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成电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美丽成电·师德之美】扎根人才培养一线,追求辅导员事业新境界
——首批资深辅导员分享学生工作的那些事儿
文:罗莎 姚卓琛 图:受访者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8-09-24 8984

  【编前语】学校新闻中心推出“美丽成电”主题宣传报道,以全面展示成电及成电人的奋斗之美、创新之美、师德之美、奉献之美、和谐之美,进一步激发广大成电人热爱成电、建设成电、奉献成电的内生动力。

  辅导员是学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学校十分重视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努力推进辅导员职业化发展,将资深辅导员打造成一张成电名片。今年7月,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洪磊、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韩孟洁、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于淼、外国语学院黄领、英才实验学院刘今杰、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李毅等6人被聘任为学校首批资深辅导员,不仅是对这批任职时间长、经验丰富、成果突出和学生满意度较高的专职辅导员的肯定,也开拓了辅导员的职业发展通道,为一线辅导员们提供了新的发展目标。新闻中心特专访了获得首批资深辅导员的6位青年老师,分享他们热爱学生,坚守岗位,牢记使命,不断提升履职尽责能力的故事。

给学生百分之百的真心

89296e36c359c5377299d9e612110153.jpg

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辅导员 洪磊

  “我们面对的每一名学生,对辅导员来说是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但那是每一个家庭、每一段未来的百分之百。”自从2004年走上这个岗位,洪磊就在人才培养的一线阵地坚守了14年,满怀着百分之百的真心守护了7000名学子的未来。“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因为坚持,所以倾情。”洪磊说。

  和学生站在一起,为学生付出真心,洪磊另辟蹊径,把育人落实在了每个同学的“心头”。她不仅担任了学院心理辅导站的指导老师和校级心理访谈员,还带领着科室六名辅导员一起考取了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证书,组建起了一支特殊的“育心”部队。

  积极调动班级心理委员的作用、组织心理健康主题活动、重点建设心理辅导站“成长吧”……在洪磊的带动和影响下,软件学院建立起了立体化的心理健康培育体系,成为学生心底的一个归宿。“育心”还体现在对每一个学生给予个性化的支持和帮助,一位曾经因为打游戏挂科太多而被学业警告的同学就是在洪磊的帮助下走出了人生的低谷。如今,他已留学归来拿到了行业巨头offer,不禁感慨道:“真的感谢洪磊老师那个时候没有放弃我,才让我现在感觉好像换了一种人生。”

  带好学生不能只靠满腔热情,更要百分之百的真才实干。洪磊不仅是学生的贴心知己,也是辅导员队伍的排头尖兵。四次年度优秀,两次聘期优秀,发表了12篇思政论文,连续三年获得“优秀辅导员”称号,她给自己14年的辅导员生涯交出了优异的答卷。她还站在就业指导的第一线上,在沙河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用最专业的方式呵护同学们的未来。

  带过的学生早就化作满天繁星散落各地,可对于洪磊来说,最深沉的幸福就是让每个学生提起成电就能想起“洪导”。她自己也常说:“陪伴学生们走过人生最重要的四年,看着他们逐渐成为建设国家的栋梁之才就是这么多年来的最大的成就。”

用心浇灌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韩孟洁1.jpg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辅导员 韩孟洁

  “辅导员既是同学们的老师,更是大家的朋友。”一边听着电话,一边做着记录,一直在办公桌前忙碌着韩孟洁说。在她看来,辅导员不是在讲台上授课的老师,而是与学生距离最近的老师,是学生身边最亲近的人,以对每名学生一视同仁的无比爱心和责任心,构筑起一座座心灵的桥梁,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的效果。 

  担任过研究生辅导员的韩孟洁认为,研究生与辅导员之间的朋友性更强,她自己和那些研究生年龄相仿,交流起来更加容易相互理解,以“知心朋友”的方式,相互辅佐,共同成长。这段经历,让她能够对本科生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成长建议。“大学与高中相比,最大的不同是提供了很多开放式的平台,比如学生会、创新创业中心,还有许多与社会、企业直接接触的实习等。希望本科的同学们好好把握这些机会,在大学四年中锻炼和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让自己成长、成熟得更快些,为将来毕业尽快融入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不要到最后再来后悔。” 

  为了帮助考研的同学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为大家提供一个良好的自习环境,她向学校申请了专用的自习教室,每天坚持早上7点为同学们打开教室的大门,一直陪着他们自习。有时累了就趴在桌子上休息,这让同学们特别感动。“辅导员与同学们同吃同住,工作和生活基本上都是围着学生转,都很辛苦。但看到同学们取得新的成绩,有一点点的进步,我们就很开心很满足了,苦点累点都值得!”这就是作为辅导员,韩孟洁一直坚守的初心。

  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可以说身兼重任,不仅仅要在学习和生活的具体事情上给予同学们帮助,还要从心理上给大家以关怀和鼓励。担任辅导员多年,韩孟洁总是首先想到自己的“辅导员”身份,以责任架起沟通的桥梁。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就业和成长,她做了很多工作,以自己积极的言行和态度,影响身边的学生,帮他们指引一条不平凡的道路。

