是这一地区历史上往来的主要内容。”韩洪认为,近百年来,该地区的地方性媒体如《喜马拉雅时报》《拉达克新闻》等也曾打造了一个跨文化、跨地区的文化交流平台。但上世纪60年代以来,种种因素导致泛喜马拉雅地区民间隔阂和误解逐渐加深。时至今日,民间的隔阂和误解仍有待进一步消减。

  “一带一路”倡议跨越了不同地区、不同政治制度、不同文化、不同发展程度、不同宗教信仰,这一伟大壮举成功的基础在于民心相通。今年4月18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同尼泊尔外长贾瓦利共同会见记者时谈到,要打造一个跨喜马拉雅地区的立体互联互通的网络,这为泛喜马拉雅地区的合作共赢确定了明确方向。

  沟通

  大山两边的民心在逐步靠近

  “在新媒体背景下,喜马拉雅山脉两边的民心在逐步靠近。比如尼泊尔的民众已习惯用微信与中国朋友交流。在此基础上,丰富双边文化交流的内涵,回应相关人群的核心关切,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才能实现民心相通,为开展区域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韩洪解读,实际上,为促进中尼交流互通,中国已采取多种方式“请进来”。尼泊尔记者联合会会长Govinda Acharya已八次来到中国,尼泊尔阿尼哥尼中友好协会主席Sarbottam八次到访四川,尼泊尔巴克提达山电视台负责人Dambar Shahu也在一年内两到成都。今年7月,首届尼泊尔媒体涉藏培训班的记者们也来到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报道藏区发展的日新月异,为在尼藏胞讲述他们眼中真实的藏区故事。

  建议

  用易懂的话讲述“一带一路”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四川出发,一路向南:重走丝路》大型系列报道,全方位报道丝路南线的发展状况,对我们‘走出去’在更高层面上、更大范围内加强对南亚地区的了解,无疑是一大创举。”韩洪认为,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倡议顺利推进的基础。心能连在一起,才能够真正对“一带一路”建设产生实质性推动。

  他建议,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只有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通过文化交流、媒体互访传播中国声音,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话讲述“一带一路”倡议,让不同层面的人都能感受到机会和利益所在,“一带一路”建设才有坚实的社会根基和民意保障,最终才能行稳致远。


尼泊尔留学生“苏轼”:在成都努力学汉语 加深对中国的了解

Sushank.jpg

尼泊尔留学生Sushank(左)

  28岁的Sushank Kumar Yadav,是约6000名在华尼泊尔留学生中的一员。Yadav是他的姓,表明他的家乡在尼泊尔南部平原。成为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后,他有了个很潮的中文名字——苏轼。

  因为正在做“一带一路”领域的研究,本次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四川出发·一路向南”的尼泊尔采访中,他也参与其中,非常想了解两国官方、学界的观点。

  幸运申请到奖学金

  商业记者来成都学公共管理

  “来成都之前,我在加德满都一家英文报纸做了几个月的商业记者,在尼泊尔加德满都大学获得了传媒学士学位,我的很多朋友都准备出国深造,所以我也开始对学习更加关注。”在加德满都大学艺术学院的图书馆,专门有一面墙陈列着孔子学院提供的中文书籍。Sushank如数家珍地介绍,他的汉语学习就是从学校的免费培训开始的。他此前就职的英文报纸,每天都有关于中国的新闻。经济政策、大项目、中尼合作,每天的动态都备受关注。

  “在寻找奖学金机会时,一位老师告诉我,在中国成都的电子科技大学有获得奖学金的机会,因此我开始申请。在此之前,经常听说尼泊尔的学生到中国学习医学,所以我很好奇,在互联网上搜索,发现在中国学习公共管理是个很好的机会。”当录取结果公布后,Sushank获得了部分奖学金,“这样我就不用为读研付学费了。”他得知,过去五年,在中国留学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已近32万人。

  在成都逐梦

  想更深度了解邻国

  “一到成都,就觉得是个大城市。同时我也有点害怕,因为出租车司机听不懂我说的话。这时我意识到,上大学时只是从书籍、互联网、偶尔还有电影等渠道了解中国的一些情况,但还应该更认真地学习汉语。”Sushank发现,突然间,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成了他翻译大部分内容的重要工具,但却错过了与中国人交谈的自然感觉。

  在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主要和导师一起参与研究或参加会议,因为大家都可以用英语,交流相对变得容易。“他们也鼓励我学习更多的中文,因此,在上两个学期,我已经学习了基本的汉语课程。但我还想更多地学习汉语,这样能有助于我更好地理解老师所讲的话。”Sushank说。

  对于未来,Sushank表示愿意在成都工作。“我希望有一天能与中国的企业或大学合作,并能更深入地了解这个邻国。”他说,中国离尼泊尔虽然很近,但文化却不同,这常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学习中文是真正了解中国、认识中国、感知中国的有效途径,是拉近与中国人感情的最佳方式。


编辑:李果  / 审核:李果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