  早在2007年4月,经过反复思考和准备,她借助学校、学院的网站平台,推出了“小韩说事”这个栏目。通过这个窗口,提醒大家需要注意的问题,利用学长学姐的现身说法带给大家最有价值的建议,和大家一起分享她自己的和别人的经验。虽然工作十分繁忙,但“小韩说事”却一直坚持更新,文章涵盖了就业指导、考研保研经验、出国留学建议、公务员考试、英语学习,甚至是成长感悟等各个方面,文章的内容都贴近同学们最关心的问题,风格清新自然。“能带给大家以实实实在的帮助”,就是她最大的心愿。

将立德树人进行到底

于淼.jpg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辅导员 于淼

  于淼与“辅导员”结伴,一路走来已有13个年头。“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路上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一定不辜负学校、家长和社会的重托”,这句话如高悬明镜,始终是这个先后获得学校优秀辅导员、先进工作者、唐立新奖教金等荣誉的专职辅导员的内心信念,是他激情工作的源动力。

  在于淼看来,做好辅导员工作,要做到以下四点:

  一是要有顶天立地的情怀。“引导学生把个人理想与国家社会发展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希望我的学生能够朝着这个目标努力,为国家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为个人发展留出更广阔的空间”。于淼通过召开爱国励志主题班会、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等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二是要有真抓实干的担当。“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于淼清晰地记得,刚工作时,敏锐地察觉到培养国际化人才是未来的一个趋势,于是他心里就默默使劲,带着学生朝这个方向去探索努力。当时,于淼对出国一无所知。通过和学生一起上自习、逛各大网站和各学校出国留学论坛、筹建‘飞跃重洋’留学俱乐部、制作出国留学板报等积极的行动,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所带的年级成为当时出国率最高的年级。后来,带着学生一起奋斗,就成为于淼工作中的驱动力。在他引导下成立的微互联工作室,开发了覆盖全体本科、研究生的“微固快讯”一体化通知系统,帮助学生第一时间获取校园的各类资讯。

  三是要有开拓进取的勇气。为学生成长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也是辅导员的一项必备功课。在于淼看来,“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告诉学生‘走出去’,莫不如辅导员先‘走出去’。”于淼和同事们走出校门,为学生的发展积极争取外部支持。通过他们的努力,为学校众创空间公共科协平台的建设争取了30万元的设备赞助;龙泉驿区团委投入30万元连续3年赞助汽车电子设计大赛赞助;与行业企业全志科技签下了60套开发板的捐赠等,为学生的发展争取到了一系列支持。

  四是要有苦练本领的决心。在辅导员工作之余,于淼抓紧点滴时间勤奋学习,不断提升工作技能和水平。他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作为负责人先后承担一项省级课题和一项市级课题,作为主研人员,参与一项教育部课题和两项省级课题。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学生工作论文6篇,合作发表论文5篇,并受学校推荐,借调到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工作,学习从更高层面思考人才培养的问题。

  秉持“求实求真、大气大为”的校训精神,一直在路上的于淼表示,要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竭尽所能,充分发挥辅导员的光与热,将立德树人进行到底。

全情奉献,耕耘不辍,矢志不渝

d4bfc91bf1531b2959945fa07a3190ac.jpg

外国语学院辅导员 黄领(右一)

  4380天,自2006年7月入职以来,黄领把12年的青春奉献给了辅导员这一平凡的岗位。

  “辅导员工作同学们都有所了解,涉及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工作多、内容杂,比较繁忙和辛苦,对学校、对工作、对学生的热爱和深厚的感情,是支持我在辅导员岗位上坚持12年的内在原因。特别是和学生在一起,在他们最重要的入学、迷茫、选择中,发挥着影响和作用,我的心态、思维和梦想,也因此保持着年轻的状态。”黄领说,“我把时间奉献给学生们,引导和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成长,学生们也回馈给我很多感动,他们的发展和成才也带给我很多成就感,让我觉得辅导员工作非常有意义。学生、老师和学校对的认可,是我坚持不懈做好这份工作的动力源泉。”

  辅导员日常工作琐碎而繁忙,有人认为辅导员工作是服务性、事务性的,甚至认为任何人都能胜任,黄领则对于辅导员工作有自己的定位和见解:

  在思想教育和引领方面,要有高度、有特色和出亮点。比如结合专业优势,通过举办主题翻译比赛,学习十九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的内容,让主题突出、形式活跃、学生参与热情高,还得到了人民日报、四川卫视、腾讯网等多家媒体的报道。

  在人才培养方面要有深度。一些众所周知的工作内容,只是辅导员工作最基本的一个层面,更多的是专业性和职业化要求。掌握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在学生思想教育、素质锻炼、能力提升和未来发展中,辅导员可以起到最全面的引导教育和专业指导的作用,促进学生在专业学习、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等各个方面,获得更好的成绩。

  在教育管理要有温度。在网络时代,除了键对键的工作,更要保持传统的面对面交流,不仅关注到优秀的天鹅,更要帮助丑小鸭,克服自卑,经历蜕变。学生们正是通过我们日常关心、交流和帮助,对未来有更多思考,对学校有更多的认同和归属。

  12年的工作旅程,也会经历布满荆棘坎坷的来路。在黄领看来,有两次挑战令她印象深刻。一是刚刚入职时,整个学院只有她一位辅导员。面对全学院陌生的同学和全新的工作环境,想要在工作各个方面都取得一定成效,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只能多花时间和心思,原本一个年级的工作量,到我这里就要翻四倍。除了自己努力之外,来自学校学院领导、老师的鼓励,学生骨干和助管的协作,帮度过了那个特殊的阶段,我和同学们一起,都成长得很快。我学会了如何更合理的分配时间,如何协调各种工作、把握重点,如何利用资源和挖掘自己和学生的潜力。”

  二是近两年来,对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和各方面素质的高要求,黄领产生了一些危机感,但是庆幸的是学校很重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为辅导员规划了职业发展路径。面对未来的挑战,黄领信心满满。她认为,作为资深辅导员,除了做好自己的工作,更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带好学院的学生工作队伍,更好地开展和推动学院学生工作,为成电的精英人才培养做出自己的贡献。

六年早自习全勤 全心全意服务英才成长

24e67b1031e44017caf4d7f9c2125733.jpg

英才实验学院辅导员 刘今杰

  当被问及为什么选择辅导员时,刘今杰说:“得到社会和家长对我们工作的认可,当好成电的一张名片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标。用毕生的精力全心全意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这是初心,也是一种信念。”

  刚到英才学院,学生们就把刘今杰叫做“才哥”,在陪着英才学院一路成长起来的十余年光阴里,他像是稻草人一般守在这片学校人才培养的试验田上,亲手送出了5届毕业生。

  要做英才学院的辅导员,也一定得有两把硬刷子,学生们需要刘今杰既是专业出色的老师,又是服务优质的复合型“秘书”。本职工作上,刘今杰入选了《形势与政策》课题组,把《新生教育课》开展得有声有色,主持有一项校级课题,发表了四篇思政论文。甚至在学习上,他也不落人后,连续六年早自习全勤和学生一起学英语,拿到了GRE 301分,成为了“别人家的辅导员”。

  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刘今杰还发展出了“辅导员+”的模式。作为教务秘书,他构建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并把思政教育引入教学课堂;作为外事秘书,他联系了109位海外英才院友推出了海外科研实习平台;作为科研秘书,他与多家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建立校企联合的创新平台,将自己化作了培养学生的一个发动机,支持着学生不断前进。

  英才学院作为学校人才改革的试验田和先锋军,每年的培养方案都在调整,培养模式也在定期革新,学生自然而然的有所焦虑和恐慌。刘今杰一守便是十年,零安全事故、零网络舆情、零学生投诉,为学校学院的人才改革做好了所有的后勤工作。学生家长对于他的付出和努力也满怀感激之情,说到:“孩子入学以来的每一步都受到了辅导员的密切关注和指导,感谢您的鼓励和帮助,师恩难忘!”

  如今英才的学生们花开各地、结成硕果,刘今杰看在眼里,更是乐在心里。他说:“英才的孩子们让我走到哪里都像回家一样,我也要坚守着十年前的初心继续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成长成才而服务!”  

辅导员的“哲学三问”

李毅1.jpg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辅导员 李毅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问题。在李毅的心中,这三个问题就好像“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的哲学三问一样,是摆在所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根本性问题。而如何回答这三个问题,怎样回答好这三个问题,正是他身为光电学院辅导员一直以来所不断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培养什么人?在把握好党和国家的育人方向的基础上,李毅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的要求,给自己设下了培养一流光电特色精英人才的目标。这要求他既能落实学校的各项政策方针,又能结合学科发展特色,在电子信息大潮中,为学生们铺就一条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成才之路。

  如何培养人?李毅用实际行动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每周2到3次深入宿舍;每个学期与所有学生开展一对一交流;每周召开一次以上的班委会,深入到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除此之外,李毅还在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积极地出国访学、参与省级研究课题、发表了多篇思政论文,更是斩获了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的二等奖。

  为谁培养人?作为光电学院学生科科长,李毅在组织年级和学院党建工作的过程中付出了很多努力,指导学生党支部开展好“三会一课”活动,还开展了“2018年寒假光电学子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主题实践活动。

  2006年,李毅来到电子科大成为了一名成电人,再到加入“4+2”计划,12年的生活让他对于成电越爱越深。他说,将带着对学校人才培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继续扎根在人才培养第一线,为辅导员的“哲学三问”交出更好的答卷。



编辑:罗莎  / 审核:李果  / 发布:陈伟